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S:解决二叉树问题

了解DFS

所谓DFS就是就是深度优先搜索,首先我们回到我们以前学习过的二叉树,对于二叉树我们讲过深度优先遍历,也就前序,后序,中序,这三种遍历方式,对于深度优先搜索,深度优先遍历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加上搜索。
在一颗二叉树上,对于遍历来说,我们会一条路走到黑,直到走到空的节点为止,才会返回上一个节点,走另一个分支,但是对于DFS(深度优先搜索)来说,我们的目的是、搜索当中的值,而不是一味地遍历。
接下来我们通过几道题来深入理解这个算法

1.计算布尔二叉树的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首先我们来理解题意,题意很简单就是在一颗二叉树中只有0,1,2,3这几个值,他们分别代表的是false true || &&,我们来看看实际的一颗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右边这颗二叉树就可以投影成左边这颗树的样子。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道题应该怎么做:

思路

首先这道题说了这颗树是完整的二叉树,意思就是所有节点要么一个节点都没有,要么就是有两个节点。我们再来看这颗树的特征:非叶子节点肯定是2或者3,叶子节点肯定是1或者0,所以这里划分就出来了,我们对叶子节点和非叶子节点做不同的处理,如果是叶子节点就直接返回当前节点的值,如果不是叶子节点就判断一下该节点的值,如果是2就对左子树和右子树进行||操作,反之则进行&&操作即可。

函数头
函数头:bool dfs(root)
函数体
遇到叶子节点返回叶子节点的值,遇到非叶子节点,对左子树和右子树进行递归操作。
递归出口
就是返回叶子节点的值

代码展示

class Solution {
public:
    bool evaluateTree(TreeNode* root) {
    	//只用判断一边就可以
        if(root->right==nullptr)
        {
        	//叶子节点直接返回值
            return root->val;
        }
        //得到左子树的结果
        bool left=evaluateTree(root->left);
        //得到右子树的结果
        bool right=evaluateTree(root->right);
        //判断一下当前节点的值是2还是3,进行&&操作还是||操作
        return root->val==2?left||right:left&&right;
    }
};

2.求根节点到叶节点数字之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题目解释:
首先我们先给出一棵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于这棵树并不是说所有节点的和就是把所有节点的值加起来,而是,我们先看第一个路径,4--9--5对于这个路径来说,这个路径下对应的和就是495,第二个路对应的是491,第三个路径对应的是40.
从下面图应该可以看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思路

对于这道题,我们先来走一遍,当我们进入根节点4的时候,我们先递归左子树,我们肯定必须要知道前面的和是多少,因为我们要计算下一个节点的和,所以必须知道前面节点的和是多少,所以这里我们传递的参数就多了一个presum(前驱和)

函数头
函数头:int dfs(root,presum)
因为这道题要求返回所有路径的和,所以有一个返回值就是int

函数体
这里我们来想一下函数体是什么?
我们把presum传进行,当进入根节点的时候肯定不能带值,因为根节点的前驱和是0,所以这里我们传参的话,传presum进去先是0,进了函数之后我们先更新一下这个 presum,presum=presum*10+root->val,更新了presum之后,判断一下这个节点是否是叶子节点,如果是叶子节点直接返回presum,因为如果是叶子节点的话就说明这个路径的和已经求完了,只需要求下一个路径的和就可以了,这里我们用一个ret来存放一下左子树和右子树的和,如果左子树不为空,则返回将左子树的和加在ret上,如果右子树不为空,则再将右子树的和加在ret上,最后返回ret。

代码展示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dfs(TreeNode*root,int presum)
    {
        //先将前驱和加上个
        presum=presum*10+root->val;
        //如果是末尾节点的话,直接返回前驱和
        if(root->left==nullptr&&root->right==nullptr)
        {
            return presum;
        }
        int ret=0;
        //如果左节点不为空的话直接ret叠加上左节点的dfs
        if(root->left!=nullptr)
        {
            ret+=dfs(root->left,presum);
        }
        //如果右节点不为空的话只额吉ret叠加右节点的dfs
        if(root->right!=nullptr)
        {
            ret+=dfs(root->right,presum);
        }
        //返回两边树的总和
        return ret;
    }
    int sumNumbers(TreeNode* root) {

        return dfs(root,0);//刚传递进去的时候前驱和是0
    }
};

