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组概述
数组是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一组数据集合。
在Java中同样将数组看作一个对象,虽然基本数据类型不是对象,但由于基本数据类型组成的数组却是对象。在程序设计中引入数组可以更有效的管理和处理数据。可根据数组的维数将数组分为一维数组,二维数组……
一维数组
创建一维数组
数组作为对象允许使用new关键字进行内存分配。在使用数组之前,必须首先定义数组变量所属的类型。一维数组的创建有两种形势。
先声明,在用new关键字进行内存分配
数组元素类型 数组名字[];
数组元素类型[] 数组名字;
数组元素类型决定了数据类型,数组名字为一个合法的标识符,符号"[]"指明该变量是一个数组类型变量。单个"[]"表示要创建的数组是一个一维数组
声明的同时为数组分配内存
数组元素类型 数组名=new数组元素的类型[数组元素的个数];
2.初始化一维数组
数组与基本数据类型一样可以进行初始化操作。数组的初始化可以分别初始化数组中的每个元素。
数组的初始化有两种方式:
int arr[]=new int[]{1,2,3,5,25};
int arr2[]={34,12,6};
3.使用一维数组
例题1
public class GetDay {//创建类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主方法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int day[]=new int[] {31,28,31,30,31,30,31,31,30,31,30,31};//创建并初始化一维数组
for (int i=0;i<12;i++) {//利用循环将信息输出//要是把12改成13会出现数组下标越界错误
System.out.println((i+1)+"月有"+day[i]+"天");//输出每月的天数
}
}
}
输出结果:
public class GetDay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int day[]=new int[] {31,28,31,30,31,30,31,31,30,31,30,31};//创建并初始化一维数组
for (int i=0;i<day .length;i++) {//输入i<day.length可以防止出现数组下标越界错误
System.out.println((i+1)+"月有"+day[i]+"天");//输出每月天数
}
//foreach循环遍历数组
for(int temp:day) {
System.out.println(temp);
}
}
}
二维数组
如果一维数组中的各个元素仍然是一个数组,那么它就是一个二维数组。二维数组常用于表示表,表中的信息以行和列的形式组织,第一个下标代表元素所在的行,第二个下标代表元素所在的列。
创建二维数组
先声明,再用new关键字进行内存分配
声明二维数组语法如下:
数组元素的类型 数组名字[] [];
数组元素的类型[] [] 数组名字;
数组名=new 数组元素的类型[行数][列数]
二维数组分配内存的同时设置初始值
数组名=new 数组元素的类型[行]{值1..值2..}
二维数组元素赋值
数组名[行号]={值1 ,值2……};
数组名[行号][列号]=值
初始化二维数祖
二维数组的初始化与一维数组初始化类似,同样可以使用大括号完成。
type arrayme[][]={value1,value2……,valuen};
type:数组数据类型
arrayname:数组名称,一个合法的标识符
value:二维数组中各元素,都代表一个一维数组
使用二维数祖
使用二维数组输出一个3行4列且所有元素都是0的矩形
public class Matrix {//创建类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主方法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int a[][]=new int [3][4];//定义二维数组
for (int i=0;i<a.length;i++) {
for (int j=0;j<a[i].length;j++) {//循环遍历数组中的每个元素
System.out.print(a[i][j]);//将数组中的每个元素输出
}
System.out.println();//输出空格
}
}
}
输出结果:
数组的基本操作
遍历数组
遍历数祖就是获取数组中的每个元素。通常遍历数组都是使用for循环来实现。
在遍历数组时,使用foreach语句可能会更简单例题:
public class Tautog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int arr2[][]= {{4,3},{1,2}};//定义二维数组
System.out.println("数组中的元素是:");//提示信息
int i=0;//外层循环计数器变量
for (int x[]:arr2) {//外层循环变量为一维数组
i++;//外层计数器递增
int j=0;//内层循环计数器变量
for (int e:x) {//循环遍历每一个数组元素
j++;//内存计数器递增
if(i==arr2.length && j==x.length) {//判断变量是二维数组中的最后一个元素
System.out.print(e);//输出二维数组的最后一个元素
}else//如果不是二维数组中的最后一个元素
System.out.print(e+",");//输出信息
}
}
}
}
输出结果:
填充替换数组元素
数组中的元素定义完成后,可通过Arrays类的静态方法fill()来对数组中的元素进行替换。该方法通过各种重载形式可完成对任意类型的数组元素的替换。fill()方法有两种参数类型。
替换数组
Arrays.fill(数组名,值);
替换数组部分元素:前改后不改
