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大学生GIS大赛上午A

、目的

土地利用每年都在发生变化,在统计一些大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时,我们可以使用遥感数据来进行粗略的估计。

二、要求

  1. 使用GPS采集了一些点并生成了表格(点位置.txt),需要知道这些点对应于class2015.tif数据中的地物类别。(10分)
  2. 提取出2010年是林地/耕地,并且2015年变为建筑用地的区域。(10分)
  3. 计算2010年到2015年土地利用转移矩阵。(15分)
  4. 在地图上展现出2010年到2015年用地类型是如何变化的,制图并保存为jpg格式。(20)

三、数据与工具

本试题用到的数据有:

数据

class2015.tif

2015年的土地利用结果数据。

lt51190382010144bjc00文件夹

2010年的影像数据存放在此文件夹中。

训练样本2010.shp

对2010年影像执行最大似然分类法所使用的训练样本数据。

点位置.txt

GPS采集的点生成的表格。

工具

ArcMap10.8,Word2021

四、解题思路

五、原理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是用于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和预测未来土地利用情况的重要工具。其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利用分类:首先需要将研究区域的土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常见的土地利用类型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城市建设用地等。每个分类都有自己的代表代码或编号。

2 空间数据获取和更新:利用遥感影像、统计数据等渠道获取土地利用数据,并进行矢量化处理,以获得精确的土地利用空间信息。该过程需要对数据进行更新,以反映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

3 转移矩阵构建将不同时间点的地利用数据进行组合与比较,构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矩阵的行代表初始时间点的土地利用类型,列代表目标时间点的土地利用类型。矩阵的元素表示从初始类型移到目标类型的土地面积。

4 变迁概率计算:根据转移矩阵,可以计算出从初始时间点到目标时间点的土地用类型转移概率。这些概率可于预测未来土地利用的变化趋。

5 模型应用:利用转移矩阵和转移概率,可以进行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和预测。通过模拟不同条件下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为土地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六、解题过程步骤

1.遥感影像预处理

1.1波段合成

【数据管理工具】|【栅格】|【栅格处理】|【波段合成】

1.2去除黑边

右击合成的影像,【属性】|【符号系统】|勾选【显示背景值(0,0,0)为空】的选项

图 3 去除黑边

图 4 去除黑边的结果

1.3按掩膜提取

【special Analyst工具】|【提取分析】|【按掩膜提取】

图 5 掩膜提取

图 6 掩膜提取的结果

2.最大似然法影像分类

2.1创建特征文件(保证环境设置中的处理范围与训练样本一致,否则会导致下一步中分类数不正确)

 【special Analyst工具】|【多元分析】|【创建特征文件】

图 7 创建特征文件

2.2影像分类

【special Analyst工具】|【多元分析】|【最大似然法分类】

图 8 最大似然法分类

图 9 最大似然法分类的结果

3.平滑处理

3.1边界清理

【special Analyst工具】|【栅格综合】|【边界清理】

图 10 边界清理

图 11 边界清理的结果

3.2众数滤波

题目要求“对分类后的结果的边界进行一定的平滑处理,并消除如下图所示像元个数小于5个像元的独立区域,用周围的像元值来代替。”

【special Analyst工具】|【栅格综合】|【众数滤波】(要使用的相邻要素数应该是8个,因为题目要求消除小于5个像元的独立区域,选项只有4与8,选择4太少且不符合要求,则应该选8)

图 12 众数滤波

图 13 众数滤波的结果

4.GPS点数据

4.1XY坐标显示

加载GPS点数据,右击,【显示XY数据】(不可以添加投影坐标系,只能够添加地理坐标系,否则点位置无法投影到面上)

图 14 显示XY数据

图 15 加载点的结果

因为数据缺少OBJECTID,则应该将数据导出,之后再进行确认新图层是否含有OBJECTID.(我的属性表中显示的是FID,但是在值提取至点之后属性表中会显示OBJECTID,而没有FID了)

4.2值提取到点

【special Analyst工具】|【提取分析】|【值提取至点】

图 16 值提取至点

图 17 值提取至点的结果

4.3属性值连接

因为只可以看到点所在的栅格对应的值,无法判断点所在的栅格的用地类型,因此要进行属性连接。

右击“值提取至点”图层,右击【连接与关联】|【连接】

图 18 连接

图 19 连接后的结果

5.提取土地变化栅格

5.12010年耕地/林地栅格提取

【Sspatial Analyst工具】|【重分类】|【重分类】,其他土地类型设置为【Nodata】

图 20 2010年林地耕地栅格提取

注意:输出栅格路径尽量要用英文路径,不要由数字开头。很重要!!!

