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博客皮肤VIP专享

*博客头图:

格式为PNG、JPG,宽度*高度大于1920*100像素,不超过2MB,主视觉建议放在右侧,请参照线上博客头图

请上传大于1920*100像素的图片!

博客底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不超过1MB,可上下左右平铺至整个背景

栏目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图片宽度*高度为300*38像素,不超过0.5MB

主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Hover:

RGB颜色,例如:#AFAFAF

副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自定义博客皮肤

-+
  • 博客(3)
  • 收藏
  • 关注

原创 时域图片和频域图片

变化快的区域(如边缘、纹理)对应高频成分,变化慢的区域(如平滑背景)对应低频成分) 的分布。特点:直接对应视觉感知,便于理解图像的细节(如物体形状、纹理),但难以直接分析 “变化快慢” 这类规律(例如平滑区域和边缘的差异)图像的亮度(或颜色)随空间坐标(x, y)的变化关系。例如灰度图中,(x,y) 处的像素值表示该点的明暗),一张照片、截图,每个像素的 RGB 值构成的矩阵就是空间域图像。特点:便于分析图像的频率规律(如噪声多为高频,可通过低通滤波去除),适合压缩、去噪、特征提取等操作。

2025-07-18 13:58:15 20

原创 Probing Synergistic High-Order Interaction forMulti-Modal Image Fusion(组会的PPT)

摘要:本文提出协同高阶交互范式(SHIP)用于多模态图像融合,突破传统二阶交互限制。SHIP在空间和通道维度建模高阶交互,通过频域元素乘法实现高效细粒度空间关联,并扩展SE块捕捉全局通道依赖。增强版SHIP++引入残差记忆、跨阶注意力演化等机制,进一步优化性能。实验表明,该方法在红外-可见光融合和全色锐化任务中均优于现有技术,如在TNO数据集上VIF指标达0.959。研究为多模态协同信息挖掘提供了新思路,可应用于安防监控和遥感等领域。

2025-07-15 15:32:55 1005

原创 Probing Synergistic High-Order Interaction for Multi-Modal Image Fusion探索多模态图像融合中的协同高阶交互作用(复习笔记)

频域 SA:FFT/IFFT 复杂度 O(B⋅C⋅HWlog(HW))≈8⋅64⋅1024⋅10≈5.3×10 6 ( log 2 ​ (1024)=10 ),逐元素运算复杂度 O(8⋅64⋅1024)≈5.2×10 5 ,总复杂度约为传统的 1/100]数学表示:若 F(K) 是 K 的傅里叶变换,则其频域共轭为 F(K) ​ ,满足: ∀f, F(K) ​ (f)=conj(F(K)(f))]关键优势:逐元素相乘的计算复杂度是 O(n) ( n 为元素个数),远低于矩阵乘法的 O(n 2 )。

2025-07-13 15:09:29 472 1

南邮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

南邮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2

2025-05-28

njupt### 密码学RSA算法实验报告:信息安全领域中的实现与分析

内容概要:本文档是信息安全专业的《密码学》实验报告,主题为RSA算法。报告详细介绍了RSA算法的实现过程,涵盖快速模幂运算、扩展欧几里得算法、米勒-拉宾素性测试和随机素数生成等核心组件。文中通过具体代码示例和详细的调试过程,展示了RSA密钥生成、加密和解密的具体步骤。此外,报告还分析了实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大数溢出、模逆元计算错误、素性测试误判和无限循环问题,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报告总结了RSA算法的数学原理、工程实践和安全性考量,强调了密码学理论与实际应用的深度融合。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编程基础和密码学基础知识的本科生或研究生,特别是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相关专业的学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RSA算法的数学原理和实现细节;②掌握快速模幂运算、扩展欧几里得算法和米勒-拉宾素性测试等核心算法;③学习如何调试和优化密码学算法;④提高对大数运算、随机数生成和算法安全性的认识。 其他说明:报告指出,手动实现RSA仅适用于教学目的,实际应用中应使用成熟的密码学库(如OpenSSL)。此外,报告强调了密码学算法实现的复杂性和专业性,提醒读者在实际项目中需谨慎处理数学原理和工程实现的细节,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025-05-28

njupt数据库系统基础实验报告三(2).doc

njupt数据库系统基础实验报告三

2025-05-28

【数学建模竞赛】2025年MCM Problem C竞赛结果公布: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21092支队伍参赛情况与获奖名单

内容概要:本文公布了2025年数学建模竞赛(MCM)的结果,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21,092支队伍参加了此次比赛。其中,33支队伍获得“杰出奖”或“决赛奖”,并列出了获奖的具体院校及奖项。此外,还详细列出了各参赛队的表现统计,包括不同问题的选择比例和获奖等级分布。比赛时间为1月23日至1月27日,持续一个周末。所有参赛队伍均获得了表彰,部分优秀论文将在《UMAP期刊》上发表。; 适合人群:对数学建模感兴趣的学生、教师及相关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了解国际数学建模竞赛的最新成果和趋势;②为准备参加类似竞赛的团队提供参考;③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数学建模领域的表现和成就。; 其他说明:竞赛由COMAP主办,得到了多个国际学术组织的支持。比赛不仅考察学生的数学能力,还强调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多详细信息可访问官方网站www.mcmcontest.org或联系mcm@comap.org。

