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 不存在

这是一篇读书笔记,书名为《鱼 不存在》。

我要从为何会读这本书,从何处发现这本书开始写起。

脑袋里,每一天,充斥着各种胡思乱想,为了让自己静下心来,或者说不要再浪费时间在胡思乱想上,我戴上了耳机,听起了博客。通过小红书搜索推荐,我下载了一个叫小宇宙的App,订阅了孟岩的节目,节目列表中《鱼 不存在》这个名字瞬间吸引了我,让我产生一种共鸣:我的“鱼”不存在了。我迫不及待按下播放键,长达109分钟的博客,我听了一遍,两遍,我又在网页上搜索这本书的原文来读,不够,我决定买下这本书。

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

一、一切故事的开端——好奇

大卫·斯塔尔·乔丹是斯坦福大学的建校校长,也是一位分类学家,一个执着于给自然世界带来秩序的人——他和他的团队发现了当时人类已知鱼类的近五分之一。但他发现的隐藏生命蓝图越多,宇宙似乎就越想阻止他。他收藏的标本毁于闪电、大火,最终被1906年旧金山地震摧毁——那场地震让近千个装着鱼标本的玻璃罐坠落在地。刹那间,他毕生的收藏毁于一旦。其他人可能已经放弃,屈服于绝望。但是大卫检查了脚下的残骸,找到了他辨认出的第一条鱼,并开始自信地重建他的收藏——他用一根缝衣针将标签缝在鱼身上。当世界陷入混乱,他用一根针来重建秩序。

本书的作者露露·米勒第一次听到这则轶事时,她把它当作一个傲慢或拒绝接受现实的警示故事。但当她自己的生活慢慢瓦解,陷入混乱之时,她开始对大卫感到好奇。于是,她查找与大卫相关的资料,翻阅他的回忆录,挖掘他的的生活,试图从中找到答案,找到应对混乱世界的方法。

二、作者的故事

露露·米勒的生活为何会陷入混乱,这要从她七岁开始说起。

她有一个看似温馨的家,有爸爸,妈妈,大姐,二姐。她的爸爸是一名生化学家,在他实验室书桌上挂着一句达尔文名言“由此观之,生命何等壮丽恢宏”。七岁的时候,一家人在海边度假,她问了爸爸一个问题:“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爸爸的回答构建了她的世界观,他说“生命没有意义,无所谓意义。没有上帝,没人在看着你或关照你;没有来世,无所谓命运和计划,不管谁告诉你生命有意义,都不要相信。这不过是人们臆想出来的自我安慰之语,用以驱散那可怕的感觉:一切都无关紧要,你无关紧要。"就像天文学家所说“我们是一颗微粒上的一颗微粒上的一颗微粒”。七岁的露露·米勒无法用语言描述回荡在心中的凉意,她不明白:生命没有意义,那我们究竟在做什么,还上学干什么?她开始观察爸爸的言行,自己去寻找答案。她的爸爸是存在主义的践行者,也是形而上学的探索者。他想怎么活就怎么活,他只接受一条谎言,以限制自己走向贪婪享乐的极端:尽管其他人也无关紧要,但还是要好好对待他们,让他们觉得自己重要。

露露·米勒模仿爸爸,希望像爸爸那样度过精彩纷呈的一生。但“你无关紧要”这句话,将她带入了另外一个方向。初中的时候,她在学校遭受到了无端的恶意,嘲笑,缺乏骨气的她,只能默默承受,悲伤渐渐堆积,她开始在自己的皮肤上刻下条条伤痕,她的大姐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在学校里格格不入,爸爸妈妈对她们失去了耐心,家里气氛也逐渐紧张。于是,在高中的某个夜晚,她吞下了一大把安眠药。进入大学之后,她的世界终于有了一丝光亮,一个卷发男人出现在她的生命中,她获得了以前根本不存在的庇护所,然而,在一起的第七年,她自己又毁掉了这一切。在一次篝火晚会中,她陷入了一段艳遇。事后她把自己的所作所为向那个卷发男人坦白了,换来的是他们故事的结束。没了他,她的世界一片漆黑。身边的人也疏远了她,因为很显然,这样的结果是露露·米勒自己造成的,她不跟家里人沟通,不想解释发生了什么,只是继续等待,期盼,那个卷发男人能重新接受她。三年过去,她发出的信没有收到任何回应。一切毫无意义,她希望得到解脱。

大卫·斯塔尔·乔丹同露露·米勒的爸爸一样,是个科学家,所以他的坚持不懈背后可能有某些东西,与露露·米勒爸爸的世界观契合。或许能告诉她,如何在毫无希望的世界里拥有希望,如何在黑暗的日子里继续前行,如何在没有上帝支持时坚持信念。

三、大卫·斯塔尔·乔丹到底拥有怎样强悍的人生?

