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机概述
-
计算机的定义与发展
- 定义:计算机是一种能自动、高速处理数据的电子设备,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 发展阶段:
- 第一代(1946-1958):电子管计算机,体积大、功耗高。
- 第二代(1958-1964):晶体管计算机,体积缩小,可靠性提高。
- 第三代(1964-1971):集成电路计算机,开始小型化。
- 第四代(1971-至今):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微型化、智能化。
-
计算机的分类
- 按用途:通用计算机(如PC、服务器)、专用计算机(如工业控制机)。
- 按规模:巨型机(超级计算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台式机、笔记本、平板)。
-
计算机的特点
- 高速运算、存储能力强、自动化程度高、通用性广。
二、计算机硬件系统
-
主要硬件组成
- 中央处理器(CPU):计算机的“大脑”,负责运算与控制,主频(如3.0GHz)衡量其速度。
- 存储器:
- 内存(RAM):临时存储运行中的程序和数据,断电后数据丢失。
- 外存:硬盘(HDD/SSD)、U盘、光盘等,长期保存数据。
-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摄像头。
- 输出设备:显示器(分辨率、刷新率)、打印机(激光/喷墨)、音响。
-
硬件性能指标
- CPU性能:核心数(如四核)、主频、缓存容量。
- 内存容量:如8GB、16GB,影响多任务处理能力。
- 硬盘容量与速度:如1TB HDD(机械硬盘) vs 512GB SSD(固态硬盘)。
三、计算机软件系统
-
软件分类
- 系统软件:
- 操作系统:Windows、Linux、macOS,管理硬件与软件资源。
- 工具软件:驱动程序、杀毒软件(如360安全卫士)。
- 应用软件:
- 办公软件(Office、WPS)、图像处理(Photoshop)、编程工具(Python IDE)。
- 系统软件:
-
操作系统基本操作
- 文件管理:创建、复制、删除文件夹及文件。
- 系统设置:显示分辨率调整、用户账户管理、网络配置。
- 任务管理器:查看进程、关闭无响应程序。
四、计算机网络基础
-
网络基本概念
- 网络分类: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因特网(Internet)。
- IP地址与域名:IPv4(如192.168.1.1)、DNS(域名解析服务)。
- 常见协议:HTTP(网页访问)、FTP(文件传输)、SMTP(电子邮件)。
-
网络设备与连接
- 路由器(连接不同网络)、交换机(局域网内数据交换)。
- 网线制作:双绞线(T568A/T568B标准)。
- 无线网络:Wi-Fi设置(SSID、密码)、安全协议(WPA2/WPA3)。
精华知识点
com商业部门,org非盈利组织,edu教育部门,net网络部门
补码可以简化加法和减法的硬件实现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英文简称:CIMS
计算机內部采用二进制表达数据
ASCII属于表示媒体
光缆属于传输媒体
ARP请求是广播发送,ARP响应是点播发送
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
操作系统管理用户数据的单位是“文件”
电子邮件(E-mail)
信息安全具有: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不可否认性,可靠性,可审查性
网络信息安全的威胁类型:
网络窃听:网络中传输的敏感信息被窃听
窃取资源:窃取重要软件,硬件,信息和资料等资源
讹传信息:攻击者获得某些信息后放松给他人
伪造信息:攻击者将伪造的信息发送给他人
篡改发送:攻击者对合法之间的通信信息篡改后发送给他人
非授权访问:某一资源被某个非授权的人或非授权的方式使用
截获/修改:网络系统传输中数据被截获,删除,修改,替换或破坏
拒绝服务攻击:攻击者以某种方式使系统响应减慢甚至瘫痪,使网络难以正常服务
行为否认:通信实体否认已经发生的行为
旁路控制:攻击者发掘系统的安全系统的安全缺陷或安全性上的脆弱之处,获得非授权的权力或特权
人为疏忽:已授权人为了利益或由于粗心将信息泄露给非授权用户
信息泄露:信息被泄露或暴露给非授权用户
物理破坏:通过计算机对网络或部件进行破环,或绕过物理控制非法访问
病毒木马:利用计算机病毒或木马等恶意软件进行破坏或恶心控制
服务诈骗:欺骗合法用户或系统,骗取他人信任以便谋取私利
设置陷阱:设置陷阱部件或系统,骗取特定数据以违反安全策略
资源耗尽:故意超负荷使用某一资源,导致其他用户服务中断
消息重发:重发某次截获的备份合法数据,达到信任并非法侵权目的
冒名顶替:冒充他人或系统进行活动
媒体废弃物:利用媒体废弃物得到可利用信息,以便非法使用
信息战:为国家或集团利益,通过信息战进行网络破坏或恐布袭击
多媒体:
多媒体元素主要包括: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特征: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数字化
多媒体文件分为静态多媒体文件和流式媒体文件
声音文件大小=采样频率*量化位数*声道数*时间/8
图像格式TIFF是一种灵活的位图格式,主要用来存储照片和艺术图之类的图像
