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

自己整理的,是根据我们学院老师所说重点,请自行甄别。

一、简答题:

计算机网络:由若干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组成。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tcp/ip体系结构:五个层次-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协议数据单元PDU: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位。

服务数据单元SDU:层与层之间交换的数据的单位。

三大网络: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

互联网两个主要基本特点:连通性、共享性

三种交换方式:电路交换、分组交换、报文交换

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通信方式两大类:客户-服务器方式、对等连接方式。

电路交换:传输数据的时延非常小、双方可以随时通信,实时性强。缺点传输效率低。

分组交换:分组交换采用的是存储转发技术

分组又称为“包”,而分组的首部又称为“包头”

首部包含了:目的地址,源地址等重要控制信息

主机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并且可以和其他主机通过网络交换信息。路由器则是用来转发分组的,即进行分组交换的。

优点高效。灵活。迅速。可靠。

电路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输

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分组交换——单个分组(整个报文的一部分)传送到相邻结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网络按照覆盖范围:广域网WAN(几十到几千公里)、城域网MAN、局域网LAN、个域网PAN。

按照拓扑结构分类:总线型网络、星型网络、环型网络、网状型网络。

按照传输介质:有线网络、无线网络

速率:传送比特的速率

带宽:网络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

吞吐量: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信道的数据量。

时延:数据从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时间。

(1)发送时延:又称传输时延。主机或路由器传送数据帧所需要的时间,发生在机器内部的发送器(网路适配器,又称网卡p36),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共同作用。

(2)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传播一定距离花费的时间。计算公式:传播时延=信道长度(m)/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m/s)

互连网(网络的网络):有很多个网络通过一些路由器相互连接起来,构成一个覆盖范围更大的计算机网络。

可以划分为1.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组成,用户直接使用,用来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2.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

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主机A的某个进程和主机B上的另一个进程进行通信。

二、物理层

1.物理层主要特性:(1)机械特性(2)电气特性:指明电压范围(3)功能特性:指明某一电平的电压的意义(4)过程特性:指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2.物理层作用是如何传输比特流0和1。

3.三种通信方式:(1)单工通信:只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如广播。

(2)半双工通信:双方都可以发送与接收,但不能同时发送或同时接收。如对讲机,使用CSMA/CD协议的以太网。

(3)全双工通信: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同时接收。如打电话。

4.奈氏准则:在带宽为W(Hz)的低通信道中,若不考虑噪声影响。码元最高传输速率是2W(码元/秒)。如果超过这个速率,就会出现严重的码间串扰问题。

5.信噪比S/N:以分贝(dB)为度量单位。信噪比(dB)=10log10(S/N)(dB)

6.香农公式(必考,结合信噪比公式):C=Wlog2(1+S/N)(bit/s)

其中W为信道带宽,单位是Hz,C是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单位是bit/s。

7.传输媒体:分为导引型和非导引型。

(1)导引型:

双绞线:分为无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双绞线最便宜;同轴电缆(电视用的就是);光缆、光纤

(2)非导引型:无线电波:信号向所有方向传播,穿透力强,广泛用于通信领域;

微波:信号向固定方向传播。如卫星通信,优点是距离远、覆盖广,通信容量大,缺点是受气候影响,传播时延长,误码率高,成本高。

红外线、激光:信号向固定方向传播。

8.信道复用技术:

(1)频分复用FDM:频分复用的各路信号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

(2)时分复用TDM:时分复用的所有用户实在不同时间占用同样的频带宽度。

(3)统计时分复用STDM:是一种改进的时分复用。又称为异步的时分复用。

(4)码分复用CDM:码分复用信道为多个不同地址用户所共享时,就称为码分多址CDMA(考计算)。每个用户可以同一时间使用同样的频带进行通信。

数字传输系统:最初使用的传输标准是脉冲编码调制PCM。现在光纤是长途干线最主要的传输媒体,现在高速的数字传输系统使用同步光纤网SONET(美国标准)或同步数字系列SDH(国际标准)。

HFC光纤同轴混合网(改造有线电视网):——电缆调制解调器。在有线电视的基础上开发的。

FTTx技术(利用电视上网,双向传导):——光纤到户FTTH

三、数据链路层

1.数据链路层两种使用的信道:

(1)点对点信道:一对一通信。使用PPP协议。使用的协议数据单元PDU——帧。

PPP协议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零比特填充(考):发送端扫描整个信息字段,发现有连续5个1,就立即填入1个0。接收端发现5个连续的1时,就把5个连续的1后的1个0删掉。

