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日孙溟㠭篆刻艺术展开幕式在北京大学北大书店成功举办

2024年1月1日正值新年伊始,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北大书店、不黑文化艺术学社、中国诗书画研究会三才书画院联合举办的“印记· 青春——会说话的石头”主题篆刻艺术展,在北京大学新太阳学生中心拉开幕。

2792dcaf3d4b449dae1a3374e0150f07.png

 

2f7fc573ba764033968438a4953054aa.png

63c797fa99304375a7b97f0646ea474c.png 

本次篆刻展展期由2024年1 月1日起至2024年1月31日止, 共展出8部分内容:“觉醒之 美”、“意象之美”、“创新之美”、“金石之美”、“甲 骨文篆刻之美”、“草书篆刻之美”、“自然之美”、“名 家作品之美”。本次文化展以 孙溟㠭先生篆刻艺术为主,将书法、金石等传统艺术相结合, 三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让北大师生零距离感受篆刻的艺术魅力,感知一方石材在艺术家的刻刀下成为艺术作品的过程。

2d80fed74bfe40d992dc1510c5f3a82f.png 

出席本次文化展开幕式的主要嘉宾有:不黑文化艺术学社首席艺术家孙溟㠭先生;中信国安唐凯先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冰心奖得主陈楫宝先生;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健康工程组委会主任刘红峰先生、中国诗书画研究会三才书画院秘书长王欣先生。 

201747150559483286134933fcbdb837.png

862b31504f7e4e569d45590599939254.png 

86f2e50ebd504976b2f2d8435c7ec06f.png 

18c79e82c7b94d19a5856dec195925cb.png 

4758f2c4e8b64d7e8812a5a2ea7a76a7.png 

db523232029b44c7be82ec6cf0b597bb.png 

4ac4a42dd15b45f49641c2f5d83a31ed.png 

0b173f0d7c57499c9faba0cfbacbacb6.png 

4cc7da4167924b97ae05a0d75c8581d0.png 

本次展览期间,孙溟㠭先生与北京大学艺术生及爱好者举办研讨会,交流、分享篆刻艺术的创作故事和心得。共同探讨如何在虚实相生、阴阳合一的方寸之间,传达中华传统文化的妙趣之美。

e74c7a79fde04484a182e236be45239b.png 

584dffba8ce74adc84265cfdf2c472d0.png 

北京大学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也是中国学术与艺术的一面旗帜。 本次展览的代表作之一“新青年”, 是孙溟㠭先生深刻领悟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光辉一生,而特别创作的。另一 代表作“化龙”的灵感来源则是北京大学未名湖畔博牙塔下翻尾石鱼的形象创作而来。为切合此次爱国运动,本次展览特意展出了孙溟㠭先生三方篆刻作品,独具一格。

93dc07ad23dd4237bb7e22892f213f5f.png 

fa3b90176676402eaf682417fc6cf58c.png 

d1fcc3fdf62847eb9bffa65981022ff0.png 

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内容丰富,风格多样,不但有原北京大学校长“胡适”的 名章,以及各种田黄石,还有孙溟㠭先生的恩师——中 国著名书法家杨萱庭先生的代表作。杨萱庭先生曾为李大钊烈士书丹碑文,及其著 作“青春”在李大钊烈士陵园陈列室永久陈列。

72990f5449394bdc92c704f57f80e7ca.png 

a73581711b9641669720ef00ccf2f4e3.png 

篆刻艺术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距今已有 37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一门 将中国书法、镌刻相结合的艺术,始于殷商,兴于汉代。 篆刻发展至今,从中国走向世界并影响整个汉文化。 “印记· 青春——会说话的石头”主题文化展,向当代青 年弘扬了中华传统艺术,传递了文化创新精神,也为古老的艺术带来了蓬勃的新生力量。

文/吴晓蕾

图/氿波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