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C/S结构--------DHCP客户端------索要IP地址
--------DHCP服务器------发放IP地址
DHCP客户端初次申请IP地址:
①DHCP客户端向DHCP服务器去要IP地址,广播, 源IP :0.0.0.0
源MAC:自己 目标IP:255.255.255.255 目标MAC:全F
DHCP----discover包
②DHCP服务器向DHCP客户端去回复,DHCP-offer包,单播/广播
Offer包中存在一个临时有效的IP地址
③DHCP客户端向DHCP服务器发送一个DHCP--request包,广播,“我确定使用该IP”
④DHCP服务器向DHCP客户端发送一个DHCP-ACK包,确认收到 单播/广播
再次获取:
DHCP客户端向DHCP服务器发送一个DHCP--request包,我还想请求之前下发的IP地址
1.DHCP服务器依旧保有之前的IP地址,则直接发送DHCP-ACK包表示确认。
2.DHCP服务器已经将请求的IP地址发放给了其他设备,则将发送一个DHCP---NAK包 ,表示拒绝该请求。
开启DHCP服务 创建地址池 调用全局服务
[R1]dhcp enable 开启DHCP服务
[R1]ip pool AA 创建地址池
[R1-ip-pool-AA]network 192.168.1.0 mask 24 写入网段
[R1-ip-pool-AA]gateway-list 192.168.1.1 写入网关
[R1-ip-pool-AA]dns-list 8.8.8.8 114.114.114.114 写入dns
[R1]interface g 0/0/0 进入网关处
[R1-GigabitEthernet0/0/0]dhcp select global 在该处调用DHCP全局服务
路由器与路由器之间的链路---骨干链路(总线链路),一般是不会放置PC端的
路由器获取位置网段的方法:
- 静态路由-----尤网管手动添加的方式---手写的路由条目
- 动态路由-----所有路由器上运行相同的一种动态路由器协议,之后通过路由器之间的沟通 协商 最终计算生成的路由条目
[R7]ip route-static 192.168.3.0 24 192.168.2.2
[R8]ip route-static 192.168.1.0 24 192.168.2.1
Pre:优先级 0-255 ,数值越大,优先级越低。
[R14]display ip routing-table protocol static 查询由静态路由生成的路由表
静态路由选路原则:尽量选择最短路径的路由
拓展配置:
1.负载均衡:当路由器访问同一个目标且目标具有多条开销相似的路径时,可以让设备将流量拆分后延多条路径同时发送,以达到叠加带宽的作用。
2.环回接口:路由器配置的一个虚拟接口,一般用于虚拟测试,不需要设备支持。
[R18]interface LoopBack 0 创建环回接口 编号为0
[R18]ping -a 192.168.1.1 192.168.2.1 指定192.168.1.1 ping 192.168.2.1
3.手工汇总:当路由器可以访问多个连续的子网时,若均通过相同的下一跳,则可以将这些网段进行汇总计算,之后仅编辑汇总过后的网段的静态路由,即可达到减少路由条目提高转发效率的目的。
4.路由黑洞:在汇总中若包含网络中实际不存在的网段时,可能使数据包有去无回,造成链路资源的浪费(合理的子网划分可以尽量减少路由黑洞)
5.缺省路由:一条不限定目标的路由条目,查表时,若本地路由条目均不匹配,则直接匹配缺省路由。
[R8]ip route-static 0.0.0.0 0 12.0.0.2
特征:一旦缺省路由与黑洞路由相遇,将百分之百形成路由环路
6.空接口路由:在黑洞路由器上,配置一条达到汇总网段并指向空接口的路由
①空接口--null0,路由器的一个虚拟接口,如果一条路由被指向noll0接口,则代表将该流量丢弃
②路由表匹配原则:精确匹配原则/最长匹配原则
7.浮动静态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