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部分:
1.实验A14 等厚干涉 用牛顿环测曲率半径
R的计算:
注意这里的S应该是
问题一:为啥暗纹更好测:
1.位置计算更简单,本实验是以e为中间量,通过牛顿环仪测出r,最终计算出R曲率半径,
暗环公式更简单
2.光源的亮度不均、透镜的表面不平整等,这些都会影响到亮环的形成,使得亮环的清晰度较低。而暗环由于没有亮度变化,通常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所以它们的位置更加稳定和容易确定。
实验原理的简单推导:
问题二:空气有灰尘等问题会带来附加光程差,咋办呢?
问题三:圆心不易找用直径
但是在实际问题中,
1.干涉环的圆心就很难确定(玻璃的弹性形变,接触处不干净等)透镜和玻璃板之间不可能是一个理想的点接触。应该是一个或明或暗的圆斑,这样一来,,rk就很难测准;
2.而且在接触处,到底包含了几级条纹也难以知道,这样级数k也无法确定
因此我们想到用直径
这样就更精确了
综上问题二和问题三:
为什么说在牛顿环和劈尖实验中测量的干涉条纹数越多,测量的精度越高?
的撒尽快
答:由于仪器的误差是一定的,则在测量长度时,所测量的干涉条纹数越多,其误差除以条纹数为实际误差,平均误差就小了
实验注意事项:
1.钠光灯需提前预热5mins
2.测微鼓轮需要向同一方向转动,避免回程误差(齿轮与齿轮相接...)
3.本实验用逐差法处理数据
尖劈测细丝直径实验原理:
刚体转动惯量
液体粘度
碰撞试验
杨氏模量
驻波实验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实验
电位差计研究温差电偶特性
1.打开
2.X1,调零
3.标准,电流调节
4.打开,设置温度上限,开始加热
5.未知,调节大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