Arrays.fill(数组名,前索引,后索引,值);索引=下标
fill(int[] a,aint value)
import java.util.Arrays;//导入java.util.Arrays类
public class Swap {//创建类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主方法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int arr[]=new int [5];//创建int型数组
Arrays.fill(arr,8);//使用同一个值对数组进行填充
for (int i=0;i<arr.length;i++) {//循环遍历数组中的元素
System.out.println("第"+i+"个元素是:"+arr[i]);//将数组中的元素依次输出
}
}
}
结果:
fill(int[] a,int fromlndex,int tolndex,int value)
import java.util.Arrays;//导入java.util.Arrays类
public class Displace {//创建类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主方法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int arr[]=new int[] {45,12,2,10};//定义并初始化int型数组arr
Arrays.fill(arr,1,2,8);//使用fill()方法替换数组指定范围内的元素
for (int i=0;i<arr.length;i++) {//循环遍历数组中的每个元素
System.out.println("第"+i+"个元素是:"+arr[i]);//将数组中的每个元素输出
}
}
}
结果:
对数组进行排序
通过Arrays类的静态方法sort()可以实现对数组的排序。sort()方法提供了多种重载形式,可对任意类型的数组进行升序排序
import java.util.Arrays;//导入java.util.Arrays类
public class Taxis {//创建类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主方法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int arr[]=new int[] {23,42,12,8};//声明数组
Arrays.sort(arr);//将数组进行排序
for (int i=0;i<arr.length;i++) {//循环遍历排序后的数组
System.out.println(arr[i]);//将排序后数组中的各个元素输出
}
}
}
结果:
Java中的string类型数组的排序算法是根据字典编排顺序排序的,因此数字排在字母前面,大写字母排在小写字母前面。
复制数组
复制数组元素:空位补0溢出去掉
新数组名=Arrays.copyof(旧数组名,新数组长度);
copyOF()方法
import java.util.Arrays;//导入java.util.Arrays类
public class Cope {//创建类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主方法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int arr[]=new int[] {23,42,12};//定义数组
int newarr[]=Arrays.copyOf(arr, 5);//复制数组arr
for (int i=0;i<newarr.length;i++) {//循环遍历复制后的新数组
System.out.println(newarr[i]);//将新数组输出
}
}
}
结果:
copyOFRange方法
import java.util.Arrays;//导入java.util.Arrays类
public class Repeat {//创建类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主方法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int arr[]=new int[] {23,42,12,84,10};//定义数组
int newarr[]=Arrays.copyOfRange(arr, 0, 3);//复制数组
for (int i=0;i<newarr.length;i++) {//循环遍历复制后的新数组
System.out.println(newarr[i]);//将新数组中的每个元素输出
}
}
}
结果:
查询数组
查询数组:先排序再查询
索引=Arrays.binarys search(数组名,前索引,后索引,元素);
查询数组元素:先排序再查询,前含后不含
索引=Arrays.binarys search(数组名,前索引,后索引,元素);
1.binarySearch(Object[] a,Object key)
import java.util.Arrays;//导入java.util.Arrays类
public class Reference {//创建类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主方法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int ia[]=new int[] {1,8,9,4,5};//定义int型数组ia
Arrays.sort(ia);//将数组进行排序
int index=Arrays.binarySearch(ia, 4);//查找数组ia中元素4的索引位置
System.out.println("4的索引位置是:"+index);//将索引输出
}
}
结果:
2.binarySearch(Object[] a,int fromlndex,Object key)
