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FreeBuds Pro 3 音质怎么调?调音师都在用的自定义音效设置技巧来了!

1、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什么说每个人对音乐的审美不一样?

音乐的审美的形成分为两部分,一个是人体固有的结构,另一个是成长事件的影响。人耳之所以可以听到东西,感受到音乐的美感,是声音以波的形式传到了我们的耳朵,带动鼓膜振动,再通过各类的传导神经到大脑,由大脑形成了一个对声音的判断,是喜欢还是厌恶。

前半部分就是人体固有的结构,其中最具个体差异的就是每个人的耳廓耳道形状长短都不一样。耳道的形状会形成一个共振腔,没有长一样的耳道,就意味着没有人听到的声音是一样的。但为什么大家都能听出来什么是鸟叫,什么是汽车鸣笛?那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训练出来的,最终的处理中心在大脑,大脑就把眼睛看到的图像和神经传导出来的声音信号进行了关联,这就是专属于你的“自然信号”。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各个厂商要出计算音频,要获取个人的HRTF(头相关传递函数),需要把你的耳朵到脑袋全部拍一遍,就是为了精准的计算个人固有的结构对声音的影响。

另一方面,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一样,形成音乐审美的关键事件是各异的,有的人听到了一场富含底蕴的交响乐,有的人被摇滚的灵魂深深震撼,从此大脑有了偏好,对一些旋律和节奏有了固有的喜爱值。大脑在接收到音乐信号的时候,会不自觉的去跟脑中的喜好标准去“match”,来输出对这个音乐信号的评价是“直击灵魂”还是“差点意思”。

2、音质怎么个性化,摸清个人喜好,来符合大部分人的审美。

音乐本身就是主观的东西,从来都是电子产品来讨好我们的耳朵。但电子产品是面向全部的消费者群体,所以一款耳机要做到符合所有人的喜好,做到的基础,就是从大众审美的统一部分做到无可挑剔,比如频宽一定是越宽越好的;瞬态一定是要跟上音乐的等等。大众审美的差异性部分,要本身符合大部分人群,小众的人群也是可调的。

但大部分用户不了解自己的耳机有这个功能,或者本身也懒得去调节。这个时候,一款耳机有自己的预设音效库就非常重要了,它不同于APP里面的各种音效是模式化的处理,是专门针对这款耳机的调校。比如在华为的智慧生活中,近些年的旗舰耳机就具备这种功能,新上市的Freebuds pro3还把音效选择的菜单放到了一级菜单,让用户一眼就可以看到,方便去做切换。可以这么理解,他的基础音质可能符合大部分人的大部分听音场景,但如果我就是一个低重音偏好者,可以尝试选择低音增强,如果我更喜欢流行歌曲里那种人声贴耳的感觉,可以选择清晰人声。选择音效的时候,可以选一首熟悉的歌,一边听一边切换着选到自己喜欢的音效,非常方便。

3、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调音师,适合大部分人的不一定适合你。

预设音效的选择当前还是有限,所谓玩机,就是要玩起来,调音没有想象中的复杂,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了解自己喜好的人,把耳朵交给别人,不如把耳朵交给自己。

Freebuds pro3上还可以支持自定义10段调音。只要知道每个频段的大致意思,跟着自己的听感来,每个人都可以找到最“match”自己耳朵的调校。

60Hz:低频下潜,主要影响鼓之类的低频乐器,增加可以让其更有力度感,有弹性的感觉,但过多会让鼓声偏硬,有种鼓面崩的很紧的感觉。

125Hz:低频,是大鼓的能量较高谐波部分,也是低音贝斯的主要频段,增加可以让低频的丰满度有明显提升,多了会有种“嗡嗡”的轰鸣感,少了就觉得低频软绵无力。

250Hz:中低频,小鼓比如军鼓的频段,吉他低沉音色。这个频段提升也增加军鼓的木质感,吉它的温暖感,过多会显得浑浊,闷闷的。

500Hz:中低频,人声的基频部分,提升会增加人声的温暖度和丰满度,会让人声更加贴耳,但降低人声的清晰度。降低会让人声变薄变远,同时人声也会不突出。

1KHz:中频,是中频的重要转折点,因为对大部分耳朵来说都比较敏感,所以一般都是频段中的最低点,提升可以增加一些乐器的丰满度,突出人声的特色,但过多,则会产生喉音感。

2kHz:中频,人声和中音乐器的谐波部分,提升会增加人声和乐器的清晰度,但过多会有种发硬的感觉,显得不够圆润。

4kHz:中高频,人声的齿音段,提升可以增加人声和乐器的亮度,光泽感,通透感,但提升过多会显得齿音比较重,过于尖锐。

8kHz:高频,大部分乐器的谐波成分,提升可以增加层次感,清晰度和透明度,提升过多,“嘶嘶”声会比较重,有撕裂感。

12kHz:超高频,高次谐波部分,提升会更有细节表现,人声的磁性感,过多会变硬刺耳。

16kHz:超高频,人耳听觉的极限,提升会增加空气感,一种通透的氛围,提升过多,会存在一些不平衡的颗粒感。

基本的对应关系就是这些,可以发现相近的频段,形容词都差不多,就是因为声音不是非常严格的一对一。而且还有声掩蔽的效应存在,前一个频段的声音,容易掩蔽掉下一个频段的声音。比如我觉得现在的声音,人声不够突出,但是又有点浑浊,有点闷闷的,那这个时候,就不该一味的提升500Hz,应该少量的提升500Hz,同时更多的去提升2kHz和4kHz,去增加人声的高频谐波部分,这样可以让人声突出的同时更加的清晰,如果犹嫌不够,还可以去压125Hz和250Hz,防止低频把人声给掩蔽掉。频段就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希望那个部分突出,就要对应的去消减其他的部分。

调音的指导就是这些,听越多的理论,不如自己动手,多听一听,多试一试,有一套自己的调音理论,才能调出最适合自己的音色。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