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排】为何使用向下调整法建堆比向上调整法建堆更好呢?

文章目录

  • 前言
  • 一、堆排代码
  • 一、计算使用==向上调整法==建堆的时间复杂度
  • 二、计算使用==向下调整法==插入的时间复杂度
  • 总结


前言

在博主的上一篇博客堆排(链接在这里点击即可)的总结中提出啦使用向下调整法建堆比使用向上调整法建堆更好,是因为使用向上调整法建堆的时间复杂度为O(n*logn),使用向下调整法建堆的时间复杂度为O(n)。接下来博主就教大家如何计算它们的时间复杂度。


一、堆排代码

void Swap(int* x, int* y)
{
	int tmp = *x;
	*x = *y;
	*y = tmp;
}
//向上调整法
void AdjustUp(HPDataType* arr, int child)
{
	int parent = (child - 1) / 2;

	while (child > 0)//不需要等于,child只要走到根节点的位置,根节点没有父节点不需要交换
	{
		if (arr[child] < arr[parent])//若孩子结点比父结点小则交换
		{
			Swap(&arr[parent], &arr[child]);
			child = parent;
			parent = (child - 1) / 2;
		}
		else
		{
			break;
		}
	}
}
//向下调整法
void AdjustDown(HPDataType* arr, int parent, int n)
{
	int child = parent * 2 + 1;//左孩子

	while (child < n)
	{
		//找左右孩子中找最小的
		if (child + 1 < n && arr[child] > arr[child + 1])
		{
			child++;
		}
		if (arr[child] < arr[parent])
		{
			Swap(&arr[child], &arr[parent]);
			parent = child;
			child = parent * 2 + 1;
		}
		else
		{
			break;
		}
	}
}
//堆排
void HeapSort(int* arr, int n)
{
	//向上调整法建堆
	for (int i = 0; i < n; i++)
	{
		AdjustUp(arr, i);
	}

	//向下调整算法建堆
	//for (int i = (n-1-1)/2; i >= 0; i--)
	//{
	//	AdjustDown(arr, i , n);
	//}

	//循环将堆顶数据跟最后位置的数据进行交换
	int end = n - 1;
	while (end > 0)
	{
		Swap(&arr[0], &arr[end]);
		AdjustDown(arr, 0, end);
		end--;
	}
}

一、计算使用向上调整法建堆的时间复杂度

for (int i = 0; i < n; i++)
{
	AdjustUp(arr, i);
}
  • 第1层,20个结点,最多需要向上移动0次。
  • 第2层,21个结点,最多需要向下移动1次。
  • 第3层,22个结点,最多需要向上移动2次。
  • 第h-1层,2h-2个结点,最多需要向上移动h-2次。
  • 第h层,2h-1个结点,最多需要向上移动h-1次。
    所以最多移动的次数总和为:
    (1) T(h) = 20(0)+21(1)+22(2)+…+2h-2(h-2)+2h-1(h-1)
    (2) 2T(h) = 21(0)+22(1)+23(2)+…+2h-1(h-2)+2h(h-1)
    (2)-(1) 得
    T(h) = -(21+22+23+…+2h-2+2h-1+2h-1)+2hh
    使用高中阶段学过的等比数列求和公式:S = a1
    (1-qn)/1-q可得
    T(h) = 2(1-2h)+2hh = 2+2h(h-2)
    再根据二叉树的性质:n = 2h-1,h = log2(n+1)可得
    T(n) = 2 + (n+1)(log2(n+1)-2) = (n+1)log2(n+1)-2
    n
    所以向上调整法建堆的时间复杂度为O(logn*n)

二、计算使用向下调整法插入的时间复杂度

for (int i = (n-1-1)/2; i >= 0; i--)
{
	AdjustDown(arr, i , n);
}
  • 第1层,20个结点,最多需要向下移动h-1次。
  • 第2层,21个结点,最多需要向下移动h-2次。
  • 第3层,22个结点,最多需要向下移动h-3次。
  • 第h-1层,2h-2个结点,最多需要向下移动1次。
  • 第h层,2h-1个结点,最多需要向下移动0次。

所以最多移动的次数总和为:
(1) T(h) = 20(h-1)+21(h-2)+22(h-3)+…+2h-2(1)
(2) 2T(h) = 21(h-1)+22(h-2)+23(h-3)+…+2h-1(1)
(2)-(1) 得
T(h) = 21+22+23+…+2h-2+2h-1-20(h-1)
T(h) =20+ 21+22+23+…+2h-2+2h-1-h
使用高中阶段学过的等比数列求和公式:S = a1
(1-qn)/1-q可得
T(h) = 2h-1-h
再根据满二叉树的性质:n = 2h-1,h = log2(n+1)可得
T(n) = n-log2(n+1)
*
所以向下调整法建堆的时间复杂度为O(n)


总结

通过这篇博客相信柚柚们已经清楚向下调整法建堆和向上调整法建堆的时间复杂度怎么计算啦,后期博主还会更新有关数据结构的博客,感兴趣的柚柚们可以关注博主喔~

向上调整建堆(或称为上浮、上调上滤)和向下调整建堆(称为下沉、下调、下滤)都是用于维护二叉堆的操作。 在二叉堆中父节点的值总是大于(或小于)其子节点的值,这种性质被称为堆序性质。当我们插入新元素或删除堆顶元素时,可能会破坏堆序性质,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向上调整建堆(上浮)是指将一个新插入的元素从底部往上移动,以满足堆序性质。具体步骤如下: 1. 将新元素插入到堆的最后一个位置; 2. 比较新元素与其父节点的值,如果新元素比父节点的值大(或小),则交换它们的位置; 3. 重复步骤2直到新元素不再大于(或小于)其父节点,或者到达堆的根节点。 向下调整建堆(下沉)是指将一个元素从顶部往下移动,以满足堆序性质。具体步骤如下: 1. 将堆顶元素移除,并将堆的最后一个元素放到堆顶; 2. 比较堆顶元素与其两个子节点的值,找出其中较大(或较小)的子节点; 3. 如果堆顶元素比较大(或比较小)的子节点的值小(或大),则交换它们的位置; 4. 重复步骤3直到堆顶元素不再小于(或大于)其子节点,或者到达堆的叶子节点。 通过向上调整和向下调整操作,可以保持二叉堆的结构和堆序性质,确保堆的根节点始终是最大(或最小)值。这对于实现优先队列等数据结构非常有用。
评论 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