3.二叉树剪枝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首先我们来看看下面一颗二叉树,注意这颗二叉树上只有1或者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根据题目的意思,就是将只含有0的子树删除,对于上面这颗二叉树来说,只含有0的子树,首先我们看左子树,左子树全是零,直接删除,再看右子树,右子树的第一个节点是1,不满足,不能删除,右子树的左子树的节点,只有0,直接删除,右子树右子树只有1,不能删除,所以删除之后的二叉树就变成了下面的样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思路

对于这道题,我们要删除节点的话,肯定要知道左子树和右子树的信息,才能删除这个节点,由于这个特殊的性质,我们首先想到的则是后序遍历,因为只有后序遍历,才能将左子树和右子树的信息传递给节点,确定了该如何遍历之后,我们来讨论应该如何删除节点,首先我们肯定不能从非叶子节点开始删,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他的左子树和右子树的信息,所以应该从叶子节点开始删,所以这里删除的标志就是判断叶子节点的值是否为0,如果为0,则返回nullptr,证明将这个节点删除了,nullptr就是将删除的信息带给非叶子节点,如果叶子节点不是0,则返回当前节点,如果返回的是非空节点这个信息的话,就表示它的子树不是0,

函数头
函数头:dfs(root)
函数体
就是上面所讲的
递归出口
当遇到空节点的时候,直接返回空节点。

代码展示

class Solution {
public:
    TreeNode* pruneTree(TreeNode* root) {
        //空节点直接返回
        if(root==nullptr)
        {
            return nullptr;
        }
        //递归左子树
        root->left=pruneTree(root->left);
        //递归右子树
        root->right=pruneTree(root->right);
        //判断叶子节点的值
        if(root->left==nullptr&&root->right==nullptr&&root->val==0)
        {
            //delete root防止内存泄露
            return nullptr;
        }
        //如果是1,则不删除
        else
        {
            return root;
        }
    }
};

4.验证二叉搜索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题目很简单,就是验证一棵树是否是二叉搜索树,如果是,则直接返回true,如果不是则返回false

思路分析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二叉搜索树的一个很重要的性质,就是它的中序遍历是一个有序序列,这是一个这道题重要的突破口,我们只需要记录它中序遍历的前驱的节点,然后与当前节点进行比较即可,如果比当前节点大则当前情况来看的话是二叉搜索树,如果不满足的话,直接返回false,根本不需要进行判断了。注意,当返回结果的时候,我们要求左子树和右子树都满足还有根节点都满足二叉搜索树,才是二叉搜索树,否则不是二叉搜索树

函数头
函数头:dfs(root)
函数体
在定义函数体的时候,我们最好将prev(前驱)定义为全局变量,因为全局变量,随着地递归不会改变,我们只能手动改变
递归出口
当递归到空节点的时候,直接返回true,因为空节点就是二叉搜索树

代码展示

class Solution {
    long prev=LONG_MIN;
public:
    bool isValidBST(TreeNode* root) {
        if(root==nullptr)
        {
            return true;
        }
        bool left=isValidBST(root->left);
        //左子树都不满足,则不用递归右子树了
        //剪枝
        if(left==false)
        {
            return false;
        }
        //用cur表示当前节点是否满足
        bool cur=false;
        //如果满足则进入将cur置为true
        if(root->val>prev)
            cur=true;
            //不满足直接返回false
        else
            return false;
            //更新prevv
        prev=root->val;
        //递归右子树
        bool right=isValidBST(root->right);
        //返回左子树和右子树和当前节点是否满足是否是二叉搜索树
        return left&&right&&cur;
    }
};

