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亚马逊又双叒叕掀起了一轮封号潮,主要针对违反了亚马逊《商业解决方案协议》的卖家作出相应处理。亚马逊的审查监测机制一直在完善,卖家需要不断关注并采取措施保障店铺和账号安全。
一、近期常见封店原因
亚马逊的扫号依据往往是各项协议,比如这次的大规模扫号主要就是针对违反《商业解决方案协议》的卖家。《商业解决方案协议》主要涉及的内容有:账户注册和使用条款、销售商品的规则、履约/发货/退货等义务、收费与付款安排、知识产权与合规等。从常见的触犯规则的行为来检查并加以防范很有必要!
1.多账号操作
多店铺多账号太常见了,但是毫无防范地使用同一设备、IP、支付/收款方式、联系人信息等同样的条件去操作多个店铺,必然会违反平台规则。即便账号之间没有实际操作交集,但凭借这些关联迹象和痕迹,就很有可能被封。
2.注册时长短
本次集中扫号的一个特点就是店铺注册时间太短,比如注册时间小于1个月甚至更短、注册后长期不登录后台、或是没有销售记录的店铺就很危险,还有一些卖家在没完成店铺后台基础设置就中招了。
3.多重审查
没有销售数据的店铺这次很容易触发多重审查机制,比如法人视频验证等多种方式,可能需要提交营业执照、银行流水等文件来证明。不过如果顺利通过了这个审查,店铺存活率还是很高的。
4.信息不符
如果店铺资料(如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明、地址、联系方式、银行卡信息等)信息造假,或与实际情况不一致,不仅可能导致上文说的审查不通过,还可能触发其他风控,导致店铺异常。
二、维稳和防封策略
1.防关联
除了店铺注册资料、产品资料和广告资料等信息要防止相似、重合之外,还要为店铺提供网络保障:指纹浏览器+代理已经成为跨境电商的固定搭配,综合发挥这两个网络工具的优势,将代理配置在指纹浏览器中,为店铺提供独立隔离的网络环境、精准定位的店铺位置。
2.新店及时养
新店注册后,怎么也要在一周内完成店铺后台设置,快速上传真实的必要资料,另外最好能尽快让店铺产生合规交易,保障后续发货、履约等流程的时效性,能降低被扫的风险。
3.应对快速验证
要预防风控审查,还要准备齐全、真实的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地址和银行流水等资料,这样触发验证后也能尽快响应,用真实的资料通过验证,维护店铺稳定。
近期也有卖家反馈出现视频验证方式,平台会注重法人真实性和供应链信息等维度,需要卖家/法人及时完成验证,因此一定要保证店铺各项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写在最后
亚马逊的审查监测力度一直处于收紧趋势,卖家无法判断下一轮扫号的时间和特点,因此要做好店铺维稳防封的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