(2)广播信道:一对多进行通信。使用CSMA/CD协议。采用以太网帧。局域网使用的就是广播信道。

2.CSMA/CD协议(必考):CSMA/CD的意思是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1)16字总结: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止,延迟重发。

(2)多点接入说明这是总线型网络。

载波监听就是不管在发送数据前还是正在发送数据都不停地监听信道。

碰撞检测就是发送前监听信道,避免冲突,发送时监听信道,如果发现有其他站在发送,就立即中断本站的发送。

(3)退避算法:基本退避时间为征用期2t(51.2µs),对于10Mbit/s以太网也可以说争用期是512比特时间,1比特时间就是发送1比特需要的时间。

最小帧长= 2t x 数据传输数据率 (t是端到端的传播时延)这个公式如何得来的?帧长/数据传输速率>=2t

以太网规定帧间最小间隔是9.6µs,相当于96比特时间

4.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差错检测

(1)封装成帧:将网络层传来的IP数据报加上首部和尾部(帧定界符),构成一个帧。

(2)透明传输:(实际存在的事物但看起来像透明的),数据链路层对要传输的数据来说是“透明”的。使用字节填充法解决透明传输的转义字符问题。

(3)差错检测:不纠错,只检错,错的帧就丢弃,什么也不做。

误码率BER:传输错误的比特占所传比特总数的比率。(提高信噪比,可以减小误码率)

循环冗余检验CRC:是一种检错方法。步骤:通过生成多项式得到除数P(2进制,n位)->待传送的数据后面加上n-1个0,除以P得到余数R,这个R就是冗余码FCS。(必考计算!)

将R加到待传送的数据后面,所得的数据除以P,得到的余数为0则判定这个帧没有差错。

帧检验序列FCS:通过CRC得到的余数,是添加在数据后面的冗余码。

补充:计算时一定要注意他给你的数据是待发送的,还是接收的!如果是接收的,就不要在后面加n-1个0了!期末考遇到的坑,10分没了哭死。

注:凡是接收端数据链路层接收的帧均无差错。

5.最大传送单元MTU:帧的数据部分最大长度,即IP数据报的总长度(不包括帧头和帧尾!)。与IP 数据报首部中的总长度字段有关系

6.信道极限利用率:Smax=发送帧所需时间 /(发送帧所需时间 + 端到端传播时延)

7.以太网MAC帧to物理层:加上8字节首部!(在MAC帧前面再加8字节)

以太网的适配器有过滤功能:包括三种帧—单播帧、广播帧、多播帧。

8.IEEE802.3规定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即为无效的MAC帧:

(1)帧的长度不是整数个字节;(2)用收到的帧检验序列FCS查出有错;(3)帧的数据字段不在46~1500字节之间。

9.以太网交换机(交换式集线器)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以全双工方式工作,没有碰撞问题,不使用CSMA/CD协议。之所以还叫以太网,是因为它仍然采用以太网帧结构。特点:隔离冲突域、扩大广播域

10.虚拟局域网VLAN:将一个较大的局域网分割成一些较小的局域网,每一个小局域网是一个小的广播域。虚拟局域网只是局域网提供给用户的一种服务,而不是一种新型局域网。注意区分:虚拟专用网缩写是VPN(p185)

11.100BASE-T以太网:是在双绞线上传送100Mbit/s基带信号的星型拓扑以太网。仍使用CSMA/CD协议,又称快速以太网。最短帧长不变,还是64字节争用期变成5.12µs,帧间最小间隔变成了0.96µs,都是10Mbit/s的1/10。

12.吉比特以太网:允许在1Gbit/s下以全双工和半双工两种方式工作。

四、网络层

1.主要功能:路由选择和分组转发;异构网络互联;拥塞控制。

2.传输单元是:数据报or分组(在书中是一个意思,可以混用)。

3.(基于采用分组交换的数据传送方式)网络层提供两种服务:虚电路服务和数据报服务。主要差别在于虚电路需要建立连接,各分组按序到达终端

4.路由器之间传送的两大类信息:(1)转发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之间所传送的数据。(2)传送路由信息

