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专利预审和优先审查作为加快专利审查进程的两种重要机制,对于促进科技创新和保护创新成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详细解析专利预审与优先审查的区别,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两种机制。
普通审查:是指国家知识产权局依据法规,对申请人递交的专利申请按照正常程序进行审核。
快速预审:简称“预审”,各个地方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符合相应产业要求的企业等提供专利申请预先审查服务,国家知识产权局对通过预审的专利申请进行加快审核。
优先审查:简称“优审”,国家知识产权局对符合条件的专利申请提供优先审查,以满足申请人的特殊需求。
一、专利预审
专利预审是指符合条件的申请主体在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提出申请并经过审查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对相应案件加快审查的业务。要通过专利预审,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申请人注册地要求:申请人注册地需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规定的范围内,如中国(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仅受理注册地在北京市的企事业单位申请人。
2. 共同申请人要求:不同保护中心对共同申请人的要求不同,部分接受非当地申请人作为共同申请人,但需提供共同研发证明文件。
3. 技术主题要求:所提交专利申请的技术主题需符合相应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预审可接受分类号范畴。
4. 已递交案件限制:已递交过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的案件,不能通过预审通道再次提交。
代理人在专利预审通道中需注意预判是否符合预审条件、撰写文件满足新创性要求、避免形式问题、以XML格式递交文件,并尽早答复。
通过保护中心预审的专利申请案件,后续在专利局的审查周期是多久?
专利局官方并未承诺经过预审的案件多久会结案,但从代理数据来看,发明申请通过预审后,一般在3-6个月左右审结;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一般在3个工作日-1个月左右审结。
预审备案流程:
二、专利优先审查
专利优先审查是指国家知识产权局根据申请者的请求或依职权范围对满足条件的申请专利在审查程序中提早和加速处理。优先审查适用于以下申请或案件:
1. 实质审查阶段的发明专利申请。
2. 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
3. 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复审。
4. 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无效宣告。
专利优先审查适用于以下情形:
1. 涉及国家重点发展产业。
2. 涉及各省级和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重点鼓励的产业。
3. 涉及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且技术或产品更新速度快。
4. 专利申请人或复审请求人已做好实施准备或已经开始实施。
5. 就相同主题首次在中国提出专利申请又向其他国家或地区提出申请的中国首次申请。
6. 其他对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具有重大意义需要优先审查的情形。
优先审查备案流程:
三、优先审查周期
优先审查的发明专利申请在45日内发出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并在一年内结案;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2个月内结案;专利复审案件7个月内结案;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无效宣告案件5个月内结案,外观设计专利权无效宣告案件4个月内结案。
四、优先审查的答复期限
申请人答复发明专利审查意见通知书的期限为通知书发文日起2个月,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审查意见通知书的期限为通知书发文日起15日。
五、停止优先审查的情形
专利申请的审查过程中存在多种非审理原因而延长审查期限的情形,如申请人答复期限超过规定期限、提交虚假材料或非正常专利申请等,国家知识产权局可以停止优先审查程序,按普通程序处理。
专利预审与优先审查是两种不同的加快专利审查的机制,它们各自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和审查周期。了解这些差异,可以帮助企业更有效地管理和保护其知识产权。希望本文能为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敬请关注我们的后续文章,了解更多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