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博客皮肤VIP专享

*博客头图:

格式为PNG、JPG,宽度*高度大于1920*100像素,不超过2MB,主视觉建议放在右侧,请参照线上博客头图

请上传大于1920*100像素的图片!

博客底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不超过1MB,可上下左右平铺至整个背景

栏目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图片宽度*高度为300*38像素,不超过0.5MB

主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Hover:

RGB颜色,例如:#AFAFAF

副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自定义博客皮肤

-+
  • 博客(21)
  • 收藏
  • 关注

原创 AC3 用户认证技术

AC3 用户认证技术以 HTTP 协议为基础,通过 AC 设备的拦截与重定向,实现了公共上网区的精准管控。从需求分析到协议原理,从实战流程到配置优化,每一步都需围绕 “安全” 与 “便捷” 的平衡:既要确保公共区域的网络行为可追溯,也要为内部员工提供高效的接入体验。对于网络管理员而言,掌握密码认证的流程和排查方法是基础,而通过用户组、终端绑定、批量管理等功能实现精细化管控,才能让企业网络既安全又灵活。

2025-08-18 20:33:00 328

原创 服务器安全防护

网页被篡改不仅影响用户体验,更可能引发经济损失、名誉危机甚至法律风险。有效的防篡改技术需结合实时监控与权限管控。服务器安全防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从风险识别入手,结合 DoS/DDoS 防御、IPS 入侵拦截、Web 应用保护、网页防篡改等多层技术,构建 “检测 - 拦截 - 监控 - 响应” 的闭环体系。同时,需根据业务场景动态优化策略,平衡安全与可用性,才能在复杂的网络威胁环境中,为服务器筑起坚实的 “安全堡垒”。

2025-08-13 20:28:54 686

原创 Terminal Security: Risks, Detection, and Defense Strategies

In today’s digital workplace, terminal security has become a critical concern for enterprises. Let’s break down the key risks, detection methods, and defense technologies to safeguard your organization’s endpoints.Terminal Security Risks: Why Endpoints Ar

2025-08-12 20:06:04 680 1

原创 终端安全检测与防御技术

终端安全是企业网络安全的基石,从识别终端风险(如僵尸网络、病毒),到部署深度防护技术(应用管控、WEB 过滤),再到通过网关杀毒、僵尸网络检测构建边界与内部防线,多层次技术的协同能有效降低安全事件发生率。对于企业而言,结合自身业务场景,选择合适的技术组合,才能真正筑牢终端安全的 “防火墙”。

2025-08-12 19:35:45 993

原创 下一代防火墙组网全解析

在网络安全防护中,下一代防火墙(NGAF)凭借灵活的组网能力和强大的安全特性,成为企业网络边界防护的核心设备。其多样化的部署模式、丰富的接口类型以及适配不同场景的组网方案,让它能满足从简单网络到复杂架构的各类防护需求。本文将系统梳理下一代防火墙的核心组网知识,助你全面掌握其部署与配置逻辑。

2025-08-11 18:39:23 1048 1

原创 OSPF协议

OSPF 通过链路状态算法和层次化区域设计,成为大型 IP 网络中最主流的 IGP 之一。掌握其核心概念(如 LSA、区域、邻居关系)和配置要点,对于网络工程师规划、部署和排障至关重要。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网络规模合理划分区域、优化路由汇总,并关注 DR/BDR 选举、LSA 泛洪等关键过程,确保网络高效稳定运行。

2025-07-24 20:20:35 1111

原创 IRF技术

IRF 技术通过将多台物理交换机虚拟化为逻辑统一体,显著提升了网络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和管理效率,尤其适合大型数据中心、园区网骨干等需要高可靠性和简化运维的场景。但部署时需注意设备兼容性、IRF 链路规划和冗余设计,以充分发挥其优势。

2025-07-23 18:42:48 682

原创 VRRP协议

VRRP 主备切换的核心是 “

2025-07-22 20:00:25 1037

原创 rstp与mstp

RSTP 通过优化端口角色、简化状态机和增强 BPDU 机制,解决了传统 STP 收敛慢的痛点,是构建高可靠二层冗余网络的关键协议。理解 RSTP 的工作原理,对于网络规划、故障排查和性能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部署中,需注意设备优先级配置、链路开销调整等细节,以确保生成树拓扑符合预期。MSTP 通过引入多生成树实例机制,在保留 RSTP 快速收敛特性的同时,解决了单生成树无法实现负载均衡的问题。它是大型二层网络中构建冗余拓扑的理想选择,但需要合理规划实例数量、VLAN 映射和根桥位置。

2025-07-21 18:36:16 785

原创 网络拓扑中的可靠性之链路聚合技术

链路聚合(Link Aggregation)是一种将多条物理链路捆绑为一条逻辑链路的技术,可在不更换设备的前提下增加带宽、提供链路冗余,并实现流量负载均衡。通过多层技术组合,可构建 “预防 - 检测 - 恢复 - 优化” 的全链路可靠性体系,满足不同网络场景(如企业网、数据中心、运营商骨干网)的高可用需求。网络拓扑的可靠性技术是保障网络持续稳定运行的核心手段,通过预防故障、减少故障影响范围、加速故障恢复等方式,提升网络的可用性和容错能力。当故障发生时,需快速检测并触发恢复机制,减少业务中断时间。

