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vle
一、servlet是什么
Java Servlet 是运行在 Web 服务器或应用服务器上的程序,它是作为来自 Web 浏览器或其他 HTTP 客户端的请求和 HTTP 服务器上的数据库或应用程序之间的中间层。
使用 Servlet,可以收集来自网页表单的用户输入,呈现来自数据库或者其他源的记录,还可以动态创建网页。
二、servle优点
1.可移植性:依托于Java语言的跨平台
2.可扩展性,高效:单例多线程,不像CGI一次请求一个实例
3.安全性:依托Java特性,更安全,少错误
三、Servlet 任务
- 读取客户端(浏览器)发送的显式的数据。包括网页上的 HTML 表单,或者也可以是来自 applet 或自定义的 HTTP 客户端程序的表单。
- 读取客户端(浏览器)发送的隐式的 HTTP 请求数据。包括 cookies、媒体类型和浏览器能理解的压缩格式等等。
- 处理数据并生成结果。这个过程可能需要访问数据库,执行 RMI 或 CORBA 调用,调用 Web 服务,或者直接计算得出对应的响应。
- 发送显式的数据(即文档)到客户端(浏览器)。该文档的格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文本文件(HTML 或 XML)、二进制文件(GIF 图像)、Excel 等。
- 发送隐式的 HTTP 响应到客户端(浏览器)。这包括告诉浏览器或其他客户端被返回的文档类型(例如 HTML),设置 cookies 和缓存参数,以及其他类似的任务。
四、servlet和jsp的区别和联系
JSP是web开发技术,Servlet是服务器端运用的 小程序,我们访问一个JSP页面时,服务器会将这个JSP页面转变成Servlet 运行得到结果后,返给浏览器。
JSP更多的是进行页面显示,Servlet更多的是处理业务
五、servlet工作流程
1.浏览器请求request
2.服务器,servlet处理请求
3.响应response浏览器
六、Servlet创建方式
1、实现 Servlet 接口
因为是实现 Servlet 接口,所以我们需要实现接口里的方法。
下面我们也说明了 Servlet 的执行过程,也就是 Servlet 的生命周期。
public class ServletDemo1 implements Servlet {
public void init(ServletConfig arg0)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init=========");
}
public void service(ServletRequest arg0, ServletResponse arg1)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hello");
}
public void destroy() {
System.out.println("------destroy-------");
}
public ServletConfig getServletConfig() {
return null;
}
public String getServletInfo() {
return null;
}
}
2、继承 GenericServlet 类
它实现了 Servlet 接口除了 service 的方法,不过这种方法我们极少用。
public class ServletDemo2 extends GenericServlet {
@Override
public void service(ServletRequest arg0, ServletResponse arg1)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hello");
}
}
3、继承 HttpServlet 方法
public class ServletDemo3 extends HttpServlet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doGet(HttpServletRequest req,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hello");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doPost(HttpServletRequest req,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world");
doGet(req,resp);
}
}
七、HttpServlet、GenericServlet 和 Servlet 的关系
对于一个 Servlet 类,我们日常最常用的方法是继承自 HttpServlet 类,提供了 Http 相关的方法,HttpServlet 扩展了 GenericServlet 类,而 GenericServlet 类又实现了 Servlet 类和 ServletConfig 类。
Servlet
Servlet 类提供了五个方法,其中三个生命周期方法和两个普通方法
GenericServlet
GenericServlet 是一个抽象类,实现了 Servlet 接口,并且对其中的 init() 和 destroy() 和 service() 提供了默认实现。在 GenericServlet 中,主要完成了以下任务:
- 将 init() 中的 ServletConfig 赋给一个类级变量,可以由 getServletConfig 获得;
- 为 Servlet 所有方法提供默认实现;
- 可以直接调用 ServletConfig 中的方法;
基本的结构如下:
abstract class GenericServlet implements Servlet,ServletConfig{
//GenericServlet通过将ServletConfig赋给类级变量
private trServletConfig servletConfig;
public void init(ServletConfig servletConfig)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
this.servletConfig=servletConfig;
/*自定义init()的原因是:如果子类要初始化必须覆盖父类的init() 而使它无效 这样
this.servletConfig=servletConfig不起作用 这样就会导致空指针异常 这样如果子类要初始化,
可以直接覆盖不带参数的init()方法 */
this.init();
}
//自定义的init()方法,可以由子类覆盖
