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一维数组的创建和初始化
1.1 数组的创建
数组是一组相同类型元素的集合。
数组的创建方式:
type_t arr_name [const_n];
type_t:数组的元素类型
arr_name:数组名
[const_n]:是一个常量表达式,用来指定数组大小
数组的创建举例: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arr[5];
char ch[10];
double day[10 + 5];//这种表达方式也可以,属于常量表达式
return 0;
}
注意: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n = 10;
scanf("%d", &n);
int arr2[n];
}
在C99标准之前,数组的大小必须是常量或常量表达式,在C99之后,数组的大小可以是变量,这是为了支持变长数组 (变长数组是指数组的长度通过变量来指定的)。
所以上述代码只能在支持C99的编译器上编译,并且这种数组不能进行初始化。
1.2 数组的初始化
- 数组的初始化是指,在创建数组的同时给数组的内容一些合理的初始值。
- 初始化举例:
int arr[10] = { 1,2,3 };//不完全初始化,剩余的元素默认为0
//1 2 3 0 0 0 0 0 0 0
int arr[10] = { 1,2,3,4,5,6,7,8,9,10 };
注意:
char ch1[10] = { 'a','b','c' };//a b c 0 0 0 0 0 0 0
char ch2[10] = "abc";//a b c \0 0 0 0 0 0 0
上面两组数组里面存放内容会有一点不一样,因为字符串是以 '\0' 结尾的,但它们的打印结果是一样的
- 如果没有指定数组的大小会根据与初始化内容来确定大小。
- 举例:
int arr[ ]={1,2,3};
//1 2 3
char ch[ ]={'a','b','c'};
//a b c
char ch1[ ]="abc";
//a b c \0
1.3 一维数组的使用
对于数组的使用我们介绍一个操作符:[ ],下标引用操作符。它其实就是数组访问的操作符。
通过例子来感受一下: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arr[] = { 1,2,3,4,5,6,7,8,9,10 };
int i = 0;
int sz = sizeof(arr) / sizeof(arr[0]);//求数组元素个数
for (i = 0; i < sz; i++)
{
printf("%d ", arr[i]);
}
return 0;
}
总结:
1.数组是使用下标来访问的,下标从0开始。
2.数组的大小可以通过计算得到。
1.4 一维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arr[] = { 1,2,3,4,5,6,7,8,9,10 };
int i = 0;
int sz = sizeof(arr) / sizeof(arr[0]);//求数组元素个数
for (i = 0; i < sz; i++)
{
printf("&arr[%d]=%p\n ",i,&arr[i]);
}
return 0;
}
%p是用来打印地址,这样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每个元素的地址,打印结果如下:
左图为打印结果,右图为调试下的内存显示。
- 由图可知,地址的存放是十六进制,8+4=12,12在十六进制中表示为C,12+4=16,十六进制逢十六进一,也正好是下一个元素地址,随着数组的增长,元素的地址也有规律递增,每个元素差4,因为一个整形占4个字节,这也侧面说明了一维数组在内存中是连续存放的。
关于进制:
组成
二进制:0 1 逢二进一
八进制:0 1 2 3 4 5 6 7 逢八进一
十进制:0 1 2 3 4 5 6 7 8 9 逢十进一
十六进制: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逢十六进一
2. 二维数组的创建和初始化
2.2 二维数组的创建
//数组创建
int arr[3][4]; 3行4列
int arr[3][3]; 3行3列
int arr[2][4]; 2行4列
2.2 二维数组的初始化
//数组初始化
int arr[3][4]={1,2,3,,4,2,3,4,5,3,4,5,6}; //完全初始化
int arr1[3][4]={1,2,3,4}; //不完全初始化,剩余位都补0
- 如果想指定数字在哪行(进行一个分组):
int arr[3][4]={{1,2},{3,4},{5,6}};
打印效果为:1 2 0 0
3 4 0 0
5 6 0 0
- 注意:二维数组如果有初始化,行可以省略,列不能省略,行会根据初始化内容来推测。
int arr[ ] [4]={{1,2,3,4},{2,3}};
打印效果为:1 2 3 4
2 3 0 0
2.3 二维数组的使用
二维数组的使用也是通过下标的方式。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arr[3][4] = { 1,2,3,4,2,3,4,5,3,4,5,6 };
//int sz = sizeof(arr) / sizeof(arr[0]);
int i = 0;
for (i = 0; i < 3; i++)
{
int j = 0;
for (j = 0; j < 4; j++)
{
printf("%d ", arr[i][j]);//二维数组的基本访问
}
}
return 0;
}
- 如果想自己定义元素值: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arr[3][4] = { 1,2,3,4,2,3,4,5,3,4,5,6 };
//int sz = sizeof(arr) / sizeof(arr[0]);
