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dis
文章平均质量分 84
专栏「Redis」启动!取名Redis,因为它高效、键值分明。我以此记录学习笔记(Key)与生活感悟(Value),为飞速成长的岁月提供一处“内存数据库”。
内容涵盖专业思考、读书心得与校园日常。目标是:拒绝数据丢失,让每一天的成长都有迹可循。欢迎订阅交流!
咸鱼_要_翻身
一只偷懒的大学生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Redis 的核心特性与优势、应用场景
本文系统介绍了Redis这一高性能内存数据存储系统。它以其卓越的读写速度、多样化的数据结构、丰富的功能(如持久化、复制、高可用)和简单稳定的特性而著称。Redis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基于内存的键值存储模型,支持字符串、哈希、列表等多种数据结构,使其成为缓存、会话存储、排行榜、消息队列等场景的理想选择。文章强调,尽管Redis能力强大,但需根据数据规模与冷热特性合理使用,并非万能。通过集中式会话管理等实例,展示了Redis在现代分布式架构中解决核心问题的关键作用。原创 2025-10-11 16:48:42 · 294 阅读 · 0 评论 -
服务端架构演进概述与核心技术概念解析
本文以电子商务应用为例,探讨服务端架构从百级到千万级并发的演进历程。首先解析架构设计核心概念:分布式(多机网络协作)与集群(统一服务能力)的区别,主从架构、中间件等基础组件。重点介绍系统评价三大指标:可用性(4个9标准为年故障≤52分钟)、响应时长(用户操作到反馈时间)、吞吐量(单位时间处理请求数)与并发能力(同时处理最大请求数)。通过技术概念与业务场景的结合,帮助读者建立架构演进的全局认知框架,理解技术如何支撑业务规模扩展。原创 2025-10-09 18:57:14 · 580 阅读 · 0 评论 -
数据库架构演进:从读写分离到大数据解析
本文探讨了高并发系统架构的演进过程。首先分析了读写分离架构,通过主从数据库分离缓解数据库压力;其次引入缓存机制实现冷热数据分离,显著提升热点数据访问效率;然后提出垂直分库方案,解决单机存储瓶颈;接着阐述微服务架构,通过业务拆分优化团队协作。文章指出,架构设计需根据业务特点灵活调整,大数据架构与应用架构相辅相成。全文系统性地介绍了从单一服务到分布式系统的演进路径,为构建高可用、高并发系统提供了实用参考。原创 2025-10-09 18:37:47 · 641 阅读 · 0 评论 -
分布式系统演进:从单机到集群的必由之路
本文介绍了分布式系统的演进过程,从单机架构到分布式系统的必要性及实现方式。主要内容包括:1. 单机架构的局限性,如硬件资源瓶颈和性能问题;2. 解决性能问题的两种方案:垂直扩展(升级硬件)和水平扩展(增加服务器);3. 分布式系统的演进步骤:服务分离和应用数据分离、引入负载均衡实现水平扩展;4. 分布式系统带来的复杂性增加和开发成本上升等代价。文章强调分布式是手段而非目的,应根据业务需求逐步演进架构,而非盲目追求分布式。原创 2025-10-09 17:39:48 · 570 阅读 · 0 评论 -
初识Redis:理解其定位与适用场景
Redis是一款开源内存数据库,最初设计用于消息队列,现主要用作缓存和共享内存。它将数据存储在内存中,访问速度远超MySQL,但存储空间有限。实际应用中常采用Redis+MySQL的架构,用Redis缓存热点数据。虽然这种组合提升了性能,但也增加了数据同步的复杂度。技术选型需权衡业务需求,没有完美方案,需根据具体场景选择合适的数据存储方式。原创 2025-10-08 21:58:24 · 396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