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whale AI夏令营第三期”-AI 逻辑推理方向 task2 笔记

班级群1-yujiarui

精度baseline

大模型介绍:

大语言模型的概念

大语言模型(英文:Large Language Model,缩写LLM),也称大型语言模型,是一种人工智能模型,旨在理解和生成人类语言。

通常,大语言模型 (LLM) 指包含数十亿Billion或更多)参数的语言模型,这些模型在大量的文本数据上进行训练,例如国外的有GPT-3 、GPT-4、PaLM 、Galactica 和 LLaMA 等,国内的有ChatGLM、文心一言、通义千问、讯飞星火等。

大模型的能力和特点

  1. 大模型的能力

大语言模型(LLM)与以前的预训练语言模型(PLM)的主要区别在于其涌现能力。这种能力在小型模型中不明显,但在大型模型中显著。例如:

  • 上下文学习:首次由GPT-3引入,允许模型在提供自然语言指令或多个任务示例的情况下,通过理解上下文并生成相应输出来执行任务。

  • 指令遵循:通过指令微调,LLM可以根据任务指令执行未见过的任务,展示出强大的泛化能力。

  • 逐步推理:通过"思维链(Chain of Thought, CoT)"策略,LLM能够解决多步推理任务,例如数学问题。

  1. 大模型的特点

  • 巨大的规模:参数规模达数十亿甚至数千亿,使其能捕捉更多语言知识和复杂语法结构。

  • 预训练和微调:在大规模无标签文本数据上预训练,然后通过有标签数据微调,适应特定任务。

  • 上下文感知:具备强大的上下文感知能力,能够理解和生成依赖前文的文本内容。

  • 多语言支持:支持多种语言,促进跨文化和跨语言的应用。

  • 多模态支持:一些LLM支持文本、图像和语音的多模态数据。

  • 涌现能力:在大规模模型中表现出明显的性能提升,能处理更复杂的任务。

  • 多领域应用:广泛应用于文本生成、自动翻译、信息检索、摘要生成、聊天机器人等多个领域。

  • 伦理和风险问题:需要谨慎处理生成有害内容、隐私问题和认知偏差等伦理和风险问题。

代码整体介绍:

①:安装需要的库:

配置好API:

导入库:

②:答案生成部分:

call_qwen_api 这个函数目的是通过输入模型名称、prompt,完成大模型api调用:

api_retry 这个函数是当大模型调用api时可能会导致出错中断的问题,为了保证每个问题都被大模型处理过,我们需要设置一个反复尝试的函数。# 最大尝试次数5次 # 再次尝试等待时间 60秒。如果出现错误我们存储到日志文件。

get_prompt prompt的模版函数,通过字符串处理的方式拼接完整的prompt:

③:抽取函数:

通过抽取函数可以将大语言模型生成的结果抽取成答案对应的选项,这里的匹配原则和prompt呼应。我们可以看到prompt要求【最后一行的格式为"答案是:A"】这样的规范,那么我们采用正则表达式re.compile方法匹配到答案对应的选项。当我们匹配为空时,我们默认选"A"。

多线程处理:

def process_datas(datas,MODEL_NAME):
    results = []
    # 定义线程池 选择16线程
    with ThreadPoolExecutor(max_workers=16) as executor:
        # 这里我们使用future_data 存储每个线程的数据
        future_data = {}
        # 这里的lens记录了调用api的次数,也就是我们每个问题背景下的所有子问题之和。
        lens = 0
        # 送入多线程任务
        # 这里每个data下是一个问题背景,其中包含多个子问题。
        for data in tqdm(datas, desc="Submitting tasks", total=len(datas)):
            problem = data['problem']
            # 这里面我们用enumerate方法每次循环得到问题的序号id和实际的问题。
            for id,question in enumerate(data['questions']):
                prompt = get_prompt(problem, 
                                    question['question'], 
                                    question['options'],
                                    )
                # 这里送入线程池等待处理,使用api_retry,向api_retry传入MODEL_NAME, prompt参数
                future = executor.submit(api_retry, MODEL_NAME, prompt)
                # 每个线程我们存储对应的json问题数据以及问题序号id,这样我们就能定位出执行的是哪个子问题
                future_data[future] = (data,id)
                time.sleep(0.6)  # 控制每0.6秒提交一个任务 防止接口超过并发数
                lens += 1
        # 处理多线程任务
        for future in tqdm(as_completed(future_data), total=lens, desc="Processing tasks"):
            # print('data',data)
            # 取出每个线程中的字典数据及对应的问题id
            data = future_data[future][0]
            problem_id = future_data[future][1]
            try:
                # 获取api运行结果
                res  = future.result()
                # 抽取大语言模型返回结果
                extract_response = extract(res)
                # print('res',extract_response)
                # 装入answer字段
                data['questions'][problem_id]['answer'] = extract_response
                # 在结果列表中新增数据字典
                results.append(data)
                # print('data',data)
                
