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要求
1、网络拓扑与 IP 地址规划:基于给定的网络拓扑图,合理划分网段,确保 IP 地址的有效利用,并避免地址冲突。
2、OSPF 协议配置:在企业内部网络中部署 OSPF 协议,实现不同区域间的路由互通,同时通过特殊区域配置(Stub、Totally Stub、NSSA 等)优化网络性能。
3、企业边界路由器配置:配置企业边界路由器 R4,通过 PPP 协议从 ISP(R5)获取公网地址,并进行 CHAP 认证,实现企业内部网络与外部互联网的安全互联。
4、多路由协议交互:在特定区域配置 RIP 协议,并实现 RIP 与 OSPF 协议之间的路由引入,以满足不同网络环境下的路由需求。
5、访问控制列表(ACL)应用:配置 ACL 以控制网络流量,确保所有设备能够访问特定资源(如 R5 的环回地址),同时限制不必要的流量,提升网络安全性。
二、实验拓扑
三、实验过程
1、配置接口IP地址
根据拓扑图为各设备接口配置地址。
2、配置OSPF协议
2.1 启动 OSPF 进程
在所有路由器上启动 OSPF 进程。如,在 AR1 上启动 OSPF 进程 1:
[AR1] ospf 1
2.2 宣告直连网段
在所有路由器上宣告直连网络。例如,在 AR1 上宣告 172.16.1.0/24 网络:
[AR1-ospf-1] area 0
[AR1-ospf-1-area-0.0.0.0] network 172.16.1.0 0.0.0.255
[AR1-ospf-1-area-0.0.0.0] network 1.1.1.1 0.0.0.0
[AR1-ospf-1-area-0.0.0.0] quit
用dis ip routing-table protocol ospf 命令查看路由信息
area4和rip的路由没有
3、边界路由器和配置ISP
3.、1 R5(ISP)基础配置
在R5上配置接口的IP地址,并指定为R4分配的IP地址池。R5作为服务器端,通过PPP协议向R4分配IP地址:
[AR5] ip pool isp-pool
[AR5-ip-pool-isp-pool] network 45.0.0.0 mask 24
[AR5-ip-pool-isp-pool] gateway-list 45.0.0.1
[AR5-ip-pool-isp-pool] quit
[AR5] interface Serial 4/0/0
[AR5-Serial4/0/0] link-protocol ppp
[AR5-Serial4/0/0] remote address pool isp-pool
[AR5-Serial4/0/0] ip address 45.0.0.1 24
[AR5-Serial4/0/0] quit
3.2 R4(企业边界路由器)PPP 配置
在 R4 上配置 PPP 协议并动态获取 IP 地址:
[AR4] interface Serial 4/0/0
[AR4-Serial4/0/0] link-protocol ppp
[AR4-Serial4/0/0] ip address ppp-negotiate
[AR4-Serial4/0/0] quit
3.3 CHAP 认证配置
在 R4 上配置 CHAP 认证:
[AR4] interface Serial 4/0/1
[AR4-Serial4/0/1] ppp chap user user1
[AR4-Serial4/0/1] ppp chap password simple password123
[AR4-Serial4/0/1] quit
设备R5上配置CHAP:
[AR5] interface Serial 4/0/0
[AR5-Serial4/0/0] ppp authentication-mode chap
[AR5-Serial4/0/0] ppp chap user user1 password simple password123
[AR4-Serial4/0/1] ppp chap user user1
[AR4-Serial4/0/1] ppp chap password simple password123
4、双向重发布配置
4.1 在 AR9 和AR10上配置 OSPF 多进程
[AR9] ospf 1
[AR9-ospf-1] area 3
[AR9-ospf-1-area-0.0.0.0] network 172.16.8.0 0.0.0.255
[AR9-ospf-1-area-0.0.0.0] network 9.9.9.9 0.0.0.0
[AR9-ospf-1] quit
[AR9] ospf 2
[AR9-ospf-2] area 4
[AR9-ospf-2-area-0.0.0.4] network 172.16.9.0 0.0.0.255
[AR9-ospf-2] quit
4.2 在 AR10 上配置 OSPF 进程
[AR10] ospf 2
[AR10-ospf-2] area 4
[AR10-ospf-2-area-0.0.0.4] network 172.16.9.0 0.0.0.255
[AR10-ospf-2-area-0.0.0.0] network 10.10.10.10 0.0.0.0
[AR10-ospf-2] quit
4.3 在 AR9 上进行双向重发布
[AR9] ospf 1
