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历史上的今天」,从过去看未来,从现在亦可以改变未来。
今天是 2022 年 5 月 12 日,在 14 年前的今天,一场噩耗突如其来,给四川省汶川县、北川羌族自治县、青川县等地造成重创,生态环境遭受巨大破坏。这场浩劫让无数人陷入了悲伤和沉痛,也让无数人开始重视科技的力量;卫星与遥测、网络与通信、电视与广播……如果当时的科技水平能再高一点,是否就能拯救更多的人?时间无法倒流,但现在的科技,已经非同以往。
曾经,地震被认为是无法预测的存在,人们只能通过加筑防御和科普灾害知识来尽可能避免损伤,但如今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让一些事情得到了转机;2016 年,IBM建立了一个预测地震的数学模型,通过收集地表信息进行预测;此外,剑桥大学也研发过一款机器人,能识别岩石挤压的声音判断地震。相比令人伤感的 2008 年,现在的我们多了机器人和无人机、拥有了成熟的 3D 打印技术、数据库水平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铭记历史,从过去看未来,从现在亦可以改变未来,让我们回顾历史上的 5 月 12 日,看看这一天还发生过哪些关键事件。
1923 年 5 月 12 日:仙童“八叛逆”的领导人 Eugene Kleiner 出生
尤金·克莱尔(Eugene Kleiner)出生于 1923 年 5 月 12 日,他是一名奥地利裔美国工程师和风险投资家。克莱尔被认为是硅谷的先驱,他是硅谷风险投资公司 Kleiner Perkins 的最初创始人之一;听名字便能猜到,除了克莱尔(Kleiner)以外,这家公司还有另一位创始人,那便是“硅谷风投之父”托马斯·帕金斯(Thomas Perkins),该公司后来改名为 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这家公司是 300 多家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公司的早期投资者,在其中你可以听到诸如亚马逊、谷歌、网景和美国在线这样的名字。
图源:维基百科
从左到右第三位为 Eugene Kleiner
克莱尔在奥地利的维也纳出生。1938 年,他与家人逃离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两年后抵达纽约。他曾在美国陆军服役,后于 1948 年获得纽约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士学位和纽约大学工业工程硕士学位。在短暂地教授工程学后,他深知教育不是自己的归宿,于是他加入了 AT&T 公司的制造部门 Western Electric。
1956 年,他率先接受了威廉·肖克利的提议,来到加利福尼亚帮助组建后来的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1957 年,他和七位同事(也就是被肖克利痛骂为“八叛逆”的八个才子)离开实验室,创立了仙童半导体公司。根据风险投资家 Arthur Rock 的说法,“八叛逆”也是得有个头头的,而这个领导人便是克莱尔。克莱尔从美国商人谢尔曼·仙童那里获得了 150 万美元的投资,并接管了新生的仙童公司的行政职责。克莱尔后来还将自己的资金投资于英特尔(Intel),为自己的兄弟、也是“八叛逆”的其中两位 Robert Noyce 和 Gordon Moore 提供了启动资金,让他们在 1968 年创立了英特尔半导体公司。
1972 年,克莱尔与惠普资深人士托马斯·帕金斯(Tom Perkins)一起创立了 Kleiner Perkins,这家风险投资公司现在总部位于 Sand Hill Road。1977 年,公司增加了 Brook Byers 和 Frank J. Caufield 作为指定合伙人。随后到了 1980 年代初,克莱尔从日常工作中退休。他与一位波兰犹太移民在 1947 年的时候结婚,最终在 2003 年 11 月 20 日,也是自己的妻子逝世后两年,硅谷先驱克莱尔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斯阿尔托斯山去世。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百度百科
