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异常介绍

目录

1.C语言传统的处理错误的方式

1. 终止程序

2. 返回错误码

2.C++异常概念

新增关键字

3.异常的用法

1、 异常的抛出和捕获

2、在函数调用链中异常栈展开匹配原则

3、抛异常体系

4、异常安全

5、异常规范

6、异常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1.C语言传统的处理错误的方式

1. 终止程序

如assert,缺陷:用户难以接受。如发生内存错误,除0错误时就会终止程序。

2. 返回错误码

缺陷:需要程序员自己去查找对应的错误。如系统的很多库的接口函数都是通过把错误码放到errno中,表示错误实际中C语言基本都是使用返回错误码的方式处理错误,部分情况下使用终止程序处理非常严重的错误

2.C++异常概念

        异常是一种新的处理错误的方式,当一个函数发现自己无法处理的错误时就可以抛出异常,让函数的直接或间接的调用者处理这个错误

新增关键字

throw: 当问题出现时,程序会抛出一个异常。这是通过使用 throw 关键字来完成的。

catch: 在您想要处理问题的地方,通过异常处理程序捕获异常.catch 关键字用于捕获异常,可以有多个catch进行捕获。

try: try 块中的代码标识将被激活的特定异常,它后面通常跟着一个或多个 catch 块。

书写形式

3.异常的用法

1、 异常的抛出和捕获

(1) 异常是通过抛出对象而引发的,该对象的类型决定了应该激活哪个catch的处理代码。即用于匹配对应接收类型的catch

(2) 被选中的处理代码是调用链中与该对象类型匹配且离抛出异常位置最近的那一个。

(3) 抛出异常对象后,会生成一个异常对象的拷贝,因为抛出的异常对象可能是一个临时对象,所以会生成一个拷贝对象,这个拷贝的临时对象会在被catch以后销毁。(这里的处理类似于函数的传值返回)

(4)catch(...)可以捕获任意类型的异常,但不知道异常是什么,一般作为异常捕获的最后一层兜底,增强代码健壮性。

(5)实际中抛出和捕获的匹配原则有个例外,并不都是类型完全匹配,可以抛出的派生类对象,使用基类捕获

2、在函数调用链中异常栈展开匹配原则

1. 首先检查throw本身是否在try块内部,如果是再查找匹配的catch语句。如果有匹配的,则调到catch的地方进行处理。

2. 没有匹配的catch则退出当前函数栈,继续在调用函数的栈中进行查找匹配的catch。

3. 如果到达main函数的栈,依旧没有匹配的,则终止程序。上述这个沿着调用链查找匹配的catch子句的过程称为栈展开。所以实际中我们最后都要加一个catch(...)捕获任意类型的异常,否则当有异常没捕获,程序就会直接终止。

4. 找到匹配的catch子句并处理以后,会继续沿着所捕获异常的catch后面继续执行。

3、抛异常体系

        实际使用中很多公司都会自定义自己的异常体系进行规范的异常管理,因为一个项目中如果大家随意抛异常,那么外层的调用者基本就没办法玩了,所以实际中都会定义一套继承的规范体系。将不同的异常写为基类的不同子类,这样大家抛出的都是继承的派生类对象,最后捕获一个基类就可以了。

注意:

        在实际代码中存在着一层套一层的函数调用,形成复杂的调用链,如果我们随意的在调用链的过程中捕捉异常,由于捕捉异常直接的匹配跳转,可以跨越多个函数,导致执行流被打断,可能会带着异常继续进行代码的运作,(通俗的说就是,不要让一个部分的异常影响到所有的部分),这是一件风险巨大的事情,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通常会在调用链的最上层捕捉函数,及时的处理异常,从而不影响其他操作。

补充:c++标准库的异常体系

4、异常安全

(1)不要在构造函数中抛出异常,否则可能导致对象不完整或没有完全初始化

(2)不要在析构函数内抛出异常,否则可能导致资源泄漏(内存泄漏、句柄未关闭等)C++中异常经常会导致资源泄漏的问题,比如在new和delete中抛出了异常,导致内存泄漏

(3)开空间与释放空间之间抛异常,可能会导致内存泄漏

        原因:对空间的释放语句被跳过

解决方法:

        被迫这里捕获异常,捕获后并不处理异常,只是释放内存,不拦截异常,还是交给外面处理,这里捕获了再,重新抛出去。

补充:

异常的重新抛出:

        有可能单个的catch不能完全处理一个异常,在进行一些校正处理以后,希望再交给更外层的调用链函数来处理(方便记录异常),catch则可以通过重新抛出将异常传递给更上层的函数进行处理。

更复杂的场景(连续开空间)

        开空间可能会抛异常,我们也不知道哪一个会抛出异常,所以我们对每一个都要到要考虑到位,增添代码,防止没有调用到其对应的释放空间的语句。

        上图只是三个连续开空间,那么四个五个,甚至十几个,这就需要我们被动地在中间过程添加许多try——catch来应对。这无疑是繁杂的,丑陋的代码,后续会利用智能指针来解决

5、异常规范

1.、异常规格说明的目的是为了让函数使用者知道该函数可能抛出的异常有哪些。 可以在函数的后面接throw(类型),列出这个函数可能抛掷的所有异常类型。

2、 函数的后面接throw(),表示函数不抛异常。

3、若无异常接口声明,则此函数可以抛掷任何类型的异常。

4、C++11 中新增的noexcept,表示不会抛异常

特别注意:以上规范仅仅只是建议,不是强制性的,如果的实际写法与规则不对应(明明抛异常却加了noexcept,throw()),编译器也只会警告你,并不会采取什么强制措施来禁止你。

但还是请大家遵守规范,维护和平代码世界。

6、异常的优缺点

优点

1、清楚好定位

异常对象定义好了,相比错误码的方式可以清晰准确的展示出错误的各种信息,甚至可以包含堆栈调用的信息,这样可以帮助更好的定位程序的bug。

2. 连续跳跃,很方便

返回错误码的传统方式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在函数调用链中,深层的函数返回了错误,那么我们得层层返回错误,最外层才能拿到错误,而借助抛异常,可以直接跨越多级调用链,直接跳跃式匹配。

3. 第三方库都包含异常

比如boost、gtest、gmock等等常用的库,那么我们使用它们也需要使用异常。

4. 部分函数不好有返回值

部分函数使用异常更好处理,比如构造函数没有返回值,不方便使用错误码方式处理。比如T& operator这样的函数,如果pos越界了只能使用异常或者终止程序处理,没办法通过返回值表示错误。

缺点

1. 异常会导致程序的执行流乱跳,并且非常的混乱,并且是运行时出错抛异常就会乱跳。这会导致我们跟踪调试时以及分析程序时,比较困难。

2. 异常会有一些性能的开销。当然在现代硬件速度很快的情况下,这个影响基本忽略不计。

3. C++没有垃圾回收机制,资源需要自己管理。有了异常非常容易导致内存泄漏、死锁等异常安全问题。这个需要使用RAII来处理资源的管理问题。学习成本较高。

4. C++标准库的异常体系定义得不好,导致大家各自定义各自的异常体系,非常的混乱。

5. 异常尽量规范使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随意抛异常,外层捕获的用户苦不堪言。所以异常规范有两点:一、抛出异常类型都继承自一个基类。二、函数是否抛异常、抛什么异常,都使用 func() throw();的方式规范化。

  • 31
    点赞
  • 2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4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