2025-05-28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MIPS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数组操作与泡泡排序算法实现及分析

内容概要:本文档是一份关于“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的实验报告,具体实验名称为“MIPS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分为两个主要任务:一是编写MIPS程序遍历数组,计算并输出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二是使用泡泡排序算法对数组进行升序和降序排序,并输出原始及排序后的数组。实验要求使用MIPS汇编语法,正确处理循环控制、数组索引计算和内存访问(如lw/sw指令)。实验环境包括微型计算机和Windows操作系统,以及MARS、MIPS等软件工具。报告详细展示了源代码及其注释,测试数据和运行结果,并总结了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适合人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特别是正在学习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的学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学生掌握MIPS汇编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指令集;②理解并实现基本的数组操作和排序算法;③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和调试技巧;④通过实际编程练习加深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理解。 阅读建议:此实验报告不仅提供了详细的代码实现,还包含了对实验过程的深入解析。学生在阅读时应重点关注代码的逻辑结构和关键指令的应用,同时结合实验原理进行思考,确保能够独立完成类似的任务。此外,建议学生在实践中多尝试不同的输入数据,以增强对程序运行机制的理解。

2025-05-28

南邮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1

南邮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1

2025-05-28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MIPS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实现斐波那契数列计算与数组遍历验证

内容概要:本文档是关于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中MIPS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实验报告,旨在通过具体的编程任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底层架构和MIPS汇编语言的使用。实验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2025-05-28

南邮电工电子基于移位寄存器的序列信号发生器设计与实验:掌握自启动特性及波形观测方法

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记录了电工电子基础实验B中关于寄存与移位寄存电路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实验旨在掌握移位寄存器的逻辑功能及其具体应用,特别是移存型计数器的自启动特性检测方法和不均匀周期信号波形的检测方法。实验使用了计算机、示波器、电工电子综合实验箱等硬件设备和ISE 14.7软件。主要内容包括SR4CLE功能测试,设计了两个具体的序列信号发生器:“101001”和“100101”。通过状态转移表、反馈逻辑设计、仿真验证和硬件调试,最终实现了自启动特性的序列信号发生器,并通过示波器观察和记录了时钟脉冲和输出波形。实验还探讨了移位寄存器和数据选择器在电路设计中的应用,强调了理论设计、仿真验证和硬件调试的全流程思维。 适用人群:电气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尤其是对数字电路设计和移位寄存器有学习需求的学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学习移位寄存器的基本逻辑功能和具体应用;②掌握移存型计数器的自启动特性检测方法;③了解不均匀周期信号波形的检测方法;④通过实际设计和调试,提高数字电路设计能力。 其他说明: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常见问题,如初始状态无法正常跳转和波形相位偏移,通过逐拍分析状态转移表和调整示波器设置得以解决。实验成果为后续复杂数字系统的设计奠定了实践基础,启发了对移位寄存器与计数器在低功耗、高速率场景中应用局限性的思考。

2025-05-21

【计算机组成基础】基于DOS汇编的用户登录验证程序设计与实现:实验报告

内容概要:本文档是关于“用户登录验证程序的设计”实验报告,由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的学生袁衡完成。实验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分支、循环程序的编写以及DOS、BIOS功能调用的使用方法。实验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统计特定ASCII范围内字符的数量并以二进制形式显示;二是实现用户登录验证程序。程序要求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若匹配预设值则显示欢迎界面并返回DOS,否则提示错误并允许重试。实验环境为XP/WIN7操作系统,使用MASM/TASM等汇编工具。报告详细描述了实验代码的编写过程,包括字符串处理、用户输入、密码隐藏、循环重试机制及内存安全管理,并总结了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强调了用户体验和底层硬件控制的重要性。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汇编语言基础,对计算机底层编程感兴趣的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学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学习DOS、BIOS功能调用的具体应用;②理解分支、循环程序的设计与实现;③掌握用户输入处理、密码隐藏及字符串比较的技术细节;④提高调试技能,特别是通过寄存器跟踪定位逻辑错误。 阅读建议:本实验报告不仅提供了详细的代码实现,还深入探讨了调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建议读者结合代码逐步理解和实践,特别关注内存管理和用户体验的优化技巧。

2025-05-11

【数字电路设计】基于数码管的学号显示电路设计与仿真:编码、电路图及波形分析

内容概要:本文档主要介绍了如何将学号后四位显示在数码管上的设计流程,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学号编码、电路图设计以及仿真波形展示。文档详细列出了用于显示学号的二进制编码规则,并提供了完整的电路原理图,涵盖从电源输入到数码管输出的整个信号传输路径。此外,还展示了ISE仿真环境下的电路图和仿真波形图,帮助读者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时序特性。 适合人群:电子工程或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学生,以及对数字电路设计感兴趣的初学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学习并掌握数码管显示的基本原理;②熟悉数字电路设计与仿真的基本流程;③了解如何使用ISE等工具进行电路仿真测试。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先理解二进制编码与数码管显示的关系,再逐步深入研究电路图设计和仿真波形分析。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尝试动手搭建实际电路,通过实践加深理解。同时,注意对比理论与实际操作中的差异,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5-05-11

