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线程的状态
1.1观察线程的所有状态
线程的状态是一个枚举类型Thread.State
public class ThreadStat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 (Thread.State state : Thread.State.values()) {
System.out.println(state);
}
}
}
- NEW :安排了工作,还未开始行动
- RUNNABLE:可工作的,又可以分成正在工作中和即将开始工作。
- BLOCKED:这几个都表示排队等着其他事情。带有超时时间的等。
- WAITING:这几个都表示排队等着其他事情。因为“死等”进入的阻塞
- TIMED_WAITING:这几个都表示排队等着其他事情
- TERMINATED:工作完成了。Thread对象还在。
3.2观察线程的状态和转移
观察1:关注NEW、RUNNABLE、TERMINATED状态的转换
public class ThreadStateTransf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Thread t = new Thread(() -> {
for (int i = 0; i < 1000_0000; i++) {
}
}, "李四");
System.out.println(t.getName() + ": " + t.getState());;
t.start();
while (t.isAlive()) {
System.out.println(t.getName() + ": " + t.getState());;
}
System.out.println(t.getName() + ": " + t.getState());;
}
}
观察2:关注WAITING、BLOCKED、TIMED_WAITING状态的转换。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inal Object object = new Object();
Thread t1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nchronized (object) {
while (true) {
try {
Thread.sleep(1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 "t1");
t1.start();
Thread t2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nchronized (object) {
System.out.println("hehe");
}
}
}, "t2");
t2.start();
}
结论:
1.BLOCKED 表示等待获取锁,WAITING和TIMED_WAITING表示等待其他进程发来通知。
2.TIMED_WAITING线程在等待唤醒,但设置了时限;WAITING线程在无限等待唤醒。
2.多线程带来的风险-线程安全(重点)
2.1观察线程不安全
// 此处定义⼀个 int 类型的变量
private static int count = 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Thread t1 = new Thread(() -> {
// 对 count 变量进⾏⾃增 5w 次
for (int i = 0; i < 50000; i++) {
count++;
}
});
Thread t2 = new Thread(() -> {
// 对 count 变量进⾏⾃增 5w 次
for (int i = 0; i < 50000; i++) {
count++;
}
});
t1.start();
t2.start();
// 如果没有这俩 join, 肯定不⾏的. 线程还没⾃增完, 就开始打印了. 很可能打印出来的 cou
t1.join();
t2.join();
// 预期结果应该是 10w
System.out.println("count: " + count);
}
2.2线程安全的概念
如果多线程环境下代码运行的结果是符合我们预期的,即在单线程环境应该的结果,这说明这个程序是线程安全的。
2.3线程不安全的原因
线程调度是随机的
这是线程安全问题的罪魁祸首
随机调度使一个程序在多线程环境下,执行顺序存在很多的变数。
我们要保证在任意执行顺序下,代码都能够正常工作。
2.3.1修改共享数据
多个线程修改同一个变量
上面的线程不安全代码中,涉及到多个线程针对count变量修改
此时这个count是一个多个线程都能访问的”共享数据”。
2.3.2原子性
我们把一段代码想象成一个房间,每个线程就是进入这个房间的人。如果没有任何机制保证,A进入房间之后,还没有出来;B是不是也可以进入房间,打断A在房间里的隐私。这个就是不具备原子性的。
那我们该如何判断这个问题呢?是不是只要给房间加一把锁,A进去就把门锁上,其他人是不是就进不去;1,这样就能保证这段代码的原子性。
有时也把这个现象叫做同步互斥,表示操作是相互排斥的。
一条java语句不一定是原子的,也不一定只是一条指令
比如:n++,其实是由三步操作组成的:
- 从内存把数据读到CPI
- 进行数据更新
- 把数据写回到cpu
不保证原子性会给多线程带来什么问题
如果一个线程正在对一个变量操作,中途其他线程插入进来了,如果这个操作被打断了,结果就可能是错误的
这点也和线程的抢占式调度密切相关,如果线程不“抢占”的,就算没有原子性,也问题不大
2.3.3可见性
可见性,一个线程对共享变量值的修改,能够及时的被其他线程看到。
Java内存模型(JVM):java虚拟机规范中定义了java内存模型。
目的是屏蔽各种硬件和操作系统的内存访问差异,以实现让java程序在各个平台下能达到一致的并发效果。
- 线程之间的共享变量存在 主内存(Main Memory)。
- 每一个线程都有自己的“工作内存”(working Memory)。
- 当线程要读取一个共享变量的时候,会先把变量从主内存拷贝到工作内存中,再从工作内存中读取数据。
- 当线程要修改一个共享变量的时候,也会先修改工作内存中的副本,在同步回到主内存。
由于每一个线程都有自己的工作内存,这些工作内存中的内容相当于同一个共享变量的“副本”,此时,修改线程1的工作内存的值,线程2的工作内存也不一定会发生及时变化。
(1)初始情况下,两个线程的工作内存内容一致。
(2)一旦线程1修改了a的值,此时内存内不一定能及时同步,对应的线程2的工作内容的a的值也不一定能及时同步。
这个时候代码就容易出现问题。
2.3.4指令重排序
一段代码是这样的:
- 去前台取下U盘
- 去教室写10分钟作业
- 去前台取下快递
如果是在单线程的情况下,JVM、CPU指令集会对其进行优化,比如,按照132的方式执行,也是没问题,可以少跑一次前台。这种叫做指令重排序。
编译器在对于指令重排序的前提是“保持逻辑不发生变化”,这一点在单线程下比较容易判断,但是在多线程环境下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多线程的代码执行程度更加复杂,编译器很难在编译阶段对代码的执行效果进行预测,因此激进的重排序很容易导致优化后的逻辑和之前的不等价。
2.4解决之前的线程不安全问题
// 此处定义⼀个 int 类型的变量
private static int count = 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Object locker = new Object();
Thread t1 = new Thread(() -> {
// 对 count 变量进⾏⾃增 5w 次
for (int i = 0; i < 50000; i++) {
synchronized (locker) {
count++;
}
}
});
Thread t2 = new Thread(() -> {
// 对 count 变量进⾏⾃增 5w 次
for (int i = 0; i < 50000; i++) {
synchronized (locker) {
count++;
}
}
});
t1.start();
t2.start();
// 如果没有这俩 join, 肯定不⾏的. 线程还没⾃增完, 就开始打印了. 很可能打印出来的
t1.join();
t2.join();
// 预期结果应该是 10w
System.out.println("count: " + cou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