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计算变异函数并绘制经验半方差图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MATLAB处理空间数据,包括数据读取、异常值剔除和正态分布检验。通过Lilliefors检验和图形(QQ图、PP图)判断数据正态性,然后计算变异函数并绘制经验半方差图,展示了pH值、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数据转换与分析过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本文介绍基于MATLAB求取空间数据的变异函数,并绘制经验半方差图的方法。

  由于本文所用的数据并不是我的,因此遗憾不能将数据一并展示给大家;但是依据本篇博客的思想与对代码的详细解释,大家用自己的数据,可以将空间数据变异函数计算与经验半方差图绘制的全部过程与分析方法加以完整重现。

1 数据处理

1.1 数据读取

  本文中,我的初始数据为某区域658个土壤采样点的空间位置XY,单位为)、p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这些数据均存储于data.xls文件中;而后期操作多于MATLAB软件中进行。因此,首先需将源数据选择性地导入MATLAB软件中。

  利用MATLAB软件中xlsread函数可以实现这一功能。具体代码附于本文的1.3 正态分布检验及转换处。

1.2 异常数据剔除

  得到的采样点数据由于采样记录、实验室测试等过程,可能具有一定误差,从而出现个别异常值。选用平均值加标准差法对这些异常数据加以筛选、剔除。

  分别利用平均值加标准差法中“2S”与“3S”方法加以处理,发现“2S”方法处理效果相对后者较好,故后续实验取“2S”方法处理结果继续进行。

  其中,“2S”方法是指将数值大于或小于平均值±2倍标准差的部分视作异常值,“3S”方法则是指将数值大于或小于平均值±3倍标准差的部分视作异常值。

  得到异常值后,将其从658个采样点中剔除;剩余的采样点数据继续后续操作。

  本部分具体代码附于1.3 正态分布检验及转换处。

1.3 正态分布检验及转换

  计算变异函数需建立在初始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假设之上;而采样点数据并不一定符合正态分布。因此,我们需要对原始数据加以正态分布检验。

  一般地,正态分布检验可以通过数值检验直方图QQ图等图像加以直观判断。本文综合采取以上两种数值、图像检验方法,共同判断正态分布特性。

  针对数值检验方法,我在一开始准备选择采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方法;但由于了解到,这一方法仅仅适用于标准正态检验,因此随后改用Lilliefors检验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2301_76429513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