1941 年 5 月 12 日:第一台可编程机电子计算机 Z3 诞生
图源:维基百科
Z3 由康拉德·楚泽(Konrad Zuse)发明,是世界上第一台自动控制的可编程、二进制电动机械式计算机,用于解决工程学问题。Z3 由 2600 个继电器组成,实现了 22 位字长,时钟频率约为 4~5 Hz,程序代码存储在打孔胶片上。Z3 不是通用型机器,但后来被证明是图灵完备的。康拉德·楚泽是一名德国工程师和计算机先驱、发明家、企业家、Zuse KG 公司的创始人。楚泽是 Z3、Z4 系列计算机的发明人,也是第一种高级编程语言 Plankalkül 的作者。
Z3 全机于 1941 年的今天在柏林正式完成。但它的功能被认为不是很重要,因此从未投入日常运行。楚泽曾要求德国政府提供资金以用全电子开关取代继电器,但在二战期间,他的资金申请被拒绝,因为这种发展被认为“对战争不重要”。最初的 Z3 于 1943 年 12 月 21 日在盟军轰炸柏林期间被摧毁。Z3 最初被称为 V3(Versuchsmodell 3 或 Experimental Model 3),但为了不与德国的 V-weapons 混淆而重新命名。
在 Z3 的原型机被炸毁之后,楚泽的公司 Zuse KG 于 1961 年建造了一个功能齐全的复制品,现在在慕尼黑的德意志博物馆永久展出。前文提到,Z3 于 1998 年被证明在原则上是图灵完备的;然而,由于它缺乏条件分支,Z3 只能通过推测性地计算计算的所有可能结果来满足这个定义。因此,Z3 的一生只被用于土木工程。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百度百科
2007 年 5 月 12 日:饭否上线
图源:维基百科
饭否是我国首批提供微型博客服务的类 Twitter 网站之一,用户可以通过网页、WAP 页面、手机简讯/彩信(当然,现在已经没有彩信了)、IM 软体(包括曾经的 MSN、Google Talk)和上百种 API 应用发布消息或上传图片;和微博还有 Twitter 一样,每条信息限 140 字以内。用户间通过互相关注、私信、或 @ 对话等方式互动。
网站由人人网(原校内网)的创始人王兴于 2007 年 5 月 12 日建立,基于 LAMP 架构。饭否团队中曾经有穆荣均、刘丹、郭万怀、杨俊、王悦蒙等人。自 2009 年 7 月 7 日起,该网站一度被关闭。2010 年 11 月 11 日,饭否的网页重新可以打开,显示用户头像墙以及“2010.11”的字样。11 月 25 日晚,饭否网站再度开放登入。饭否一词来源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引用其中的“饭否”二字,在这里体现了微型博客的“唠叨精神”,有如中国人喜欢见人就唠叨一句“你吃饭了吗?”。
在饭否的初期阶段,中国大陆与 Twitter 类似的中文网站有六七家,其中饭否是各方面功能较为完备,最接近 Twitter 的一个。与 Twitter 相比,中文微博客为大多数不习惯英文的中国用户提供了更好的选择;而和后来诞生的那些商业气息比较重,多被明星用来营业的微博相比,饭否更像是一个网络日记,连张小龙和创始人王兴自己都会在上面留下日记。2009 年上半年,饭否的用户数从年初的 30 万左右激增到了百万。同年 6 月 2 日,惠普公司正式成为饭否首个企业付费用户,开始获得第一笔收入。与此同时,陈丹青、艾未未、梁文道、连岳等一批文化名人的加入,都带动了饭否的快速成长。
在 2009 年下半年饭否被关闭以后,新浪、网易、腾讯、搜狐等国内入口网站先后推出了微博客服务,其中新浪微博成为发展最快的一家,众多前饭否用户因此转移到了新浪微博。传闻中,张小龙曾经在饭否这么说过:“微博是一个穿衣服的地方,饭否是一个脱衣服的地方。”在信息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你还会在网络上留下自己的心声吗?欢迎参与本期投票,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真知灼见。
【欢迎投稿】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计算机科学发展至今,有许多至关重要的事件、人物,欢迎所有朋友一起共建「历史上的今天」,投稿邮箱:tangxy@csdn.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