数据传输方式分为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
多路复用技术是指两个或多个用户共享公用信道的一种机制.通过多路复用技术多个终端能共享一条高速信道,从而达到节省信道资源的目的
多路复用分为:
频分多路复用(FDM):在频率上进行分割
时分多路复用(TDM):进行时间分割
波分多路复用(WDM): 光的频分多路复用
码分多路复用(CDM):采用地址码和时间,频率共同区分信道
数据交换技术分为: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局域网(LAN) 广域网(WAN) 城域网(MAN)
网卡(NIC)
它的功能:数据转换,通信服务,数据缓存。
调制解调器(Modem)
俗称“猫”作用: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之间的转换
数字转模拟称为调制,模拟转数字称为解调
中继器(RP repeater)
它的作用:对信号进行放大,整形,再生
中继器工作在物理层
集线器(Hub)
接口的多少决定网络中所链接计算机的数量
集线器只是将信号放大和中转的过程不具备自动寻址功能
集线器会受到网络风暴
交换机(Switch)
用于将网络拆解成若干分支,具备自动寻址功能,独享带宽的网络设备
路由器(Router)
将使用相同或不同协议的网段或网络连接起来,实现相互之间的通信,扩大网络的连接范围,路由器在网络层
它可过滤某些IP地址,禁止局域网访问公网某些IP地址,这些功能大多集成到路由器的防火墙功能里面,可添加端口,IP地址以及某些协议
网关(Gateway)
它是连接两个不同网络协议,不同体系的计算机网络设备
网桥(Bridge)
网桥是网络节点设备,它能将一个较大的局域网分割成多个网段,或将两个以上的局域网(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局域网)互连为一个逻辑局域网
它的功能是延长网络长度,同时提供智能化连接服务(即根据数据包终点地址处哪一个网段来进行转发和滤除)
网桥是在数据链路层上实现不同网络的互连设备
网桥和路由器可以实现异种结构网络的互连
局域网:
有限局域网:以太网(Ethernet),令牌环网,令牌总线网,FDDI网,ATM网,交换式局域网,虚拟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WLAN):Wi-Fi,蓝牙
IP地址
IP地址由网络ID和主机ID两部分组成。
IP地址是抽象的网络地址,是逻辑地址,不是物理地址。
IP地址的分类
A类:1.0.0.1~126.255.255.254 网络号7位,主机位24位
B类:128.0.0.1~191.255.255.254 网络号14位,主机位16位
C类:192.0.0.1~223.255.255.254 网络号21位,主机位8位
D类地址有效范围:224.0.0.0~239.255.255.255
E类地址有效范围:224.0.0.0~255.255.255.254
缺省子网掩码:
A类:255.0.0.0
B类:255.255.0.0
C类:255.255.255.0
网络传输介质
双绞线:(1)屏蔽双绞线分为两类:
STP:指每条线都有各自屏蔽层的屏蔽双绞线
FTP:采用整体屏蔽的屏蔽双绞线
(2)非屏蔽双绞线分:
1类(Category1)线:最原始的双绞线,目的不是网络数据通信,而是电话语音通信
2类(Category2)线:A级标准第一个可用于计算机网络传输,传输频率1MHz,传输速率4Mb/s
3类(Category3)线:B级标准专用于10BASE-T的以太网,传输频率16MHz,传输速率10Mb/s
4类(Category4)线:C级标准用于令牌环网络,传输频率20MHz,传输速率16Mb/s,主要用于基于令牌的局域网
5类(Category5)线:D级标准用于运行CDDI和快速以太网,传输频率100MHz,传输速率100Mb/s
超5类(Categorg excess5)线:与5类比,近端干扰,串扰总和,衰减和信噪比4个技术指标都有较大的改进,传输频率和速率都与5线一样
6类(Category6)线:E类标准,主要用于百兆位快速以太网和千兆以太网,传输频率200~250MHz,是超5类线带宽的2倍,最大速率1000Mb/s
超6类(Categorg excess6)线:与6类相比只是在串扰,衰减,信噪有改善
7类(Category7)线:是ISO7与F类最新的一种,主要用于万兆位的以太网,它是一种屏蔽双绞线,频率至少500MHz,是6类线的两倍,传输速率10Gb/s
计算机常用的是3类.5类.超5类,3类适用于大部分计算机局域网,5.6类利用增加缠绕密度,采用高质量绝缘材料极大改善了传输介质的性质
光纤
它是光导纤维的简称,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
光纤的优点:
频带较宽,电磁绝缘性能好,衰减较小,抗化学腐蚀能力强
光纤的分类
(1)按传输点模数分
单模光纤:直径很小,在给定的工作波上只能单一模式传输,传输频率带宽,传输容量大
多模光纤:在给定的工作波上能以多个模式同时传输,但与单模比,多模的传输性能较差
(2)按折射率分布分
跳变式光纤:纤芯和保护层的折射率都是一个常数。在纤芯和保护层的交界面,折射率呈阶梯形变化
渐变式光纤:折射率随半径的增加按一定规律减小。纤芯与保护层交界处减小为保护层的折射率。纤芯的折射率变化类似于抛物线
无线传输介质: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