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变量有不懂的可以可以看上一篇
目录
学习目标:
-
学习使用各种运算符
-
学习使用条件判断(if)
-
学习使用循环结构(for、while)
-
多多熟练使用方法
学习内容:
1.运算符
1.1基本运算符(加减乘除等)
运算符 | 说明 | 实例 | 结果 |
---|---|---|---|
+ | 加 - 两个对象相加 | 12.45 + 15 | 27.45 |
- | 减 - 得到负数或是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 | 4.56 - 0.26 | 4.3 |
* | 乘 - 两个数相乘或是返回一个被重复若干次的字符串 | 5 * 3.6 | 18.0 |
/ | 除 - x除以y(和数学中的规则一样) | 7 / 2 | 3.5 |
// | 整除(只保留商的整数部分) | 7 // 2 | 3 |
% | 取余,即返回除法的余数 | 7 % 2 | 1 |
** | 幂运算/次方运算,即返回 x 的 y 次方 | 2 ** 4 | 16,即 24 |
注意: //(整除)规则为向下求整:最小整数 如:-7//2 =-4
示例
print(1+2) #加 得 3
print(-4+(-4)) #减 得 -8
print(2*4) #乘 得 8
print(5/2) #除 得 2.5
print(-5//2) #整除 得 -3
print(10%3) #求余 得 1
1.2比较运算符
比较运算符 | 说明 |
---|---|
> | 大于,如果> 前面的值大于后面的值,则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
< | 小于,如果< 前面的值小于后面的值,则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
== | 等于,如果== 两边的值相等,则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
>= | 大于等于(等价于数学中的 ≥),如果>= 前面的值大于或者等于后面的值,则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
<= | 小于等于(等价于数学中的 ≤),如果<= 前面的值小于或者等于后面的值,则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
!= | 不等于(等价于数学中的 ≠),如果!= 两边的值不相等,则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
is | 判断两个变量所引用的对象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
is not | 判断两个变量所引用的对象是否不相同,如果不相同则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
1.3赋值运算符
运算符 | 说 明 | 用法举例 | 等价形式 |
---|---|---|---|
= | 最基本的赋值运算 | x = y | x = y |
+= | 加赋值 | x += y | x = x + y |
-= | 减赋值 | x -= y | x = x - y |
*= | 乘赋值 | x *= y | x = x * y |
/= | 除赋值 | x /= y | x = x / y |
%= | 取余数赋值 | x %= y | x = x % y |
**= | 幂赋值 | x **= y | x = x ** y |
//= | 取整数赋值 | x //= y | x = x // y |
&= | 按位与赋值 | x &= y | x = x & y |
|= | 按位或赋值 | x |= y | x = x | y |
^= | 按位异或赋值 | x ^= y | x = x ^ y |
<<= | 左移赋值 | x <<= y | x = x << y,这里的 y 指的是左移的位数 |
>>= | 右移赋值 | x >>= y | x = x >> y,这里的 y 指的是右移的位数 |
注意:下面五个看不懂请看 1.5位运算符
1.4逻辑运算符
逻辑运算符 | 含义 | 基本格式 | 说明 |
---|---|---|---|
and | 逻辑与运算,等价于数学中的“且” | a and b | 当 a 和 b 两个表达式都为真时,a and b 的结果才为真,否则为假。 |
or | 逻辑或运算,等价于数学中的“或” | a or b | 当 a 和 b 两个表达式都为假时,a or b 的结果才是假,否则为真。 |
not | 逻辑非运算,等价于数学中的“非” | not a | 如果 a 为真,那么 not a 的结果为假;如果 a 为假,那么 not a 的结果为真。相当于对 a 取反。 |