            except Exception as e:
                logger.error(f"Failed to process text: {data}. Error: {e}")
    
    return results

启动函数:

def main(ifn, ofn):
    if os.path.exists(ofn):
        pass
    data = []
    # 按行读取数据
    with open(ifn) as reader:
        for line in reader:
            sample = json.loads(line)
            data.append(sample)
    datas = data
    # print(data)
    # 均匀地分成多个数据集
    return_list = process_datas(datas,MODEL_NAME)
    print(len(return_list))
    print("All tasks finished!")
    return return_list
    
if __name__ == '__main__':
# 这里给了一个抽取范例参考
    a = extract("""根据欧几里得算法,逐步解析计算两个数6和7的最大公约数(gcd)的步骤如下:

1. 判断6和7是否相等:不相等。
2. 判断6和7大小关系,7 > 6,所以用更大的数7减去较小的数6得到结果1。
3. 现在计算6和1的最大公约数。
4. 6 > 1,根据算法用更大的数6减去较小的数1得到结果5。
5. 再计算5和1的最大公约数。
6. 5 > 1,用5减去1得到结果4。
7. 再计算4和1的最大公约数。
8. 4 > 1,用4减去1得到结果3。
9. 再计算3和1的最大公约数。
10. 3 > 1,用3减去1得到结果2。
11. 再计算2和1的最大公约数。
12. 2 > 1,用2减去1得到结果1。
13. 最后计算1和1的最大公约数,两数相等,gcd即为这两个数,也就是1。

因此,6和7的最大公约数是1。

答案是:C.""")

    print(a)
    # 调用主函数
    return_list = main('round1_test_data.jsonl', 'upload.jsonl')

去重与排序:

将一个问题背景下的所有问题存入同一个字典,并按id序号排序。

def has_complete_answer(questions):
    # 这里假设完整答案的判断逻辑是:每个question都有一个'answer'键
    for question in questions:
        if 'answer' not in question: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def filter_problems(data):
    result = []
    problem_set = set()

    for item in data:
        # print('处理的item' ,item)
        problem = item['problem']
        if problem in problem_set:
            # 找到已存在的字典
            for existing_item in result:
                if existing_item['problem'] == problem:
                    # 如果当前字典有完整答案,替换已存在的字典
                    if has_complete_answer(item['questions']):
                        existing_item['questions'] = item['questions']
                        existing_item['id'] = item['id']
                    break
        else:
            # 如果当前字典有完整答案,添加到结果列表
            if has_complete_answer(item['questions']):
                result.append(item)
                problem_set.add(problem)

    return result

return_list = filter_problems(return_list)
# 排序工作 通过id字段后三位代表序号
sorted_data = sorted(return_list, key=lambda x: int(str(x['id'])[-3:]))
print(sorted_data)

纠错:

def find_missing_ids(dict_list):
    # 提取所有序号
    extracted_ids = {int(d['id'][-3:]) for d in dict_list}
    
    # 创建0-500的序号集合
    all_ids = set(range(500))
    
    # 找出缺失的序号
    missing_ids = all_ids - extracted_ids
    
    return sorted(missing_ids)

# 示例字典列表
dict_list = sorted_data

# 找出缺失的序号
missing_ids = find_missing_ids(dict_list)
print("缺失的序号:", missing_ids)

len(missing_ids)

储存:

  • 7
    点赞
  • 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