//init()不是生命周期方法
public void init(){
}
//实现service()空方法,并且声明为抽象方法,强制子类必须实现service()方法
public abstract void service(ServletRequest request,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ServletException,java.io.IOException{
}
//实现空的destroy方法
public void destroy(){ }
}
继承这个类必须重写 service() 方法来对处理请求。
HttpServlet
HttpServlet 也是一个抽象类,它进一步继承并封装了 GenericServlet,使得使用更加简单方便,由于是扩展了 Http 的内容,所以还需要使用 HttpServletRequest 和 HttpServletResponse,这两个类分别是 ServletRequest 和 ServletResponse 的子类。代码如下:
abstract class HttpServlet extends GenericServlet{
//HttpServlet中的service()
protected void service(HttpServletRequest httpServlet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httpServletResponse){
//该方法通过httpServletRequest.getMethod()判断请求类型调用doGet() doPost()
}
//必须实现父类的service()方法
public void service(ServletRequest servletRequest,ServletResponse servletResponse){
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ry{
request=(HttpServletRequest)servletRequest;
response=(HttpServletResponse)servletResponse;
}catch(ClassCastException){
throw new ServletException("non-http request or response");
}
//调用service()方法
this.service(request,response);
}
}
HttpServlet 中对原始的 Servlet 中的方法都进行了默认的操作,不需要显式的销毁初始化以及 service(),在 HttpServlet 中,自定义了一个新的 service() 方法,其中通过 getMethod() 方法判断请求的类型,从而调用 doGet() 或者 doPost() 处理 get,post 请求,使用者只需要继承 HttpServlet,然后重写 doPost() 或者 doGet() 方法处理请求即可。
八、Servlet 生命周期
Servlet 生命周期可被定义为从创建直到毁灭的整个过程。以下是 Servlet 遵循的过程:
- Servlet 初始化后调用 init () 方法。
- Servlet 调用 service() 方法来处理客户端的请求。
- Servlet 销毁前调用 destroy() 方法。
- 最后,Servlet 是由 JVM 的垃圾回收器进行垃圾回收的。
init() 方法
init 方法被设计成只调用一次。它在第一次创建 Servlet 时被调用,在后续每次用户请求时不再调用。因此,它是用于一次性初始化,就像 Applet 的 init 方法一样。
Servlet 创建于用户第一次调用对应于该 Servlet 的 URL 时,但是您也可以指定 Servlet 在服务器第一次启动时被加载。
当用户调用一个 Servlet 时,就会创建一个 Servlet 实例,每一个用户请求都会产生一个新的线程,适当的时候移交给 doGet 或 doPost 方法。init() 方法简单地创建或加载一些数据,这些数据将被用于 Servlet 的整个生命周期。
init 方法的定义如下:
public void init()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
// 初始化代码...
}
service() 方法
service() 方法是执行实际任务的主要方法。Servlet 容器(即 Web 服务器)调用 service() 方法来处理来自客户端(浏览器)的请求,并把格式化的响应写回给客户端。
每次服务器接收到一个 Servlet 请求时,服务器会产生一个新的线程并调用服务。service() 方法检查 HTTP 请求类型(GET、POST、PUT、DELETE 等),并在适当的时候调用 doGet、doPost、doPut,doDelete 等方法。
下面是该方法的特征:
public void service(ServletRequest request,
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service() 方法由容器调用,service 方法在适当的时候调用 doGet、doPost、doPut、doDelete 等方法。所以,您不用对 service() 方法做任何动作,您只需要根据来自客户端的请求类型来重写 doGet() 或 doPost() 即可。
doGet() 和 doPost() 方法是每次服务请求中最常用的方法。下面是这两种方法的特征。
doGet() 方法
GET 请求来自于一个 URL 的正常请求,或者来自于一个未指定 METHOD 的 HTML 表单,它由 doGet() 方法处理。
public void doGe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 Servlet 代码
}
doPost() 方法
POST 请求来自于一个特别指定了 METHOD 为 POST 的 HTML 表单,它由 doPost() 方法处理。
public void doPos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 Servlet 代码
}
destroy() 方法
destroy() 方法只会被调用一次,在 Servlet 生命周期结束时被调用。destroy() 方法可以让您的 Servlet 关闭数据库连接、停止后台线程、把 Cookie 列表或点击计数器写入到磁盘,并执行其他类似的清理活动。
在调用 destroy() 方法之后,servlet 对象被标记为垃圾回收。destroy 方法定义如下所示:
public void destroy() {
// 终止化代码...