1.5位运算符
学习位运算符的拓展知识:常见的进制“2,8,16,10”
进制间的转换:
10进制转换其他进制
N进制转换10进制
如:N:16进制=1F
第一步:拆分 : 1 F=15
第二步:计算权重,从右向左分别是16^0和16^1。
第三步:根据权重和对应的十进制数,进行计算:1 * 16^1 + 15 * 16^0 = 16 + 15 = 31。
位运算符 | 说明 | 使用形式 | 举 例 |
& | 按位与 | a & b | 4 & 5 |
| | 按位或 | a | b | 4 | 5 |
^ | 按位异或 | a ^ b | 4 ^ 5 |
~ | 按位取反 | ~a | ~4 |
<< | 按位左移 | a << b | 4 << 2,表示整数 4 按位左移 2 位 |
>> | 按位右移 | a >> b | 4 >> 2,表示整数 4 按位右移 2 位 |
-
按位与运算符:参与运算的两个值,如果两个相应位都为1,则该位的结果为1,否则为0。
-
按位或运算符: 只要对应的二个二进位有一个为1时,结果位就为1。
-
按位异或运算符:当两对应的二进位相异时,结果为1
-
左移动运算符:运算数的各二进位全部左移若干位,由右边的数字指定了移动的位数,高位丢弃,低位补0。
-
右移动运算符:把左边的运算数的各二进位全部右移若干位,右边的数字指定了移动的位数
不理解的同学看这里
按位示例:
4&5 4 转2进制 =100 5转二进制 = 101
100为二进制转10进制=4
4&5 所以答案=4
移动示例:
4 << 2 4 =00000100 2是向左移2位
注意:在计算机中,通常使用固定位数的字节来表示数据,常见的字节大小是8位(一个字节)。
1.6三元运算符:
1.7多变量赋值:
x , y, z= 30, 20, 10 x = y = z = 10
2.条件判断(if)
结构
exp1 if condition else exp2
condition 是判断条件,exp1 和 exp2 是两个表达式。如果 condition 成立(结果为真),就执行 exp1,并把 exp1 的结果作为整个表达式的结果;如果 condition 不成立(结果为假),就执行 exp2,并把 exp2 的结果作为整个表达式的结果。
Python 中的 if else 语句可以细分为三种形式,分别是 if 语句、if else 语句和 if elif else 语句。
示例
# 0=剪刀 1=石头 2=布
nums = ["剪刀","石头","布"]
# 你出的
ops = int(input("请输入剪刀石头布:"))
# 电脑出的
cpu = random.randint(0,2)
# 计算必赢结果
win = ops + 1
win = 0 if win == 3 else win
print("你出%s,电脑出%s,输赢结果:%s" %(nums[ops],nums[cpu]))
if cpu==win:
print("电脑赢了")
elif ops == cpu:
print("平局")
else:
print("你赢了")
3.循环结构(for、while)
3.1for 循环的语法格式如下:
Python中的循环语句有 2 种,分别是 while 循环和 for 循环,而for循环它常用于遍历字符串、列表、元组、字典、集合等序列类型,逐个获取序列中的各个元素。
for 迭代变量 in 字符串|列表|元组|字典|集合:
代码块
示例一:通过for循环计算100以内的和
sum = 0
for i in range(100):
print(i)
sum+=i+1print(sum)
示例二:通过for循环计算100以内的奇数和
sum = 0 for i in range(100)[1::2]: print(i) sum+=i print(sum)
3.2while循环:
而while 循环和 if 条件分支语句类似,即在条件(表达式)为真的情况下,会执行相应的代码块。不同之处在于,只要条件为真,while 就会一直重复执行那段代码块。
while 语句的语法格式如下:
while 条件表达式:
代码块
while 语句执行的具体流程为:首先判断条件表达式的值,其值为真(True)时,则执行代码块中的语句,当执行完毕后,再回过头来重新判断条件表达式的值是否为真,若仍为真,则继续重新执行代码块...如此循环,直到条件表达式的值为假(False),才终止循环。
sum = 0 # 求和
num = 0 # 当前数值
while num <= 100:
sum += num
num = num + 1
break
else:
print("OK")
print(sum)
无论是 while 循环还是 for 循环,其后都可以紧跟着一个 else 代码块,它的作用是当循环条件为 False 跳出循环时,程序会最先执行 else 代码块中的代码。
学习时间:
看都看了,不操作一下真的可惜喔~(牢记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