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dis
文章平均质量分 96
Redis 核心机制,涵盖常用命令详解、数据结构实现、IO 多路复用与协议设计、存储原理与数据模型、主从同步及持久化策略、对象模型与内存管理等
洲覆
无木成林,无水行舟,积深不厚,积年不旧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Redis 64字节分界线与跳表实现原理
Redis采用两种字符串编码方式(embstr和raw),以64字节为分界线进行优化。选择64字节边界是因为现代CPU缓存行和内存分配器通常以64B为最小单位,而44字节是实际可用空间(扣除元数据开销)。对于跳表,Redis采用多级索引加速有序集合的查找和范围查询,通过随机层数平衡性能与维护成本,实现O(log n)复杂度。原创 2025-09-25 16:52:05 · 868 阅读 · 0 评论 -
Redis 核心数据类型:从命令、结构到实战应用
Redis核心数据结构包括String、List、Hash、Set和ZSet,每种结构都有独特特点和应用场景。String是二进制安全字符串,适用于对象存储、计数器和分布式锁;List是双向链表,适合消息队列和最新列表;Hash适合存储对象属性;Set用于无序唯一集合;ZSet则是有序唯一集合。原创 2025-09-25 14:34:03 · 1267 阅读 · 0 评论 -
Redis 基本原理与安装配置
Redis(Remote Dictionary Service)直译为“远程字典服务”,本质上是一个在内存中保存、并通过网络以 key-value 方式访问的数据库。它可用作数据库、缓存和消息中间件,其核心价值在于支持多种数据结构,包括 String、List、Hash、Set、ZSet、Stream、HyperLogLog 等。原创 2025-09-24 14:46:00 · 1103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