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之前大二上学期学过一遍linux,现在大二下已经快忘得差不多了,所以来用博客记录一下,加深一下印象,今天先从最基础的来说,就是Linux的目录结构,有讲错或讲漏的地方欢迎指正。
Linux的目录结构
linux的文件系统和windows的文件不一样,windows的文件系统会有很多盘符,盘符下面会有很多文件目录,而Linux文件目录则不是这样的,linux的文件系统用的是树状目录结构,最上面的是‘/’根目录,然后在下面创建其他目录。
大概就是这样,简单说一下,
/boot目录,linux系统启动所需要的引导文件的目录,如果损坏,linux系统就无法启动。
/dev目录,设备管理目录,linux把所有硬件都映射成了对应文件,这些文件都放在dev目录里面。
就感觉Linux里面的所有东西都是文件
Linux目录结构详解
- /bin目录 这个目录存放着常用的命令,比如咱们平时使用的cd,cp命令
- /home目录 这个目录是存放普通用户的目录,在Linux中,每一个用户都有自己的目录,一般是以用户名来命名的,比如说你的用户名是emm,那么在home目录里就有一个名字是emm的文件夹
- /root目录 这个目录是系统管理员,你可以理解为在linux系统中地位最高,权限最大的。如果咱们使用root账号登陆,那么默认就处在/root下面。
- /lib目录 这个是linux系统开机所需的基本的动态链接共享库,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需要用到这些共享库,一旦删除或者里面的文件被删除,恭喜你可以重装一下linux了。
- /etc目录 这个目录存放着系统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录,linux系统本身所需的配置文件也在里面,如果我们需要自己安装一些系统服务,那么相关的配置文件也会储存在其中。
- /usr目录 这个目录很重要,用户的很多应用程序和文件都放在这个目录下面,类似与windows下的program files目录
- /boot目录 存放的也是启动linux时的一些核心文件,包括一些连接文件和镜像文件。如果这个目录里的文件被删了,恭喜你,你的linux又要炸了。
- /dev目录 这个目录里面把linux所有的硬件信息用文件的形式存放,这就是前面提到过的感觉Linux所有的东西都是文件
- /proc目录 这个目录是一个虚拟的目录,他是系统内存的映射,可以通过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但不要动它,不然系统又要炸了。
- /srv目录 该目录存放的一些服务服务启动之后需要提取的数据
- /sys目录 这个目录存放了linux内核的信息
- /tmp目录 存放临时文件
- /media目录 Linux系统会把链接的光驱,U盘挂载到这个目录下(就是会把识别到的设备映射成文件放到这个目录下)
- /mnt目录 系统提供该目录是为了让用户临时挂载别的文件系统的,我们可以将外部的存储挂载在/mnt/上,然后进入该目录就可以查看里的内容了
- /opt目录 主机安装软件存放的目录
- /usr/local目录 应用系统安装后,安装程序所存放的目录,一般是通过编译源码方式安装的程序
- /var目录 存放着不断变化和扩充的目录,比如各种日志文件
终于敲完了,累死我了,下面说几个区别
容易混淆的目录功能
/media和/mnt是用于挂载存储设备的目录,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用途和推荐的挂载方式。
- /media目录:
- /media目录通常用于临时挂载移动设备,如USB闪存驱动器、移动硬盘等。
- 系统会自动在/media目录下创建以设备名称为名的子目录,并将设备挂载到该子目录下。
- 在许多Linux发行版中,可通过在/media目录下直接插入USB设备来实现自动挂载。
- 推荐的挂载方式是将移动设备挂载到/media目录下的子目录中。
- /mnt目录:
- /mnt目录用于手动挂载存储设备,如本地硬盘分区、CD-ROM等。
- 管理员通常需要手动创建挂载点(mount point),然后将设备挂载到该挂载点下。
- /mnt目录可以用于永久挂载设备,以便系统重新启动后仍然保持挂载状态。
- 推荐的挂载方式是将本地硬盘等设备挂载到/mnt目录下的子目录中。
综上所述,/media目录适合用于临时挂载移动设备,而/mnt目录适合用于手动挂载且需要持久化的存储设备。
后面更新的话就该vim编译器和还有远程登陆了,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