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RIP简介与特点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一种基于距离矢量算法的动态路由协议,最初由思科系统开发并广泛应用于各种网络环境。RIP的主要特点是简单易用、对网络设备要求不高,特别适合中小型网络。它使用UDP协议,监听520端口进行通信,并定期(默认为30秒)广播路由更新信息。RIP协议支持的最大跳数为15,即如果一个路由条目的跳数达到16,RIP会认为该路由不可达。
2. RIP工作原理
RIP通过交换路由信息来维护网络中的路由表。每台运行RIP协议的路由器都会定期向其邻居路由器发送自己的完整路由表。邻居路由器接收到路由信息后,会与自己的路由表进行比较,并根据一定的算法(如贝尔曼-福特算法)计算到各网络的最优路径。如果邻居路由器发现一条更短的路径,它会更新自己的路由表,并向其他邻居路由器传播这一更新。
VRRP协议报文用来将Master设备的优先级和状态通告给同一备份组的所有Backup设备。
VRRP协议报文封装在IP报文中,拥有专门的VRRP组播地址。在IP报文头中,源地址为发送报文接口的主IP地址(不是虚拟IP地址),目的地址是224.0.0.18,TTL是255,协议号是112。
主IP地址(Primary IP Address):从接口的真实IP地址中选出来的一个主用IP地址,通常选择配置的第一个IP地址。
目前,VRRP协议包括两个版本:VRRPv2和VRRPv3。VRRPv2仅适用于IPv4网络,VRRPv3适用于IPv4和IPv6两种网络。
基于不同的网络类型,VRRP可以分为VRRP for IPv4和VRRP for IPv6(简称VRRP6)。
3.VRRP报文结构
VRRPv2和VRRPv3的报文结构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