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的预解析

一、变量和函数在内存中的展示

JavaScript中的变量类型和其他语言一样,有基本数据类型和引用数据类型。基本数据类型包括:undefined、null、boolean、String、Number;引用数据类型主要是对象(包括{}、[]、//、Date、Function等)。

var num = 24;
var obj = {name:'iceman' , age:24};
function func() {
 console.log('hello world');
}

当浏览器加载html页面的时候,首先会提供一个供全局JavaScript代码执行的环境,称之为全局作用域。
基本数据类型按照值来操作,引用数据类型按照地址来操作。
根据以上原则,以上的代码在内存中的模型为:

这里写图片描述

基本类型是直接存储在栈内存中,而对象是存储在堆内存中,变量只是持有该对象的地址。所以obj持有一个对象的地址oxff44,函数func持有一个地址oxff66。

注意:函数的返回结果,return后面写的是什么,返回值就是什么,如果没有return,默认返回值是undefined。

二、预解析

所谓的预解析就是:在当前作用域中,JavaScript代码执行之前,浏览器首先会默认的把所有带var和function声明的变量进行提前的声明或者定义。

2.1. 声明和定义

var num = 24;

这行简单的代码其实是两个步骤:声明和定义。

声明:var num; 告诉浏览器在全局作用域中有一个num变量了,如果一个变量只是声明了,但是没有赋值,默认值是undefined。
定义:num = 12; 定义就是给变量进行赋值。

2.2. var声明的变量和function声明的函数在预解析的区别

var声明的变量和function声明的函数在预解析的时候有区别,var声明的变量在预解析的时候只是提前的声明,function声明的函数在预解析的时候会提前声明并且会同时定义。也就是说var声明的变量和function声明的函数的区别是在声明的同时有没同时进行定义。

2.3. 预解析只发生在当前的作用域下

程序最开始的时候,只对window下的变量和函数进行预解析,只有函数执行的时候才会对函数中的变量很函数进行预解析。

console.log(num);
var num = 24;
console.log(num);

func(100 , 200); 
function func(num1 , num2) {
 var total = num1 + num2;
 console.log(total);
}

输出结果:undefined
24
300

第一次输出num的时候,由于预解析的原因,只声明了还没有定义,所以会输出undefined;第二次输出num的时候,已经定义了,所以输出24。

这里写图片描述

三、 作用域链

先理解以下三个概念:
1.函数里面的作用域成为私有作用域,window所在的作用域称为全局作用域;
2.在全局作用域下声明的变量是全局变量;
3.在“私有作用域中声明的变量”和“函数的形参”都是私有变量.

在私有作用域中,代码执行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变量,首先需要确定它是否为私有变量,如果是私有变量,那么和外面的任何东西都没有关系,如果不是私有的,则往当前作用域的上级作用域进行查找,如果上级作用域也没有则继续查找,一直查找到window为止,这就是作用域链。

当函数执行的时候,首先会形成一个新的私有作用域,然后按照如下的步骤执行:
1.如果有形参,先给形参赋值;
2.进行私有作用域中的预解析;
3.私有作用域中的代码从上到下执行.

函数形成一个新的私有的作用域,保护了里面的私有变量不受外界的干扰(外面修改不了私有的,私有的也修改不了外面的),这也就是闭包的概念。

console.log(total); 
var total = 0;
function func(num1, num2) {
 console.log(total); 
 var total = num1 + num2;
 console.log(total);
}
func(100 , 200);
console.log(total);

输出结果:undefined
undefined
300
0

解释:
以上代码执行的时候,第一次输出total的时候会输出undefined(因为预解析),当执行func(100,200)的时候,会执行函数体里的内容,此时func函数会形成一个新的私有作用域,按照之前描述的步骤:
1.先给形参num1、num2赋值,分别为100、200;
2.func中的代码进行预解析;
3.执行func中的代码。

因为在func函数内进行了预解析,所以func函数里面的total变量会被预解析,在函数内第一次输出total的时候,会输出undefined,接着为total赋值了,第二次输出total的时候就输出300。 因为函数体内有var声明的变量total,函数体内的输出total并不是全局作用域中的total。

最后一次输出total的时候,输出0,这里输出的是全局作用域中的total。

举一反三:

console.log(total); 
var total = 0;
function func(num1, num2) {
 console.log(total); 
 total = num1 + num2;
 console.log(total);
}
func(100 , 200);
console.log(total);

结果:
undefined
0
300
300

将代码作小小的变形之后,func函数体内的total并没有使用var声明,所以total不是私有的,会到全局作用域中寻找total,也就说说这里出现的所有total其实都是全局作用域下的。

四、 全局作用域下带var和不带var的区别

在全局作用域中声明变量带var可以进行预解析,所以在赋值的前面执行不会报错;声明变量的时候不带var的时候,不能进行预解析,所以在赋值的前面执行会报错。
console.log(num1);   //undefined
var num1 = 12;   

 //什么也不打印
console.log(num2);    //ReferenceError: num3 is not defined
num2 = 12;

console.log(num3);   //不执行(因为上面的代码报错,下面的代码都不再                执行了)

http://www.jb51.net/article/102018.htm
http://www.jianshu.com/p/c3276ff58c93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