1851年,他出生在纽约州北部的一个苹果园。童年时期,他对星星痴迷,便一头扎进星空,只用了五年时间,就理清了整个星空的秩序。了解天空之后,他又将注意力转向大地,他画地图,观察各种动物,植物,了解每一种开在路边的野花,关注隐秘角落里微不足道的事物。然而他这种对大自然的热情,遭到了妈妈的制止,被外人所不理解,认为他在做些无意义、浪费时间、游手好闲的事情。他只能将这些爱好隐藏起来,将自己埋入根深叶茂的孤独中,从中学时期,到大学时期,不管他多么努力研究,不管他熟知多少新物种的名称,不管他发表多少篇分类学论文,都没人关注。

1873年,大卫从康奈尔大学毕业,在一所基督教学校教科学。身处异乡,思想也格格不入,他在这里过的其实很不好。某天,他在报纸上读到一则新闻,一位当时最负盛名的博物学家路易斯·阿加西对自然学科的未来甚为担忧,决定建造一个能突破教条的避风港,一个能让年轻的博物学家们走出去,直接接触和观察自然的夏令营。大卫以最快的速度申请入营,与其他四十九位年轻的博物学家一起,来到了一个叫佩尼科斯岛的地方。在这里,他的思想受到路易斯·阿加西的影响。阿加西认为:每个物种都是上帝的旨意,自然界中隐藏着上帝所造之物的等级森严的体系,一种神圣的自然阶梯,分类学家所做的事就是在解码上帝的计划,揭示生命的意义,探知再进化的方法。在这里,大卫仿佛回到了童年,他所做的事不再是无意义的,他欣喜,他有了新的追求。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了海鱼,从此研究鱼类、给鱼命名成了他一生最重要的工作。在这里,他还结识了自己的妻子。

夏令营结束后,大卫来到一所预科学校教基础科学。此时,达尔文的关于物种起源的观点开始盛行,他说: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从一种原始类型进化而来的,人类还在进化中,甚至有可能会走向灭绝。这种说法,与大卫在阿加西那里得到的答案大相径庭。达尔文还说:物种,即分类学家大张旗鼓认定的永恒不变的等级分类(属、科、目、纲等),不过是人类自己的创造,为了方便在不断进化的生命路线上划出有用但武断的界限。对分类学家而言,这种说法无疑是在否定他们的追求,说他们持有的知识并非自然的拼图,而是无序的产物,没有上帝,不存在通往天堂的阶梯,一切只是不断变换的混乱片段。阿加西强烈反对达尔文的观点,但大卫经过一番挣扎和观察,选择朝达尔文走去。否定自己过去的信仰并不一定会通向耻辱的终点。

大卫在美国中西部不断更换教职,同时也在认真对待研究鱼类这项工作。他的足迹遍布各类水系,收藏的鱼类标本也越来越多,名声也越来越大,1880年被美国普查局派去登记太平洋沿岸的鱼类品种。1881年他成了印第安纳大学的一名基础科学教授,任教六年后,他被任命为了该校校长,此时,他才34岁。

宇宙在这个时候开始伸出双手,试图去阻止他。

1883年7月的一个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他的实验室,他收藏的所有鱼类标本以及费心制作的文档都毁了,但大卫没有停下脚步,他声称这场浩劫只给了他一个教训:比过去更努力。1885年11月,他的妻子患病去世了,他又一次快速做出反应,妥善处理好后事,又转身投入鱼类的世界。1887年,他再婚了,新娘是一名大二的学生。他说:厄运只要过去,我便从不为其担忧。

1990年,一对名叫利兰·斯坦福和简·斯坦福的夫妇慕名而来,邀请大卫担任他们在帕洛阿尔托的农场上创立的一所小型学术机构的首任校长。四十岁的大卫,人生到达了新的高度,经济上也不再受限制,可以更自由的开展鱼类标本收集之旅。

然而,大卫带回来的鱼类标本越多,宇宙的回击就越猛烈。与混乱斗争的过程中,大卫被夺走了年幼的两个女儿,还有他的好友,以及1906年,被地震摧毁的他的毕生心血。但到底是什么,让他一直有奋勇前进的动力。