[AR9-ospf-1] import-route ospf 2
[AR9-ospf-1] quit
[AR9] ospf 2
[AR9-ospf-2] import-route ospf 1
[AR9-ospf-2] quit
此时我们查看R1的路由表:
5.、RIP 协议配置及与 OSPF 的路由引入
5、1 配置 RIP 协议
在需要运行 RIP 协议的路由器上启动 RIP 进程,并宣告相应的网段。例如,在某个路由器上配置 RIP:
[ARx] rip 1
[ARx-rip-1] version 2
[ARx-rip-1] network 10.0.0.0
5、2 RIP 与 OSPF 的路由引入
在 RIP 和 OSPF 重叠的路由器上进行双向路由引入:
[ARx] ospf 1
[ARx-ospf-1] import-route rip 1
[ARx-ospf-1] quit
[ARx] rip 1
[ARx-rip-1] import-route ospf 1
[ARx-rip-1] quit
查看LSDB:
6、配置NAT
6、1 创建 ACL
在各区域的出口路由器上创建 ACL,允许访问 R5 的环回地址(假设为 45.0.0.1):
[ARx] acl number 2000
[ARx-acl-basic-2000] rule permit source 172.16.0.0 0.0.255.255
[ARx-acl-basic-2000] quit
6、2 应用 ACL
将 ACL 应用到相应的出接口:
[ARx] interface s4/0/1
[ARx-接口名称] nat outbound acl 2000
[AR4-ospf-1] default-route-advertise
[ARx-接口名称] quit
测试连通R5的环回
7、OSPF 特殊区域配置
7、1 配置 Stub 区域
在 Area 1 内的所有路由器上配置 Stub 区域,阻止外部路由(如默认路由)进入该区域。适用于不需要接收外部路由信息的区域。
[R1] ospf 1
[R1-ospf-1] area 1
[R1-ospf-1-area-0.0.0.1] stub
[R1-ospf-1-area-0.0.0.1] quit
[R2] ospf 1
[R2-ospf-1] area 1
[R2-ospf-1-area-0.0.0.1] stub
[R2-ospf-1-area-0.0.0.1] quit
[R3] ospf 1
[R3-ospf-1] area 1
[R3-ospf-1-area-0.0.0.1] stub no-summary
[R3-ospf-1-area-0.0.0.1] quit
7、2 配置 NSSA 区域
在 Area 2 的 ABR 上配置 NSSA 区域,允许引入外部路由。适用于需要引入外部路由但又不希望外部路由泛洪到其他区域的场景。
[R12] ospf 1
[R12-ospf-1] area 2
[R12-ospf-1-area-0.0.0.2] nssa
[R12-ospf-1-area-0.0.0.2] quit
[R11] ospf 1
[R11-ospf-1] area 2
[R11-ospf-1-area-0.0.0.2] nssa
[R11-ospf-1-area-0.0.0.2] quit
[R6] ospf 1
[R6-ospf-1] area 2
[R6-ospf-1-area-0.0.0.2] nssa no-summary
[R6-ospf-1-area-0.0.0.2] quit
7、3 配置 Totally NSSA 区域
在 Area 3 的 ABR 上配置 Totally NSSA 区域,阻止外部路由进入该区域。适用于需要隔离外部路由信息的场景。
[R7] ospf 1
[R7-ospf-1] area 3
[R7-ospf-1-area-0.0.0.3] nssa no-summary
[R7-ospf-1-area-0.0.0.3] quit
[R8] ospf 1
[R8-ospf-1] area 3
[R8-ospf-1-area-0.0.0.3] nssa
[R8-ospf-1-area-0.0.0.3] quit
[R9] ospf 1
[R9-ospf-1] area 3
[R9-ospf-1-area-0.0.0.3] nssa
[R9-ospf-1-area-0.0.0.3] quit
四、实验总结
-
网络拓扑与路由协议部署
成功构建了基于OSPF多区域的企业内网,划分了Stub、Totally Stub、NSSA等特殊区域,优化了路由效率。通过RIP与OSPF的双向重发布,实现了异构路由协议的互通,满足了不同区域的路由需求。同时,在边界路由器R4上配置了PPP+CHAP认证,确保与ISP的安全互联,并通过动态NAT实现内网访问互联网的功能。 -
关键配置与优化
- OSPF特殊区域配置:通过Stub区域(Area 1)和NSSA区域(Area 2/3)减少了LSA泛洪,降低了非骨干区域的路由表规模。
- 安全与流量控制:应用ACL限制非必要流量,仅允许指定内网访问R5的环回地址;CHAP认证保障了R4与ISP链路的安全性。
- 路由引入与NAT:在AR9/AR10上实现了OSPF进程间路由重发布,并在出口路由器配置NAT,解决了内网地址转换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