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由于CPU的运算速度大的惊人,存储器的取数和存数速度与他很难适配,使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加上IO设备的增加。如果它们与存储器交换信息必须通过CPU来实现,这就大大降低了CPU的工作效率。所以出现了:
IO与存储器直接存放方式DMA。
二:
存储器的分类
按照存储介质分类:
1.半导体存储器:存储元件是由半导体器件组成的存储器。优点是体积小,功耗低。缺点是电源一消失,信息也随即消失。
2.磁表面存储器:在金属或塑料基体的表面上涂一层磁性材料作为记录介质,工作时磁层随磁体高速运转,用磁头在磁层上进行读写操作。
3磁芯存储器:磁芯是由硬磁材料做成的环状元件,在磁芯内穿有驱动线和读出线,这样便可以进行读 /写操作。
4光盘存储器:是应用激光在记录介质上进行读写的存储器,具有非易失性的特性。
按照存取方式分类:
1,随机存储器:RAM是一种可读/写存储器,其特点是存储器的任何一个存储单位的内容都可以随机存储,而且存取时间与存储单元的物理位置无关。
2,只读存储器。
3,串行访问存储器
三:
存储器分为主存(随机存储器),辅存(光盘,磁带,磁盘),缓存。
存储器的三个性能指标:速度,容量,位价。
四:
五:
存储单元两种地址的分配方式:
字地址是每个存储单元的唯一标识,存储单元的个数决定MAR的长度,而存储单元的长度决定MDR的长度。而高位字节和低位字节是两种分配方式。
六:
1,由于每根地址线可以表示两种状态,24根地址线可以表示 2 *24个不同的地址。每个地址对应一个字节,所以总的内存容量是 2 *24字节。由于1MB(兆字节)等于 2 *20 字节,所以 2 *24字节等于16MB。(这里已经标明了按字节寻址,所以每个地址对应一个字节)。
2,字长是CPU一次性能够处理的位数。(其实也就是存储字长,MDR长度)
3,如果字长为16位(即2字节),那么每个地址现在对应2字节的数据。
4,
七:
八:关于芯片容量(2*10为1K)
九:
十:
半导体存储芯片的译码驱动方式:(线选法,重合法)
译码器通常用于地址解码,即将地址总线上的二进制编码转换成特定的控制信号,以选择特定的设备或存储单元。
一个常见的3线-8线译码器有3个输入线和8个输出线。当输入3个二进制位时,译码器会根据输入的二进制值激活8个输出中的一个。如果输入是000,则输出1被激活;如果输入是001,则输出2被激活,依此类推。
驱动器是一种电路,用于增强信号的强度或电流驱动能力,以便信号能够驱动更大的负载或传输更远的距离。在数字电路中,驱动器通常用于增强译码器的输出信号,使其能够驱动更多的逻辑门或设备。
当CPU需要访问特定的内存单元时,它会在地址总线上发送一个地址。这个地址通过译码器被解码,然后驱动器增强译码器的输出信号,以控制内存单元的读写操作。
如图是一个16*1的线选法芯片,1代表数据的字长1字节,16组1字长的存储单元,即一个16*8的矩阵。其特点是只有一根字选择线,只适用容量不大的存储芯片。
如图是32*4的重合法芯片:
用到了64根字选择线,X/Y方向各32根。
十一:
随机存取存储器按其存储信息的不同分为静态RAM和动态RAM。
存储器中用于寄存0/1代码的电路称为存储器的基本单元电路。(MOS管)
触发器T1-T4通过稳定的反相器存储一位数据。T5T6作为开关受行地址选择控制,导通后允许位线与触发器连接;T7T8受列地址选择控制,导通后允许使用读放大器/写放大器
静态RAM读操作的过程:
D out 读 / D in 写
行开关和列开关的组合确保了只有被选中的存储单元参与读写操作,从而避免了数据冲突。
静态RAM的写操作:
两个写放大器,使两端输出为相反电平。
这是一个静态RAM芯片。A0到A9是地址输入端,WE是写允许信号(低电平写,高电平读),CS是片选信号(低电平有效),Vcc是电源,GND是接地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