5.二叉搜索树中第k小元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于这道题还是和上一道题类似。

思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于上面这个二叉搜索树,我们要求这个二叉搜索树的第k小的节点是不是应该用中序遍历,因为中序遍历是有序的,当我们中序遍历到叶子节点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开始数了,所以这里我们需要一个count来计数,计算这个是第几小,count我们最好选择全局变量,因为全局变量不会随着递归而改变,当我们中序遍历到叶子节点的时候,我们的count就应该–操作,每次–之后,我么都应该判断一下这个count是否已经==0了,如果等于0,我们用一个全局变量ret来接收一下这个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到3的时候直接用全局变量接收这个值。

代码展示

class Solution {
    int count;
    int ret;
public:
    int kthSmallest(TreeNode* root, int k) {
        count=k;
        dfs(root);
        return ret;
    }
    void dfs(TreeNode*root)
    {
        //count==0是剪枝
        if(root==nullptr||count==0)return;
        dfs(root->left);
        count--;
        if(count==0)
        {
            ret=root->val;
        }
        
        dfs(root->right);
    }
};

上面代码的递归出口的count==0,可不写,因为我们也可以继续递归,count为0只有一次,所以如果count等于0,我们可以直接不用递归了,直接返回。

6.二叉树的所有路径

这里是引用

这道题需要返回的是,一个路径的数组,类型是string类的

思路分析

这道题要返回string类的数组的话,为了不被递归影响到数组的值,所以我们最好还是创建一个全局变量数组,string的来记录这个每个路径,还需要一个局部变量,还需要一个string变量来记录当前路径。

函数头
函数头:dfs(root,path)
传递一个局部变量的路径
函数体
注意函数体部分,我们分析一下,我们要求出所有路径,我们先看看下面的输入和输出样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于这个输出样例,我们可以看到这个string不仅需要路径的值还需要一个->将其串联起来,所以这里我们就分为了两种情况,一种是非叶子节点,一种是叶子节点,对于非叶子节点,我们不仅需要向string变量中加入当前值的字符,还需要向里加入两个符号“->”,但是对于叶子节点来说,我们只需要向里添加当前节点对应值的字符就可以了,注意:添加完之后,我们将string类的变量丢进string类的数组中,注意:这里我们不创建全局变量string的原因是因为当我们返回到上一节点的时候,因为全局变量不会改变,所以我们需要手动删除当前路径下的不需要的所有节点,才能进入下一个分支,就拿上面的图为例子,当我们要进入右子树的时候,我们必须将左子树中的2和3删完之后,只留下1才能进入右子树分支,但是对于局部变量,则不一样,注意:这里我们创建局部变量的时候,传参也要传拷贝构造,而不是引用,传引用的话和创建全局变量没有任何区别,传递拷贝构造的话,每次返回上一个分支都是一个新的string,不会存在什么删除不需要的情况。

代码展示

class Solution {
    //全局若string数组,用来存储字符串
    vector<string>  ret;
public:
    vector<string> binaryTreePaths(TreeNode* root)
    {
        //创建path记录路径
        string path;
        dfs(root,path);
        //返回字符数组
        return ret;
    }
    void dfs(TreeNode*root,string path)
    {
        //叶子节点的处理方式
        if(root->left==nullptr&&root->right==nullptr)
        {
            path+=to_string(root->val);
            ret.push_back(path);
            return;
        }
        //非叶子节点的处理方式
        path+=to_string(root->val)+"->";
        //左子树不为空才递归,为空直接剪枝
        if(root->left)dfs(root->left,path);
        //右子树也一样
        if(root->right)dfs(root->right,path);
    }
};

总结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了深度优先搜索(DFS)在解决二叉树问题中的强大功能和广泛应用。DFS 通过其递归和迭代两种实现方式,为我们提供了处理二叉树的不同策略,使得问题的求解变得更加灵活。无论是前序遍历、中序遍历还是后序遍历,DFS 都能够有效地遍历二叉树的每一个节点,从而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如路径求和、树的对称性检查以及节点间距离计算等。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对 DFS 在二叉树问题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在实际编程中灵活运用这些技巧来解决复杂的树结构问题。感谢阅读,期待在你们的代码中见到这些算法的身影!如果有任何疑问或进一步的讨论,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交流学习。

  • 49
    点赞
  • 4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7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7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