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诞生
-
时间
-
1946年2月14日
-
-
地点
-
美国
-
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ENIAC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
这台名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的计算机是在1946年2月14日由美国人约翰·莫克利(John W. Mauchly)和约翰·普雷斯培·埃克特(J. Presper Eckert)共同发明的。它主要用于进行弹道计算,属于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ENIAC使用了大约18000个电子管,重达30吨,占地170平方米,耗电功率约150千瓦,每秒钟可进行5000次运算。尽管与现代计算机相比,这样的性能可能显得微不足道,但在当时却是划时代的成就。
-
-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悠久且复杂,从原始社会的简单计数工具到春秋时期的算筹计数法,再到后来的算盘等,都是人类为了适应日益复杂的计算需求而创造的辅助工具。在近代,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经历了从机械到电子的跨越,最终发展成今天所见的高性能电子设备。
-
总之,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
-
-
目的
-
战争
-
计算机诞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军事上的复杂计算需求,特别是用于弹道计算。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随着新型大炮和导弹的研发,对于快速、准确地进行弹道计算的需求变得非常迫切。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美国陆军军械部在马里兰州的阿伯丁设立了弹道研究实验室,从而催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的开发。ENIAC的设计和制造由约翰·莫克利和约翰·普雷斯培·埃克特共同完成,它的问世极大地提高了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对于战争时期的武器研发起到了关键作用。
-
此外,计算机的发明也是20世纪科学技术领域的一大突破,它不仅在军事科研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计算机的应用领域逐渐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工业生产、商业管理、科学研究、教育卫生等,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计算机产业,并带动了全球范围内的技术进步。
-
-
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本质是为了解决特定历史时期的实际问题,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拓展,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 计算机发展阶段
-
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8年)
-
计算机以电子管为主要元件。这一时期的计算机体积庞大、功耗高、速度较慢,但奠定了后续发展的基础。
-
-
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年)
-
见证了计算机技术的显著进步。计算机开始采用晶体管作为基本元件,这使得计算机的体积缩小、能耗降低,并且可靠性得到提高。
-
-
集成电路计算机(1964—1970年代初)
-
随着集成电路的使用,计算机的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集成度更高,占用空间更小,功耗进一步降低。
-
-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0年代初至今)
-
微处理器的发明和个人电脑的普及标志着计算机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计算机不仅性能强大,而且更加小型化、便宜,普及率极高。
-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从电子管到晶体管,再到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演进。每个阶段都有其代表性的技术和应用,共同推动了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普及。
1.3 未来方向
-
更强大的计算能力
-
随着量子计算和超导计算等新型计算模式的研究进展,未来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有望实现飞跃性增长。
-
-
进一步智能化
-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为计算机带来更强的学习、推理和决策能力,使计算机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的环境和需求。
-
-
进一步微型化
-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硬件可能进一步微型化,未来的计算机可能会集成于衣物、眼镜甚至是生物体内。
-
-
边缘计算的发展
-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计算任务将逐渐从中心服务器转移到网络的边缘,即靠近数据源的地方,以减少延迟和带宽使用。
-
-
量子计算的发展
-
量子计算机的发展有潜力解决传统计算机难以处理的复杂问题,这将极大地影响加密技术、药物研发、气候模拟等领域。
计算机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多元化的,涉及计算能力、智能化、微型化、边缘计算和量子计算等多个方面。这些方向不仅会影响计算机本身的性能和应用,还将对整个社会的运行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
1.4 冯*诺依曼(计算机之父)
-
美籍匈牙利人
-
冯诺依曼体系
-
二进制逻辑
-
计算机内部的所有信息都以二进制的形式表示和处理。
-
-
程序存储执行
-
程序指令和数据存储在同一存储器中,计算机可以自动从存储器中获取指令并执行。
-
-
计算机的五个基本组成部分
-
运算器
-
控制器
-
存储器
-
输入设备
-
输出设备
-
-
1.5 艾伦 * 图灵(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之父)
-
提出图灵机模型
-
1936年,图灵发表了论文《论可计算数及其在判定问题中的应用》,提出了“图灵机”的概念。这是一个抽象的数学模型,用来描述通过一系列规则来操作符号的机器,这种机器可以模拟任何算法过程。图灵机的提出,是现代计算机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
-
提出图灵测试
-
图灵还提出了“图灵测试”,这是一个测试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方法,如果一台机器能够让人在进行交谈时无法判断对方是不是机器,那么这台机器就具有智能。这个测试至今仍然是判断人工智能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
-
-
破译德国密码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图灵在英国政府代码与密码学院工作,参与了破解纳粹德国的恩尼格玛密码机的工作。他的工作极大地加快了盟军战争胜利的进程。
-
此外,为了纪念图灵对计算机科学的卓越贡献,美国计算机协会设立了图灵奖,这是计算机科学领域最高的荣誉,有时被称为“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
总的来说,图灵的贡献不仅限于理论,他的实践工作也对现代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一生充满了创新和突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科学遗产。
1.6 计算机软件组成
-
应用程序
-
一系列指令或程序的集合,用于控制和协调计算机硬件执行特定任务,提供所需功能和性能
1、系统级软件
-
操作系统
PC
-
Windows
-
MacOS
-
Linux
-
鸿蒙OS
-
国产操作系统
移动端
-
Android
-
IOS
-
黑莓
-
塞班
-
鸿蒙
-
阿里云
-
-
语言处理程序
-
包括编译器、解释器等,它们将程序员用某种编程语言编写的代码转换为机器可以执行的指令。
-
-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
如SQL Server、Oracle等,用于组织、存储和检索大量数据。
-
-
系统支撑和服务程序
-
也称为工具软件,例如诊断、排错、编辑和防病毒程序,用于支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
2、应用级软件
-
办公软件
-
如Microsoft Office、WPS等,用于处理文字、表格、演示等工作。
-
-
图形图像软件
-
如Photoshop等,用于图片编辑和处理。
-
-
专业领域软件
-
如会计软件、教育辅助软件等,针对特定行业需求设计,帮助用户解决专业问题。
-
-
1.7 计算机编程语言
-
前端:HTML、CSS、JavaScript、、、
-
后端:C、C++、C#、Java、Python、GO、Ruby、、、
-
数据库:SQL
1.8 DOS命令
-
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
-
win + r
-
输入cmd--》确定
-
-
查看IP
-
ipconfig
-
-
测试ip是否联通
-
ping IP地址
-
-
切换盘符
-
盘符:
-
D:
-
-
改变目录
-
cd 存在的目录
-
-
创建目录
-
mkdir
-
md
-
-
删除目录
-
rmdir
-
rd
-
删除不经过回收站,慎用
-
-
退出
-
exit
-
-
清屏
-
c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