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掌握冒泡排序思路

文章详细介绍了冒泡排序的思路,通过一个完整的C语言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实现冒泡排序,包括核心的两层循环结构和元素交换过程。冒泡排序通过不断比较相邻元素并交换来达到升序排列,每趟排序会确保一个元素在正确位置,共需进行sz-1趟排序。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手把手教你掌握冒泡排序的思路

完整代码:
#include <stdio.h>

bubble_sort(int arr[], int sz)
{
	int i = 0;
	int j = 0;
	
	for(i = 0; i < sz - 1; i++)
	{
		for(j = 0; j < sz - 1 - i; j++)
		{
			if(arr[j] > arr[j + 1])
			{
				int tmp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mp;
			}
		}
	}
}

int main()
{
	int arr[10] = { 9, 8, 7, 6, 5, 4, 3, 2, 1, 0 } ;
	int sz = sizeof(arr) / sizeof(arr[0]);
	int i = 0;
	
	bubble_sort(arr, sz);
	for(i = 0; i < sz; i++)
	{
		printf("%d ", arr[i]);
	}
	return 0;
}

核心思想

将相邻的两个元素进行比较,如果顺序是错的,就交换两个元素的位置,直到所有元素的顺序都正确。

举例分析

现要求将数组 int arr[ 5 ] = { 3, 1, 5, 9, 2 }排成升序

过程演示:

一次排序

因为3比1大,不满足升序,所以3和1进行位置交换

				int tmp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mp;
一趟排序

一共要排4对元素

		//数组里面有五个元素,就需要比较四组
		//令sz为数组中元素的个数
		//所以在循环中比较的次数就为sz - 1
		int sz = sizeof(arr) / sizeof(arr[0]);
		for(j = 0; j < sz - 1; j++)
		{
			if(arr[j] > arr[j + 1])
			{
				int tmp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mp;
			}
		}

这一趟后,我们将最大的9放到了最后面,这也就意味着,每一趟交换都会使得最少一个元素放在了正确的位置
一趟 ——> 一个正确位置
四趟 ——>五个正确位置

(因为当四个位置都正确的时候,剩下的哪一个就也是正确的了)

为了把数组全都摆到正确的位置上,一共要进行sz-1趟(sz为数组中元素的个数)

	
	for(i = 0; i < sz - 1; i++)
	{
		for(j = 0; j < sz - 1; j++)
		{
			if(arr[j] > arr[j + 1])
			{
				int tmp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mp;
			}
		}
	}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本篇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麻烦点个赞谢谢
如有错误或改进,欢迎指正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