int i = 0;
for (i = 0; i < 3; i++)
{
int j = 0;
for (j = 0; j < 4; j++)
{
scanf("%d", &arr[i][j]);//输入
}
}
for (i = 0; i < 3; i++)
{
int j = 0;
for (j = 0; j < 4; j++)
{
printf("%d ", arr[i][j]);//二维数组的基本访问
}
}
return 0;
}
- 我们也可以把二维数组看作一维数组
2.4 二维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
我们还是通过代码来看: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arr[3][4] = { 1,2,3,4,2,3,4,5,3,4,5,6 };
int i = 0;
for (i = 0; i < 3; i++)
{
int j = 0;
for (j = 0; j < 4; j++)
{
printf("&arr[%d][%d]=%p\n", i, j, &arr[i][j]);
}
}
return 0;
}
打印结果为: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二维数组在内存中也是连续存放的 。
3. 数组越界
- 数组的下标是有范围限制的
- 数组的下标规定从0开始,如果数组有n个元素,最后一个元素下标为n-1
- 所以数组的下标小于0,或者大于n-1,就是数组越界访问,超出了数组合法空间的访问
- C语言本身是不做数组下标的越界检查的,编译器也不一定报错,但是编译器不报错,并不意味着程序就是正确的。最好自己做越界检查
int main()
{
int arr[10] = { 1,2,3,4,5,6 };
int i = 0;
for (i = 0; i <= 10; i++)
{
printf("%d\n", arr[i]);//当i=10时数组就越界访问了
} //二维数组的行和列也可能存在越界
return 0;
}
4. 数组作为函数参数
往往我们在写代码的时候,会将数组作为函数的参数,比如:我要实现一个冒泡排序(这里主要讲算法思想)函数。
冒泡排序的核心思想:两个相邻的元素进行比较
假如现在要比较6,5,4,3,2,1:
这就是一趟冒泡排序,可以让一个数据来到它最终应该出现的位置上。
n个元素,需要n-1趟冒泡排序。
4.1 冒泡排序的错误设计
假设我们要对int arr[ ]={0,1,2,3,4,5,6,7,8,9},进行降序
//错误的冒泡排序设计
#include<stdio.h>
void bubble_sort(int arr[])
{
int i = 0;
int sz= sizeof(arr) / sizeof(arr[0]);
//趟数
for (i = 0; i < sz - 1; i++)
{
int j = 0;
for (j = 0; j < sz - 1 - i; j++)
{
if (arr[j] < arr[j + 1])
{
//把相邻元素交换
int tmp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mp;
}
}
}
}
int main()
{
int arr[] = { 0,1,2,3,4,5,6,7,8,9 };
int sz = sizeof(arr) / sizeof(arr[0]);
int i = 0;
bubble_sort(arr);
//打印结果
for (i = 0; i < sz; i++)
{
printf("%d ", arr[i]);
}
return 0;
}
我们运行后会发现,结果是0 1 2 3 4 5 6 7 8 9,这明显不对,为什么会产生这个结果呢?
图解:
所以这里我们会发现,排序还是原来的。这里的错误点在sz的计算上,不能在函数内部求元素个数。
正确代码:
#include<stdio.h>
void bubble_sort(int arr[],int sz)
{
int i = 0;
//趟数
for (i = 0; i < sz - 1; i++)
{
int j = 0;
for (j = 0; j < sz - 1 - i; j++)
{
if (arr[j] < arr[j + 1])
{
//把相邻元素交换
int tmp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mp;
}
}
}
}
int main()
{
int arr[] = { 0,1,2,3,4,5,6,7,8,9 };
int sz = sizeof(arr) / sizeof(arr[0]);
int i = 0;
bubble_sort(arr,sz);
//打印结果
for (i = 0; i < sz; i++)
{
printf("%d ", arr[i]);
}
return 0;
}
4.2 数组名是什么?
我们上面讲到数组名是首元素的地址,其实不完全正确。数组名确实能表示首元素的地址,但有2个例外:
- sizeof(数组名),这里的数组名表示整个数组,计算的是整个数组的大小,单位是字节。
- &(数组名),这里的数组名表示整个数组,取出的是整个数组的地址
我们可以通过例子来看:
- 二维数组的数组名的理解:
arr;//二维数组的数组名也表示数组首元素的地址,但是这里的首元素是指第一行的地址。我们可以把二维数组想象成一维数组,有3个元素,也就是第一个元素的地址 。
arr+1;//第二行的地址.
两种特殊情况与一维数组一样。
- 如何求二维数组的行和列呢?
行:printf("%d\n",sizeof(arr)/sizeof(arr[0]));
总大小/一行的大小
列:printf("%d\n",sizeof(arr[0])/sizeof(arr[0][0]));
一行的大小/一个元素的大小
本篇博客主要讲解了对数组的认识,数组也是C语言中重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