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地理空间数学基础
1.地球表面、大地水准面及地球椭球体面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地球的自然表面,它是一个起伏不平,十分不规则的表面,包括海洋底部、高山高原在内的固体地球表面。大地水准面是相对抽象的面。地球表面的72%被流体状态的海水所覆盖,可以假设当海水处于完全静止的平衡状态时,从海平面延伸到所有大陆下部,而与地球重力方向处处正交的一个连续、闭合的水准面,这就是大地水准面。总体上讲,大地体非常接近旋转椭球,而后者的表面是一个规则的数学曲面。所以在大地测量以及 GIS 应用中,一般都选择一个旋转椭球作为地球理想的模型,称为地球椭球。
2.地理空间数据的描述有哪些坐标系?相互的关系是什么?
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地理空间坐标系统通常分为球面坐标系统和平面坐标系统。平面坐标系统也常被成为投影坐标系统。地理空间坐标系的建立必须依托于一定的地球表面几何模型。如果是平面坐标系,还必须指定地面点位的地理坐标( B , L )与地图上相对应的平面直角坐标( X , Y )之间一一对应的函数关系。换句话说,每一个地理空间坐标系都有一组与之对应的基本参数。对于球面坐标系,主要包括一个地球椭球和一个大地基准面。大地基准面规定了地球椭球与大地体的位置关系。平面坐标系统是按照球面坐标与平面坐标之间的映射关系,把球面坐标转绘到平面。因此,一个平面坐标系统,除了包含与之对应的球面坐标系的基本参数外,还必须指定一个投影规则,即球面坐标与平面坐标之间的映射关系。
3.采用大地坐标与地心坐标表述地面上一点的位置各有什么优缺点?
大地地理坐标系是依托地球椭球用定义原点和轴系以及相应基本参考面标示较大地域地理空间位置的参照系。大地地理坐标也简称大地坐标。一点在大地坐标系中的位置以大地纬度与大地经度表示。天文地理坐标以地心(地球质量中心)为坐标原点, Z 轴与地球平自转轴重合, ZOX 是天文首子午面,以格林尼治平均天文台定义。需要说明,由于地表面并不是大地水准面,所以在大地测量学中也将高程列入天文坐标中。
4.高斯投影的变形特征是什么?为什么常常被用作大比例尺普通地图的地图投影?
高斯投影的变形特征:高斯投影的中央经线和赤道为互相垂直的直线,其他经线均为凹向,并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其他纬线均是以赤道为对称轴的向两极弯曲的曲线,经纬线成直角相交。高斯投影的变形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