5.分类的IP地址

固定开头    网络号:主机号 网络号大小 最大主机数

(1)127开头,主机号不全为1和不全为0的,是环回测试地址。

(2)某个A、B、C类IP地址,主机号全为1,作为广播地址;主机号全为0,作为网络地址。

6.无分类编址CIDR:又称构造超网。将网络号改称网络前缀。使用“斜线记法”,斜杠后面是网络前缀所占位数。网络前缀都相同的连续IP地址称为一个“CIDR地址块”

书上有个例子:已知128.14.35.7/20=10000000 00001110 00100011 00000111,得到该地址所在地址块中的最大地址和最小地址

最小地址    128.14.32.0 10000000 00001110 00100000 000000000

最大地址    128.14.47.255     10000000 00001110 00101111 11111111

该地址块共有2^12个IP地址,可指派的地址数是2^12-2。(要扣除主机号全0和全1)

7.地址掩码(又称子网掩码):网络前缀(网络号)全为1,主机号全为0。将二进制的IP地址与地址掩码按位与AND运算(有0则0,全1为1)可以得到网络地址。

8.网络前缀越短的地址块包含的地址数越多。网络前缀越长,其地址块就越小,因而其路由就越具体。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ICMP允许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情况和提供有关异常情况的报告。ICMP报文有两种:ICMP差错报告报文和ICMP询问报文。其中,ICMP差错报告报文有四种:(1)终点不可达(2)时间超过(3)参数问题(4)改变路由

两种应用:PING(回送请求和回送回答报文)和rraceRoute(ICMP时间超过差错报文)

IPv6:首部长度改为8字节整数倍(IPv4是4字节)。

冒号十六进制记法——零压缩:p153有很多例子,记住以下两点:

(1)可以省略开头的0,但要保证每一组至少还有一个数字或字母

(2)一连串连续的0可以用::表示,但是任一地址都只能用一次零压缩。

IPv4向IPv6过渡:双协议栈、隧道技术

自治系统AS:在单一技术管理下的许多网络、IP地址以及路由器。它们使用一种AS内部的路由选择协议和共同的度量。每一个AS对其他的AS表现出的是一个单一的和一致的路由选择策略。

路由选择协议

内部网关协议IGP:1个AS内使用。如OSPF和RIP。

外部网关协议EGP:AS之间使用。如BGP。

专用地址:只能用于一个机构的内部通信而不能用于和互联网中的主机通信,换言之只能用作本地地址而不能作为全球地址。

三个IPv4专用地址块

(1)10.0.0.0/8        10.0.0.0~10.255.255.255

(2)172.16.0.0/12      172.16.0.0~172.31.255.255

(3)192.168.0.0/16        192.168.0.0~192.168.255.255

五、运输层

1.网络层为主机间的通信提供服务,而运输层则在网络层的基础上,为应用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服务。

2.两个主要协议:UTP和TCP

(1)UTP用户数据报协议:无连接,不靠谱,尽最大努力交付,面向报文,没有拥塞控制,首部是8字节

(2)TCP传输控制协议:面向连接,点对点,可靠交付,不丢不重,全双工,面向字节流。

ARP自动重传请求:P223理解一下结合p229的5.6.1节

3.软件端口是应用层的各种协议进程与运输实体进行层间交互的地点。运输层的端口号分为两大类:

(1)服务器端使用的端口号

熟知端口号,也叫全国通用端口号:0-1023

应用程序    FTP   TELNET  SMTP DNS   TFTP  HTTP

熟知端口号21   23     25     53 69    80

登记端口号:1024-49151

(2)客户端使用的端口号:49152-65535,又叫短暂端口号。

TCP流量控制:让发送方别发的太快,要让接收方来得及接收

TCP拥塞控制:防止过多的数据注入到网络,导致网络性能变差。是一个全局性的过程。产生条件:对资源的需求>可用资源

拥塞控制的四种算法:慢开始、拥塞避免、快重传、快恢复

六、应用层

域名服务器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权限域名服务器、本地域名服务器。

域名解析的两种方式:迭代和递归

note:递归查询就是靠别人,迭代查询就是靠自己。

2.文件传送协议FTP

3.万维网WWW

4.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

5.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MTP

6.邮件读取协议POP3和IMAP

7.通过互联网邮件扩充MIME

8.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大题:

什么是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是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协议规定了通信实体之间所交换的消息的格式、意义、顺序以及针对收到信息或发 生的事件所采取的“动作”

网络协议三要素:语法、语义、同步

什么是宽带接入技术ADSL:

不对称数字用户线实现宽带接入互连网的技术,是用数字技术对现有模拟电话的用户线进行改造,使他能够承载宽带数字业务。ADSL 技术就把0~4 kHz 低端频谱留给传统电话使用, 而把原来没有被利用的高端频谱留给用户上网使用。

点对点PPP协议怎样连接:

1.PPP协议特点:互联网用户通常要连接到某个ISP才能接入到互联网,PPP协议就是计算机和ISP通信时所使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2. PPP协议有三个组成部分:一个将IP数据报封装到串行链路的方法。PPP既支持异步链路,也支持同步链路。IP数据报就是PPP帧中的信息部分,长度受限于最大传送单元MTU的限制。一个用来建立、配置和测试数据链路连接的链路控制协议LCP。一套网络控制协议NCP,每一个协议支持一个网络层协议,如IP、AppleTalk等。

3. PPP协议的工作状态

    当用户拨号接入ISP后,建立了从用户个人电脑到ISP的物理连接。用户个人电脑会向ISP发送一系列的链路控制协议LCP分组(封装成多个PPP帧),建立LCP连接。网络控制协议NCP给新接入的用户个人电脑分配一个临时的IP地址,这样用户个人电脑就成为互联网上一个有IP地址的主机。

    用户通信完毕,NCP释放网络层连接,收回IP地址。LCP释放数据链路层连接,最后释放物理层的连接。

什么是网际协议IP:

IP(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是TCP/IP协议族中最为核心的协议。所有的 TCP、UDP、ICMP及IGMP数据都以IP数据报格式传输。网际协议IP又称为Kahn-Cerf协议,因为这个重要协议正是Robert Kahn和Vint Cerf二人共同研发的,这两位学者在2005年获得图灵奖。

IP地址表示如下:IP地址::={<网络号>,<主机号>}

IP数据报的格式:(1)首部长度:4位,单位是4B。IP首部的固定部分是20字节所以首部长度最小是0101(20=4Bx5)。要求首部长度必须是4字节的整数倍,可以利用填充字段进行填充。IP数据报的数据部分永远从4字节的整数倍开始。题目没给默认就是20B。

(2)总长度:是指首部+数据部分之和。单位为1B。

(3)标志:MF:MF=1表示后面还有分片,MF=0表示这是最后一个分片。

DF:DF=1意思是不能分片,DF=0可以分片。

(4)片偏移:

如何进行子网划分:

两种方式:1.定长子网划分2.可变长度子网划分

某网络IP地址空间为192.168.5.0/24,采用定长子网划分,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8。则该网络中的最大子网个数为 2^5=32,每个子网内最大可分配地址个数是 2^3-2=6.

什么是地址解析协议ARP:

地址解析协议是将不断变化的 Internet 协议(IP)地址连接到局域网中的固定物理机地址(也称为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的协议或过程。

在同一局域网内,主机需要访问其他网络设备,但是只知道目标IP地址但是并不知道对方的MAC地址,这样是无法进行通信的。IP数据必须封装成帧才能通过物理层,所以要有IP地址到物理地址存在映射,换句话讲就是必须有目的MAC才可以进行数据传输。

ARP作用:将IP地址解析为以太网MAC地址。

ARP报文结构:目标IP——(手动:ping、自动:DNS)、源IP——(手动:静态配置、自动:DHCP)、源MAC—(手动:手动分配、自动:厂商分配)、目的MAC——(手动:静态绑定ARP、自动:ARP)、DATA、FCS

特点:ARP包可能是网络中的第一个包、其他协议的辅助协议、ARP解析过程、同网段通信

IP层转发分组的过程:

基于终点的转发:分组在互联网上传送和转发是基于分组首部中的目的地址的。

因此,分组每到达一个路由器,路由器就根据分组中的终点(目的地址)查找转发表,然后就得知下一跳应当到哪一个路由器。

但是,由于互联网中的主机数目实在太大。查找目的主机的方法变通一下,先查找目的网络(网络前缀),在找到了目的网络之后,就把分组在这个网络上直接交付目的主机。由于互联网上的网络数远远小于主机数,这样就可以大大压缩转发表的大小,加速分组在路由器中的转发。

当路由器收到一个待转发的分组,在从转发表得出下一跳路由器的IP地址后,不是把这个地址填入分组首部,而是送交数据链路层的网络接口软件。网络接口软件负责把下一跳路由器的IP地址转换成MAC地址(必须使用ARP),并将此MAC地址放在链路层的MAC帧的首部,然后利用这个MAC地址传送到下一跳路由器的链路层,再取出MAC帧的数据部分,交给网络层。

