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入门那些事儿(5):Jump Table 优化介绍

文章介绍了JumpTable的基本概念,其在编译器中的应用,特别是LLVM中如何将switch语句转换为跳转表以优化多路分支。讨论了优化的条件、算法实现以及编译器选项,包括跳转表压缩以减小CodeSize。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基本概念

Jump Table即跳转表,它可以理解为一个数组,如下图所示,数组的每一项存储一个目标地址,外部代码通过不同的索引从跳转表获取对应表项,得到目标地址,实现一个间接跳转或者间接调用。跳表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在操作系统中用于存储系统调用和库函数,在一些计算机体系结构中也会采用跳表做中断处理。本文主要介绍跳转表在编译器中的应用。

简单案例

在C语言中,最直观的使用跳转表的例子就是访问函数指针数组并调用对应函数。函数原型如下:

typedef void (*func_ptr) (void);
void func1();
void func2();
void func3();
void func4();
void test(int argv) {
  func_ptr jt[4] = {func1, func2, func3, func4};
  jt[argv]();
}

采用LLVM编译器指定AArch64架构O2编译以上代码,会生成如下汇编,其中 .L__const.test(int).jt 代表一个跳转表,它包含4个表项,每个表项用于存储目标函数地址。程序通过 ldr 指令访问跳转表,获取目标函数地址,并通过 br 指令实现函数的间接调用。

test(int):                               // @test(int)
        adrp    x8, .L__const.test(int).jt
        add     x8, x8, :lo12:.L__const.test(int).jt
        ldr     x0, [x8, w0, sxtw #3]
        br      x0
.L__const.test(int).jt:
        .xword  _Z5func1v
        .xword  _Z5func2v
        .xword  _Z5func3v
        .xword  _Z5func4v

多路分支优化

1. 优化简介

在LLVM编译器中,存在一种将switch多路分支控制结构转化为跳转表的技术。合适的条件下将多个比较跳转转化为跳转表可以提高运行效率,该优化默认开启。

int func(int a, int b) {
  int c;
  switch (a) {
    case 1:
      c = b + 1;
      break;
    case 2:
      c = b - 2;
      break;
    case 3:
      c = b | 3;
      break;
    case 4:
      c = b & 4;
      break;
    default:
      break;
  }
  return c;
}

以上面的代码为例,这是一个典型的switch多路分支控制结构。如果不启用jump table优化,编译器会将其转化为一系列比较和跳转指令。如果启用jump table优化,编译器会在函数内构造一个跳转表,通过变量a索引到目标机器代码块,其生成的关键汇编如下:

...
// %bb.1:                               // %entry
        adrp    x9, .LJTI0_0
        add     x9, x9, :lo12:.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