import java.util.Arrays;//导入java.util.Arrays类
public class Rake {//创建类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主方法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String str[]=new String[] {"ab","cd","ef","yz"};//定义String型数组str
Arrays.sort(str);//将数组进行排序
int index=Arrays.binarySearch(str, 0,2,"cd");//在指定范围内搜索元素"cd"的索引位置
System.out.println("cd的索引位置是:"+index);//将索引输出
}
}
结果:
数组排序算法
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是最常用的数组排序算数之一,它排序数组元素的过程总是将较小的数往前放,较大的数往后放,类似水中气泡往上升的动作,所以称为冒泡排序。
基本思想
冒泡排序的基本思想是对比相邻的元素值,如果满足条件就交换元素值,把较小的元素移动到数组前面,把较大的元素移动到数组后面(也就是交换两个元素的位置),这样较小的元素就像气泡一样从底部上升到顶部
算法演示
冒泡算法由双层循环实现,其中外层循环用于控制排序轮数,而内层循环主要用于对比数组中每个邻近元素的大小,以确定是否交换位置
算法实现
public class Bubble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int[] array= {63,4,24,1,3,15};//创建一个数组,元素是乱序的
BubbleSort sorter= new BubbleSort();//创建冒泡排序类的对象
sorter.sort(array);//调用排序方法,对数组排序
}
public void sort(int[] array) {
for (int i=1;i<array.length;i++) {
//比较相邻两个元素,比较的元素往后冒泡
for(int j=0;j<array.length-i;j++) {
if(array[j]>array[j+1]) {
int temp=array[j];//把第一个元素值保存到临时变量中
array[j]=array[j+1];//把第二个元素值保存到第一个元素单元中
array[j+1]=temp;//把临时变量(第一个元素原值)保存到第二个元素单元中
}
}
}
showArray(array);//输出冒泡排序后的数组元素
}
private void showArray(int[] array)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for(int i:array) {//遍历数组
System.out.print(">"+i);//输出每个数组元素值
}
System.out.println();
}
}
结果:
直接排序
直接选择排序属于选择排序的一种,它的排序速度要比冒泡排序快一些,也是常用的 排序算法。
基本思想
直接排序的基本思想是将指定排序位置与其他数组元素分别对比,如果满足条件就交换元素值。与冒泡排序的区别,不是交换元素,而是满足条件的元素与指定的排序位置元素交换,这样排序好的位置逐渐扩大,直至整个数组都变成已排序好的格式
算法示例
每一趟从待排序的数据元素中选出最小(或最大)的一个元素,顺序的放在已排好的数列的最后,直到全部待排序的数据元素排完
算法实现
public class Select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int[]array= {63,4,24,1,3,15};//创建一个数组,元素是乱序的
SelectSort sorter=new SelectSort();//创建直接排序类的对象
sorter.sort(array);//调用排序对象方法,对数组排序
}
private void sort(int[] array)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int index;
for(int i=1;i<array.length;i++) {
index=0;
for(int j=1;j<array.length-i;j++) {
if(array[j]>array[index]) {
index=j;
}
}
//交换在位置array.length-i和index(最大值)上的两个数
int temp=array[array.length-i];//把第一个元素值保存到临时变量中
array[array.length-i]=array[index];//把第二个元素值保存到第一个元素单元中
array[index]=temp;//把临时变量(第一个元素原值)保存到第二个元素单元中
}
showArray(array);//输出直接选择排序后的数组元素
}
private void showArray(int[] array)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for(int i:array) {//遍历数组
System.out.print(">"+i);//输出每个数组元素值
}
System.out.println();
}
}
结果:
反转排序
顾名思义,反转排序就是以相反的顺序把原有数据的内容重新排序。反转排序算法在程序开发中也经常用到。
基本思想
反转排序的基本思想比较简单,就是把数组最后一个元素与第一个元素替换,倒数第二个元素与第二个元素替换,以此类推,直到把所有数组元素反转替换。
算法示例
反转排序是对数组两边的元素进行替换,所以只需要循环数组长度的半数次,如数组长度为7,那么for循环只需要循环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