四、不可摧毁之物

大卫在自己编写的书中写道:“自然面前,人人平等”;“科学世界观的问题在于,当你用它来探寻生活的意义时,它只会告诉你一件事,徒劳无功”;“手不要闲着”;“别想那么多”;“把握当下”;“绝望是一种选择”;“一旦人们把时间浪费在琢磨人生的徒劳无功这件事上,他们就成了名副其实的行尸走肉”;“世上有壮丽恢宏之物,如果你看不到,那是你自己的问题”。

这些话就是支撑他前进的动力吗?不是。

在他心里,那不可摧毁之物,是一句他穷尽自己的职业生涯反对的谎言:“是人的意志决定了命运。”

这是一种自欺,又叫积极错觉。

五、被隐藏的部分

看到这里,你是否觉得,大卫·斯塔尔·乔丹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榜样,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其实,大卫还有一种天赋,能够狡猾地去除或有意忽略那些损害他形象的事。比如说,他为了捕获到更多的鱼类,用炸药炸鱼,用锤子敲珊瑚,还想到了最有创意的办法:下毒,等待中毒后的鱼浮上水面。

最开始受到邀请去斯坦福大学当校长时,他曾犹豫过,他觉得一旦接受这份工作,他就成了受人挟持的傀儡,被两个在道德和智力上都不如自己的人驱使,好在大卫担任校长后仅一年,利兰·斯坦福就去世了,一切事物由简·斯坦福打理,而简·斯坦福在1905年一次外出度假中也去世了,死因是中毒。一种叫士的宁的毒药,一种大卫在捕鱼时用到的毒药。但也没人能证明是大卫下毒杀死了简·斯坦福。只是简·斯坦福去世后,大卫的校长权力就被架空了。

有了成堆的空闲时间,大卫给自己找了个新爱好,他发现了很多心理和生理上有残疾的人,形容这些人“智力不如鹅,仪态不如猪”,是“不合格者”,这些人的存在让他感到不舒服,认为这会影响全人类的进化,建议将他们除掉。他开始大力推动优生学,无情地开展绝育计划。贫穷、滥交、文盲和犯罪,都被划分成了“不合格”。

他对自己和自己的想法过于自信,相信自己想要的就是对的,甚至能够漠视理性,漠视道德,漠视成千上万的人大声乞求他看看自己的行事之错。

这一事实让人不寒而栗。

在这个惨淡的世界上,不管你做什么,不管你多么相信自己的使命,不管你多么努力的忏悔,都不会得到安慰和承诺。露露·米勒在这里写道:“她不打算再自欺欺人,那个卷发男人不会再回来,大卫·斯塔尔·乔丹不会带她走进美好新世界。我们没法战胜混乱。” 此时的我也这样想。

六、蒲公英原则

在某些情况下,蒲公英是必须铲除的杂草,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它却是人为培育的珍贵药材。

所以,作为人类,我们一定也有着丰富的含义。从星辰,永恒或优生学视角下的完美状态来看,一个人的生命似乎无关紧要,我们不过是一颗微粒上的一颗微粒上的一颗微粒,转瞬即逝。若你从一张小小的社会关系网中去看,那些微妙的互动,对网中的人来说,意味着一切,对我们身边的人来说,我们的重要性都是确定无疑的。

七、鱼不存在

大卫的故事似乎就这样结束了,他全身而退,没有为自己的罪行受罚,因为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没有一个角落有公平可言。

但混乱有办法,它让大卫自行了结。

大卫遵循达尔文的意见,按照进化学方面的亲近关系给生物分类,而他的事业最终导向一个宿命般的新发现:鱼类这种公认的生物类别,并不存在。这个对大卫至关重要的分类,他陷入困境时寻求慰藉的种类,他穷尽一生想看清的物种,根本不存在。

承认鱼这一概念不过是我们长久以来的幻想,是一种直觉,而非科学。

直觉是一个强大的对手,人们往往不会为了寻求真相跳出舒适圈,走向直觉的反面。但这正是放弃鱼类的意义,放弃它,就会得到某种不一样的东西。

我们对周围的世界知之甚少,即便对脚边最简单的事物也缺乏了解。我们曾经犯过错,之后还会继续犯错。真正的发展之路并非由确定无疑铺就,而是由疑问筑成,因此需要保持接受更正的状态。

这一页,被我画满了标记,因为这里的每一句话都给我的心灵带来慰藉。

不用怀疑它是否会来,你需要关心的是它会在何时降临。混乱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确定的事,是所有人的统治者。同样的,这个世界向我承诺,我的生命中有美好的事物。不是因为我值得,不是因为我为之努力,而是因为它们和破坏与失去一样,是混乱的一部分。

我觉得,我也需要一点积极错觉。

鱼不存在这件事重要吗?当然。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