南邮+算法+回溯法+计算机

南邮+算法+回溯法+计算机

2025-05-11

【电工电子实验】计数与分频电路设计及仿真:数字电路逻辑功能与时序特性分析详细记录了计

内容概要:本文档是关于电工电子基础实验B中计数与分频电路的实验报告。实验的核心目标是掌握计数器和分频电路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具体来说,通过CB4CLE计数器设计了M=7的计数器,分别采用置零法和置最大数法,深入理解了两种方法的工作机制。在分频电路部分,设计了N=5的整数分频电路,理解了分频原理及其在信号频率转换中的应用。此外,还利用数据选择器生成了特定的“1110010”序列信号。整个实验不仅涉及电路的搭建与设计,还包括详细的波形观察与记录,从而强化了对数字电路逻辑功能和时序特性的理解。 适合人群:具有电工电子基础知识的大专院校学生或初学者,尤其是计算机学院相关专业的学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掌握计数器设计方法,包括置零法和置最大数法的具体应用;②理解分频电路的工作原理,学会设计整数分频电路;③熟悉数据选择器的使用,掌握生成特定序列信号的方法;④提高数字电路设计与分析能力,为后续复杂数字系统的学习奠定基础。 阅读建议:实验报告详细记录了每个步骤的设计思路和操作过程,建议读者在阅读时结合电路图和波形图,逐步理解和实践各个设计环节,特别是注意反馈逻辑的准确性。同时,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波形分析来验证设计的正确性,确保对每个环节有深入的理解。

2025-05-11

密码学基于Python实现的SM3哈希算法:信息安全领域分组密码实验报告与源代码解析

内容概要:本文档是关于密码学课程中SM3哈希算法的实验报告,详细描述了SM3算法的实现过程、调试过程及结果分析。主要内容包括:1. SM3算法的整体流程解析,涵盖填充函数、扩展函数和压缩函数的设计与实现;2. 关键技术点如标准化填充规则、大端序长度存储、非线性组合和状态更新顺序;3. 源程序代码的完整实现,包括字符串转字节流、分组处理、循环左移函数、辅助函数P0等;4. 测试数据及其结果分析,验证了算法的功能正确性;5. 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如字节序与数据类型错误、填充逻辑边界条件漏洞等;6. 课程总结,强调了通过实验对密码学哈希函数原理和工程实现细节的深入理解。 适合人群: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生或对密码学有兴趣的研究人员,尤其是有一定编程基础的读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和掌握SM3哈希算法的工作原理及其编程实现;②学习密码学算法的调试和优化技巧;③提高对密码学安全特性的认识,如抗碰撞性、抗原像性等。 阅读建议:此资源不仅包含SM3算法的具体实现代码,还包括详细的调试过程和结果分析,因此读者在学习时应结合代码和理论知识,逐步理解每个模块的

2025-04-29

通讯录管理系统-程序设计

通讯录管理系统--程序设计

2025-04-29

【信息安全领域】基于转轮机模拟的加密解密算法设计与实现:密码学实验报告密码学实验报告

内容概要:本文档是关于转轮机密码机模拟实现的实验报告,旨在加深对经典加密机制的理解。报告首先介绍了转轮机的历史背景及其工作原理,即通过三个转轮(慢轮、中轮、快轮)的转动实现字符的置换加密和解密。接下来,详细描述了程序的功能框架,包括用户交互界面、输入内容校验、轮子转动控制模块、索引映射计算模块和输出结果展示。在技术实现部分,报告阐述了主要存储结构(如轮子配置和字母表)及主要函数流程(如轮子转动、查找元素索引、加密和解密)。最后,报告展示了测试数据及其结果,并总结了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如轮子数组初始化、数据验证与输入检查、性能优化等。 适用人群:具备一定编程基础的信息安全专业学生或对加密算法感兴趣的开发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转轮机密码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实现细节;②掌握加密和解密的基本流程和技术要点;③熟悉C++编程语言及其在密码学中的应用。 其他说明:通过本次实验,作者不仅深入理解了转轮机加密和解密的核心原理,还提升了编程实践技能,特别是在数据结构的使用和调试技巧方面。同时,强调了严谨编程态度的重要性,并认识到了团队协作和交流的价值。

2025-04-07

算法(动态规划)邮电实验三

算法分析与设计,实验3

2025-04-07

yolo-clip测试代码

垃圾分类任务,自用的pytorch代码

2025-04-06

yolo-clip训练代码

自用的yolo-clip训练,简化版

2025-04-06

RLC预习(njupt)

电工电子预习(RLC)

2025-04-06

output_train_dir.zip

output_train_dir.zip

2025-02-20

ASTGCN-2019-pytorch-master.zip

ASTGCN-2019-pytorch-master.zip

2024-11-03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