2025-07-19 19:07:21 1062

原创 pppoe技术及nat地址转换技术

PPPoE(Point-to-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是一种在以太网环境中传输 PPP 协议的技术,它将 PPP(点对点协议)的特性与以太网的便利性相结合,主要用于宽带接入场景(如 ADSL、光纤宽带等)。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是一种在 IP 数据包通过路由器或防火墙时重写源 IP 地址或目的 IP 地址的技术。

2025-07-17 19:03:27 1084

原创 广域网技术

作为数通工程师,在面对广域网技术时,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运营商提供的广域网技术类型,确保其带宽和传输质量满足企业业务需求;边界设备(路由器、防火墙等)是否具备相应的广域网接口和模块;选择合适的线缆连接运营商设备;确定数据链路层使用的协议;掌握通过打环等技术手段判断故障点、排查故障的方法。广域网技术是企业实现远程互联的基石,从概念到选型,从协议到配置,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希望通过本文的梳理,能让您对 WAN 广域网技术有更清晰、更深入的理解,为企业的远程通信保驾护航。

2025-07-16 19:01:25 853

原创 ACL访问控制列表

ACL 是网络安全的基础技术,通过制定规则实现对数据包的过滤和访问控制,广泛应用于路由器、交换机和防火墙等设备。掌握 ACL 的分类、工作原理和配置方法,能有效提升网络的安全性和可控性。在实际应用中,需结合网络需求合理设计规则,并与其他安全技术配合使用,构建多层次的网络防护体系。

2025-07-15 16:49:04 640

原创 STP生成树协议

角色定义根桥(Root Bridge)整个 STP 网络的 “根”,是拓扑的核心,所有路径都以根桥为起点。根端口(Root Port)非根桥交换机上距离根桥路径开销最小的端口,负责向根桥方向转发数据。指定端口(Designated Port)每个网段(如交换机之间的链路)上唯一负责转发数据的端口,向网段内设备提供转发服务。阻塞端口(Non-Designated Port)既不是根桥端口也不是指定端口的端口,处于阻塞状态,不转发数据帧(仅接收协议报文)。

2025-07-14 18:36:33 643

原创 TCP/IP常见协议

设备 A 先检查本地的 “ARP 缓存表”(存储近期解析过的 IP 与 MAC 映射关系),若已存在 192.168.1.2 对应的 MAC 地址,则直接使用该 MAC 地址封装数据帧并发送。等核心网络工具的实现,是网络运维和故障排查的基础。(逻辑地址,可配置)。ARP 的核心功能就是:当设备已知目标 IP 地址时,通过 ARP 获取其对应的 MAC 地址,确保数据帧能准确送达目标设备。这些协议覆盖了互联网的核心应用场景,从基础的文件传输、网页浏览到复杂的实时通信、网络管理,共同支撑了现代网络的正常运行。

2025-07-10 20:28:55 567

原创 TCP/IP协议基础IP、TCP、UDP

IP 协议(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是 TCP/IP 协议族的核心协议之一,负责在互联网中实现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是计算机之间跨网络通信的基础。以IP 协议的核心功能是定义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方式,具体包括:目前广泛使用的 IP 协议有两个版本,两者在地址格式、功能上有显著差异:IP 数据包由首部和数据两部分组成,首部包含控制信息,常见字段如下:IP 分片是指当 IP 数据包的大小超过传输路径中某个网络设备(如路由器)的最大传输单元(MTU)时,将数据包分割成多个较小片段进行传输的过程

2025-07-09 11:28:52 925

原创 网络基础之IP地址

IP 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是互联网通信的核心基础之一,其存在的意义可以从多个维度理解,简单来说,它就像现实世界中的 “地址” 或 “门牌号”,解决了互联网中设备如何识别、定位和通信的关键问题。 IP 地址是互联网的 “语言” 之一,它解决了 “谁是谁”“在哪里”“如何通信” 的核心问题,没有 IP 地址,全球设备就无法形成有序的网络,更无法实现信息的高效传递。随着互联网设备数量爆炸式增长,IPv4 地址已接近枯竭,IPv6(地址空间更大,理论上可给地球上每

2025-07-08 09:50:42 799

原创 网络基础之简单真机实验

网络基础之简单真机实验,这次实验虽然简单,但第一次接触到真机设备,成就感满满。

2025-07-03 15:03:35 431

原创 网络基础之通信原理实验

(本实验使用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1.同局域网之间的主机通信(1)观察交换机工作原理(2)主机间通信原理下图是本实验拓扑了解到交换机收到数据包先进行学习,再转发,不知道目的主机的mac地址会洪泛。

2025-07-02 11:43:43 761

原创 TCP/IP协议基础之DHCP协议

ipconfig这条命令大家应该很熟悉,作为Windows 操作系统中一个常用的命令行工具,主要用于显示和管理计算机的网络配置信息。在输入ipconfig命令后咱们可以看到一个DNS服务器。

2025-06-26 14:38:12 932

原创 TCP/IP协议基础之网络模型

(1)物理层:为数据链路层(如以太网)提供原始比特流(bit)传输服务,不关心数据含义,仅负责信号的 “传输管道” 功能。物理层如同 “公路基建”:只负责修建道路(介质)和规定车辆行驶规则(信号标准),而不关心车上运输的货物(数据内容)—— 货物的打包、寻址等由上层(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处理。物理层功能:定义电压、接口、线缆、传输距离等。(电气规则)物理层介质:同轴电缆(coaxial cable)双绞线(twisted pair)光纤(fiber)

2025-06-25 16:31:16 662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