图 21 2010年林地耕地栅格提取结果

5.22015年建筑用地栅格提取

【Sspatial Analyst工具】|【重分类】|【重分类】,其他土地类型设置为【Nodata】

图 22 2015年建筑用地栅格提取

图 23 2015年建筑用地栅格提取结果

5.3土地变化栅格计算

【spatial Analyst工具】|【地图代数】|【栅格计算器】

图 24 合并林地、耕地与建筑用地

图 25 合并后的结果

6.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6.1两年土地利用类型栅格值统一

由于2010年的数据域2015年的数据中土地利用栅格所对应的值不同,则应该对2010年的数据(即最大似然法分类图层)进行重分类

图 26 栅格对应的值不同

【Sspatial Analyst工具】|【重分类】|【重分类】

图 27 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栅格值重分类

图 28 栅格值重分类的结果

6.2土地利用变化矩阵计算

  1. 方法一:(不推荐,可能是我的操作有问题)

【ArcToolbox】工具|【Spatial Analyst工具】|【地图代数】|【栅格计算器】,将2010年的栅格值乘10与2015年的栅格值作和

图 29 变化矩阵设置

图 30 变化矩阵的初步结果

题目要求的是显示变化矩阵,则将栅格值未变化进行重分类((栅格值为11、22、33、44、55为栅格值没有发生变化),设置为Nodata

图 31 除去未变化的土地利用类型

对比重分类后变化矩阵图层与先前所制作得到的图层(即最大似然分类图层),得到土地变化,添加字段、手动输入表格内,(也可以用地段计算器计算)

  1. 方法二:

把2010年与2015年的土地利用类型遥感图都转换为面图层。

【转换工具】|【由栅格转出】|【栅格转面】


 

图 322010年与2015年遥感图像栅格转面

【数据管理工具】|【制图综合】|【融合】(2010年的面融合CLASSNAME字段,2015年面融合类型字段)

图 33 融合字段

【Analist Tools工具】|【叠加分析】|【相交】

图 34 2010年与2015年土地利用类型相交

为【相交图层】添加字段【转换方向】,设置为文本型,并利用【字段计算器】计算转换方向。

 图 35 添加字段     

        图 36 字段计算器

图 37计算所得结果

由结果可以看出仍然有相同地类转换,这是与方法一相比的不足之处。要手动删除或者通过属性选择将其删除。

7.制作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

右击【相交图层】|【属性】|【符号系统】|【唯一值】

图 38 设置图层属性

切换视图,并添加题目、图例、指北针等要素。

​​​​​​​

图 39 2010年到2015年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图

七、总结

  • 值提取至点中因为数据缺少OBJECTID,则应该将数据导出,之后再进行确认新图层是否含有OBJECTID.(我的属性表中显示的是FID,但是在值提取至点之后属性表中会显示OBJECTID,而没有FID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查资料也没找到原因
  • 在2010年林地与耕地采用重分类提取的时候,输出栅格路径一定要是英文
  • 设置GPS点显示XY数据时,不设置投影坐标点就可以显示在面上。但是众数滤波处理后的面本来就是含有投影坐标的,为什么显示XY数据时添加了投影坐标,得到的点就无法显示在这个面上了呢?答:因为已知是地理坐标系,需要投影转换才可以。但是添加投影有时候不能反映过来,最好的方法是投影转换。

本文为作者查阅资料所做,不知道最终结果是否正确,仍有部分问题未得到解决,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

  • 20
    点赞
  • 1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