ICMP的应用举例:

分组网间探测PING,用于测试 两台主机的连通性,使用ICMP 回送请求报文与回答报文,是应用层直接使用网络层ICMP的一个例子,没用通过 TCP 或 UDP

有的主机为了防止恶意攻击可能会设定不回复外界发送过来的ICMP请求回复报文

tracert命令,用来跟踪一个分组从源点到终点的路径,该指令会从源主机向目的主机发送 一连串的ip分组 ,分组中封装的是 无法交付的UDP用户数据报

内部网关协议RIP:

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只适用于小型互联网。只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交换的是路由表,按固定的时间交换。RIP报文作为运输层用户数据报UDP的数据部分进行传送。有一个特点:“好消息传的快,而坏消息传的慢”。

网际组协议IGMP:让连接在本地局域网的多播路由器知道本局域网上是否有主机(进程)参加或退出了某个多播组。

软件定义网络SDN:是一种体系结构,并不是要改变网络的功能。要点是将网络的控制层面和数据层面分离,而用控制层面利用软件来实现。

运输层如何标识不同进程:

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解决了网络中主机和主机之间的通信;运输层解决网络中不同主机上的进程之间的通信,这种服务是端到端的;进程通过唯一的端口号进行标识;根据应用需求不同,运输层主要向应用层提供两种不同的运输协议:1)面向连接的TCP;2)无连接的UDP;

计算机上的进程使用进程标识符PID来标志。 TCP/IP体系的运输层使用端口号来区分应用层的不同应用进程。

怎样表示一个TCP连接:

通常情况下,一个正常的TCP连接,都会有三个阶段:1、TCP三次握手;2、数据传送;3、TCP四次挥手

建立连接协议(三次握手):(1)客户端发送一个带SYN标志的TCP报文到服务器。这是三次握手过程中的报文1。(2)服务器端回应客户端的,这是三次握手中的第2个报文,这个报文同时带ACK标志和SYN标志。因此它表示对刚才客户端SYN报文的回应;同时又标志SYN给客户端,询问客户端是否准备好进行数据通讯。(3)客户必须再次回应服务段一个ACK报文,这是报文段3。

连接终止协议(四次挥手):(1)TCP客户端发送一个FIN,用来关闭客户端到服务器的数据传送(报文4)。(2)服务器收到这个FIN,发回一个ACK,确认序号为收到的序号加1(报文5)。(3)服务器关闭客户端的连接,发送一个FIN给客户端(报文6)

TCP拥塞控制应用:拥塞控制窗口、出现超时重传cwnd=1

p243拥塞窗口cwnd在拥塞控制时的变化,总结:慢开始阶段拥塞窗口是2倍增大,拥塞控制阶段是+1的增大,超时的情况拥塞窗口大跳水直接变成1,收到三个确认的情况拥塞窗口降为当前的1/2。例题5-39要会哦。

域名系统DNS作用:

DNS域名系统是因特网的一项核心服务,它作为可以将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的一个分布式数据库,能够使人更方便的访问互联网,而不用去记住能够被机器直接读取的IP数串。

DNS服务的作用:将域名解析为IP 地址,客户端向DNS服务器(DNS服务器有自己的IP地址)发送域名查询请求,DNS服务器告知客户机Web服务器的IP 地址,客户机与Web 服务器通信

如何使用迭代查询进行域名解释:

迭代查询:(简单来说就是每次DNS解析请求都会用相对应的响应回复)

本地域名服务器先将DNS解析请求发送给根域名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会返回响应消息给本地域名服务器并告知去找相对应的顶级域名服务器;

本地域名服务器再将DNS解析请求发送给相对应的顶级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会返回响应消息给本地域名服务器并告知去找相对应的二级域名或子域名服务器

最后本地域名服务器将DNS解析请求发送给相对应的子域名服务器,子域名服务器会根据域名的主机名解析出相对应的IP地址后,直接返回给本地域名服务器

20.设某路由器建立了如下路由表: 目的网络 子网掩码 下一跳 128.96.39.0 255.255.255.128 接口 m0 128.96.39.128 255.255.255.128 接口 m1 128.96.40.0 255.255.255.128 R2 192.4.153.0 255.255.255.192 R3 *(默认) —— R4 现共收到 5 个分组,其目的地址分别为: (1)128.96.39.10 (2)128.96.40.12 (3)128.96.40.151 (4)192.153.17 (5)192.4.153.90

