学习笔记之TCP/IP协议结构

TCP/IP
OSI七层协议: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TCP/IP四层协议:网络接口层、网际层、运输层、应用层
五层协议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

  • 应用层:应用层是体系结构中的最高层。应用层直接为用户的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在因特网中的应用层协议有很多,如http协议,支持电子邮件的SMTP协议,支持文件传输的ftp协议。

  • 运输层:运输层的作用就是负责向两个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服务。由于一个主机可同时运行多个进程,因此运输层有复用和分用的功能。复用就是多个应用层进程可以同时使用下面运输层的服务,分用则是运输层把收到的信息分别交付给上面应用层中的相应进程。

       运输层主要使用以下两种协议:
       1.传输控制协议(TCP):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的单位是报文段,能够提供可靠的交付。
       2.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无连接的,数据传输的单位是用户数据报,不保证提供可靠的交付,只能提供尽最大努力交付。
    
  • 网络层:网络层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在发送数据时,网络层把运输层产生的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或包进行传送。在TCP/IP体系中,由于网络层使用IP协议,因此分组也叫做IP数据报,或简称数据报。网络层的另一个任务就是选择路由。使源主机传输层传输下来的分组,能够通过网络中的路由器找到目的主机。

  • 数据链路层:两个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总是在一段一段的链路上传送的。也就是说在两个相邻节点之间(主机和路由器之间,两个路由器之间)传输数据是直接传送的(点对点)。这时就需要专门的链路层的协议。在两个相邻节点之间传送数据时,数据链路层将网络层交下来的IP数据报组装成桢,在两个相邻节点间的链路上透明的传送桢中的数据,每一帧包括数据和必要的控制信息(如同步信息,地址信息,差错控制等)。典型的桢长是几百字节到一千多字节。

      在接收数据时,控制信息使接收端能够知道一个桢从那个比特开始和从哪个比特结束。这样,数据链路层在收到一帧后,就
      可以从中提取出数据部分,上交给网络层。控制信息还使接收端能够检测到所收到的桢中有五差错。若发现差错,数据链路
      层就简单丢掉这个除了差错的桢,以免继续传送下去浪费资源。如果需要改正错误,就需要运输层的TCP协议完成。
    
  • 物理层:在物理层上所传数据的单位时比特。物理层的任务就是透明的传输比特流。

OSI参考模型把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位称为该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
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键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所提供的服务。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