答案转发口:(1)分组的目的站 IP 地址为: 128.96.39.10。先与子网掩码 255.255.255.128 相与,得 128.96.39.0,可见该 分组经接口 0 转发。 (2)分组的目的 IP 地址为: 128.96.40.12。 ① 与子网掩码 255.255.255.128 相与得 128.96.40.0,不等于 128.96.39.0。 ② 与子网掩码 255.255.255.128 相与得 128.96.40.0,经查路由表可知,该项分组经 R2 转发。 (3)分组的目的 IP 地址为: 128.96.40.151,与子网掩码 255.255.255.128 相与后得 128.96.40.128,与子网 掩码 255.255.255.192 相与后得 128.96.40.128,经查路由表知,该分组转发选择默认路由,经 R4 转发。 (4)分组的目的 IP 地址为: 192.4.153.17。与子网掩码 255.255.255.128 相与后得 192.4.153.0。与子网掩码 255.255.255.192 相与后得 192.4.153.0,经查路由表知,该分组经 R3 转发。 (5)分组的目的 IP 地址为: 192.4.153.90,与子网掩码 255.255.255.128 相与后得 192.4.153.0。与子网掩码 255.255.255.192 相与后得 192.4.153.64,经查路由表知,该分组转发选择默认路由,经 R4 转发。

22..一个数据报长度为 4000 字节(固定首部长度) 。现在经过一个网络传送,但此网络能够 传送的最大 数据长度为 1500 字节。试问应当划分为几个短些的数据报片?各数据报片的数据字段长度、 片偏移字段和 MF 标志应为何数值? IP 数据报固定首部长度为 20 字节

22有如下的 4 个/24 地址块,地址块最大可能性的聚会。

212.56.132.0/24、212.56.133.0/24、212.56.134.0/24 、212.56.135.0/24 。

解:212=(11010100)2,56=(00111000)2 ,132=(10000100)2,133=(10000101)2 ,134=(10000110)2,135=(10000111)2

所以共同的前缀有 22 位,即 11010100 00111000 100001,聚合的 CIDR 地址块是: 212.56.132.0/22

27.以下地址中的哪一个和 86.32/12 匹配:请说明理由。 (1)86.33.224.123:(2)86.79.65.216;(3)86.58.119.74; (4) 86.68.206.154。 解:下划线上为 12 位前缀说明第二字节的前 4 位在前缀中。 给出的四个地址的第二字节的前 4 位分别为: 0010 ,0100 ,0011 和 0100。因此只有( 1)是匹配的。

29.下面的前缀中的哪一个和地址 152.7.77.159 及 152.31.47.252 都匹配? (1)152.40/13; (2)153.40/9;(3)152.64/12;(4)152.0/11。 解:前缀( 4)和这两个地址都匹配

某单位分配到一个地址块 136.23.12.64/26。现在需要进一步划分为 4 个一样大的子网。试问 : (1)每一个子网的网络前缀有多长? (2)每一个子网中有多少个地址? (3)每一个子网的地址是什么? (4)每一个子网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最小地址和最大地址是什么?

解:(1)每个子网前缀 28 位。(2)每个子网的地址中有 4 位留给主机用,因此共有 16 个地址。(3)四个子网的地址块是: 第一个地址块 136.23.12.64/28,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 最小地址: 136.23.12.01000001=136.23.12.65/28 最大地址:136.23.12.01001110=136.23.12.78/28 第二个地址块 136.23.12.80/28,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 最小地址: 136.23.12.01010001=136.23.12.81/28 最大地址: 136.23.12.01011110=136.23.12.94/28 第三个地址块 136.23.12.96/28,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 最小地址: 136.23.12.01100001=136.23.12.97/28 最大地址: 136.23.12.01101110=136.23.12.110/28 第四个地址块 136.23.12.112/28,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 最小地址: 136.23.12.01110001=136.23.12.113/28 最大地址: 136.23.12.01111110=136.23.12.126/28

31.已知地址块中的一个地址是 140.120.84.24/20。试求这个地址块中的最小地址和最大地址。 地址掩码是什么?地址块中共有多少个地址?相当于多少个 C 类地址?

解:最小地址是 140.120.(0101 0000).0/20 (80)

最大地址是 140.120.(0101 1111).255/20 (95)

地址数是 4096.相当于 16 个 C 类地址。

4-44 假设一段地址的首地址为146.102.29.0,末地址为146.102.32.255,求这个地址段的地址数。

(32-29+1)x(255-0+1) = 1024(个)

4-47 某单位分配到一个地址块14.24.74.0/24.该单位需要用到三个子网,对这三个子地址块的具体要求是:子网N1需要120个地址,子网N2需要60个地址,子网N3需要10个地址。请给出地址块的分配方案。

要分成三个子网,至少需要两位子网号2^2>3,因此:

分配方案可以是:N1:   14.24.74.0/26   N2:14.24.74.128/26

N3:   14.24.74.192/26

N2:14.24.74.128/26

N3:   14.24.74.192/26

4-48 如图4-80所示,网络145.13.0.0/16划分为四个子网N1,N2,N3和N4.这四个子网与路由器R连接的接口分别是m0,m1,m2和m3.路由器R的第五个接口m4连接到互联网。

 (1)试给出路由器R的路由表

(2)路由器R收到分组,其目的地址是145.13.160.78.试给出这个分组是怎样被转发的。

         下一跳           目的网络           子网掩码                 145.13.0.0/18          255.255.192.0             m0

                  145.13.64.0/18        255.255.192.0             m1

                 145.13.128.0/18       255.255.192.0             m2

                  145.13.192.0/18      255.255.192.0             m3

                  其他                      M                          m4

(2)145.13.160.78由m2转发

4-49 收到一个分组,其目的地址D = 11.1.2.5。要查找的转发表有这样的三项:

试问在转发这个分组时应当选择哪一个路由?

根据最长前缀匹配原则,虽然三个路由都能匹配上,但是路由3是最长的,因此应该选择路由3.

4-51 已知一CIDR地址块为200.56.168.0/21.

(1)试用二进制形式表示这个地址块(2)这个CIDR地址块包括有多少个C类地址块?

(1)110 1000.0011 1000.1001 1000.0000 0000

(2)2^(32-21)/2^8 = 2^3(个)

1-15 假定网络的利用率达到了90%,试估算一下现在的网络时延是它的最小值的多少倍?

根据公式: D = D0/(1-U),已知网络时延的最小值是D0,将U = 90%代入公式,得出D = 10D0,所以现在的网络时延是它的最小值的10倍。

1-17 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x10^8 m/s。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的发送速率为100k bit/s。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 Gbit/s。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得出什么结论?

1)发送时延:10^7 bit/100k bit/s = 100s      传播时延:1000km/2x10^8 m/s = 0.005 s

2)发送时延:10^3 bit /1G bit/s = 10^(-6)s   传播时延:1000 km/2x10^8 m/s = 0.005 s

结论:传播时延与链路长度有关,与发送速率无关。发送时延和发送速率有关,与链路长度无关。

1-19 长度为100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交给运输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TCP首部。再交给网络层传送,再加上20字节的IP首部。最后交给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传送,加上首部和尾部共18字节。试求数据的传输效率。数据的传输效率是指发送层数据除以所发送的总数据(即应用数据加上各种首部和尾部的额外开销)。

若应用层数据长度为1000字节,数据的传输效率是多少?

传输效率: 1 - (20+20+18)/(100+20+20+18) = 63.3%

若数据长度为1000字节: 1-(20+20+18)/(1000+20+20+18) = 94.5%

1-35 主机A向主机B连续发送一个600 000 bit的文件。A和B之间有一条带宽为1 Mbit/s的链路相连,距离为5000 km,在此链路上的传播速率为2.5 x 10^8 m/s。链路上额的比特数目最大值是多少?

链路上每比特的宽度(以米来计算)是多少?若想把链路上的每比特的宽度变为 5000 km (即整条链路的长度)这时应把发送速率调整到什么数值?

链路上最大比特数目: 时延带宽积 = 传播时延 x 带宽 = 5000 km / 2.5 x 10^8 m/s x 1 Mbit/s = 2 x 10^4 bit

链路上每比特宽度: 5000km / 2x10^4 bit = 250 (米)

设发送速率为 y,  1 bit *2.5*10^8 m/s / y = 5000km ,解得 y = 50 bit/s

1-36 主机A到主机B的路径上有三段链路,其速率分别是2 Mbit/s,1 Mbit/s和500 kbit/s。现在A向B发送一个大文件。试计算该文件传送的吞吐量。设文件长度为10MB,而网络上没有其他流量。试问该文件从A传送到B大约需要多少时间?为什么这里只计算大约的时间?

该文件传送的吞吐量: 500kbit/s(取决于速率最小的链路)

A到B的大约时间: 10MB /500kbit/s = 10 x 2^20 x 8 bit / 5x10^5 bit/s = 167.77s

因为计算出来的只是理论值,实际上,如果网络发生拥塞,是达不到这个值的。

2-07 假定某信道受奈氏准则限制的最高码元速率为20000码元/秒。如果采用振幅调制,把码元的振幅划分为16个不同等级来传送,那么可以获取多高的数据率(bit/s)?

16个不同等级的振幅需要4个比特位(2^4)来进行表示,因此: 4*20000 = 80000 bit/s

2-08 假定要用3 kHz带宽的电话信道传送64kbit/s的数据(无差错传输),试问这个信道应具有多高的信噪比(分别用比值和分贝来表示)?这个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1)用比值表示: C = Wlog2(S/N)= 3000Hz*log2(S/N+1)  = 64 x 10^3 bit/s      S/N = 2^(64/3)-1;

2)用分贝表示: 10log10(S/N) = 10log10(2^(64/3)-1)(dB)

3)结果说明:64kbit/s传输速率下,信道的信噪比很高

3-07 要发送的数据为1101011011。采用CRC的生成多项式是P(X)= X^4 + X + 1。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

若要发送的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1变成了0,即变成了110101101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若要发送的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1都变成了0,即变成了110101100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采用CRC检验后,数据链路层的传输是否就变成了可靠传输?

P(X)=> 10011

1)除数:10011 被除数:11010110110000,经过模二除法,得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为1110

2)若最后一个变为0,被除数:11010110101110,除数:10011,得到余数为0011,余数不为0,则接收端可以发现错误。

3)若最后两个成为0,被除数:11010110001110,除数:10011,得到余数为0101,余数不为0,故接收端可以发现错误。

采用CRC检验,若接收端检测到错误,则丢弃该帧,然后就不做任何操作。因此,缺乏重传机制,数据链路层的传输还不是可靠的传输。

3-08 要发送的数据为101110.采用CRC的生成多项式是P(X)= X^3 + 1。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

被除数:101110000,除数:1001,模二除法的余数为011,因此,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为011。

3-09 一个PPP帧的数据部分(用十六进制写出)是7D 5E FE 27 7D 5D 7D 5D 65 7D 5E。试问真正的数据是什么(用十六进制写出)?

根据字节填充的规则,遇到7E替换成7D 5E,遇到7D替换成7D 5D。

所以真正的数据是:7E FE 27 7D 7D 65 7E。

3-10  PPP协议使用同步传输技术传送比特串0110111111111100。试问经过零比特填充后变成怎样的比特串?若接收端收到的PPP帧的数据部分是 0001110111110111110110,试问删除发送端加入的零比特后会变成怎样的比特串?

1)零比特填充后:011011111011111000

2)删除零比特后:00011101111111111110

3-27 有10个站连接到以太网上。试计算以下三种情况每一个站所能得到的带宽:

1)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Mbit/s以太网集线器;

2)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0Mbit/s的以太网集线器上;

3)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Mbit/s的以太网交换机上;

1)10个站共享10Mbit/s;

2)10个站共享100Mbit/s;

3)每一个站独占10Mbit/s;

5-13 一个UDP用户数据报的数据字段为8192字节。在链路层要使用以太网来传送。试问应当划分为几个IP数据报片?说明每个IP数据报的数据字段长度和片偏移字段的值。

已知UDP数据报的数据字段为8192字节,再加上UDP的首部,一共8200字节。每个MAC帧数据部分的最大长度为1500,除去IP数据报的固定首部20字节,可知IP数据报的数据部分为1480字节。

应当划分为: 8200/1480 = 5...800

因此应当划分为6个IP数据报片,每个数据报片的数据字段长度和片偏移如下:

  •  1500字节(加首部20字节) 片偏移为:0

② 1500字节                片偏移为1480/8 = 185

③ 1500字节            片偏移为2960/8 = 370

④ 1500字节            片偏移为4440/8 = 555

⑤ 1500字节            片偏移为5920/8 = 740

⑥  820 字节           片偏移为7400/8 = 925

有word文档,需要的可以私信。

  • 19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