}
架构图
下图显示了一个典型的 Servlet 生命周期方案。
- 第一个到达服务器的 HTTP 请求被委派到 Servlet 容器。
- Servlet 容器在调用 service() 方法之前加载 Servlet。
- 然后 Servlet 容器处理由多个线程产生的多个请求,每个线程执行一个单一的 Servlet 实例的 service() 方法。
MVC 模式
MVC 模式代表 Model-View-Controller(模型-视图-控制器) 模式。这种模式用于应用程序的分层开发。
- Model(模型) - 模型代表一个存取数据的对象或 JAVA POJO。它也可以带有逻辑,在数据变化时更新控制器。
- View(视图) - 视图代表模型包含的数据的可视化。
- Controller(控制器) - 控制器作用于模型和视图上。它控制数据流向模型对象,并在数据变化时更新视图。它使视图与模型分离开。
1、创建模型
public class Student {
private String rollNo;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String getRollNo() {
return rollNo;
}
public void setRollNo(String rollNo) {
this.rollNo = rollNo;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
2、创建视图
public class StudentView {
public void printStudentDetails(String studentName, String studentRollNo){
System.out.println("Student: ");
System.out.println("Name: " + studentName);
System.out.println("Roll No: " + studentRollNo);
}
}
3、创建控制器
public class StudentController {
private Student model;
private StudentView view;
public StudentController(Student model, StudentView view){
this.model = model;
this.view = view;
}
public void setStudentName(String name){
model.setName(name);
}
public String getStudentName(){
return model.getName();
}
public void setStudentRollNo(String rollNo){
model.setRollNo(rollNo);
}
public String getStudentRollNo(){
return model.getRollNo();
}
public void updateView(){
view.printStudentDetails(model.getName(), model.getRollNo());
}
}
4、演示 MVC 设计模式的用法
public class MVCPattern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从数据库获取学生记录
Student model = retrieveStudentFromDatabase();
//创建一个视图:把学生详细信息输出到控制台
StudentView view = new StudentView();
StudentController controller = new StudentController(model, view);
controller.updateView();
//更新模型数据
controller.setStudentName("John");
controller.updateView();
}
private static Student retrieveStudentFromDatabase(){
Student student = new Student();
student.setName("Robert");
student.setRollNo("10");
return student;
}
}
总结
mvc不是可以实实在在应用的框架,只是一种设计思想,使软件用户界面和业务逻辑分离以使代码可扩展性、可复用性、可维护性、灵活性加强。用Controller层用来调度View层和Model层,将用户界面和业务逻辑合理的组织在一起,起粘合剂的效果。所以Controller中的内容能少则少,这样才能提供最大的灵活性。
jar包
jar包就是 Java Archive File,是 Java 的一种文档格式,是一种与平台无关的文件格式,可将多个文件合成一个文件。jar 与 zip 的区别就是在 jar 文件的内容中,包含了一个 META-INF/MANIFEST.MF 文件,该文件是在生成 jar 文件的时候自动创建的,作为jar里面的"详情单",包含了该Jar包的版本、创建人和类搜索路径Class-Path等信息,当然如果是可执行Jar包,会包含Main-Class属性,表明Main方法入口,尤其是较为重要的Class-Path和Main-Class。
jar包使用方法
1、使用java自带jar包:也称基础类库,又分两类分别存放在两个地方,一是在java安装目录的jre\lib下,用于已发布的软件运行时调用,可称为jvm环境;二是在java安装目录的jdk\jre\lib下,用于开发时调试软件调用,可称为开发环境,在自己新建的项目工程中,基础类库下的类不用导包,即不用手动import,系统默认导入,System、Exception、Math、String,都属于java.lang包下,无需import操作。
2、使用第三方jar包:如果要使用第三方jar包中的类,需要添加引用或添加依赖才能正常import
先建个测试类,并打包成jar文件:
package QinMing.TestJar1;
public class test1 {
private String strA;
public String getStrA() {
return strA;
}
public void setStrA(String strA) {
this.strA = strA;
}
public void ShowStr(){
System.out.println(strA);
}
}
打包成jar文件方式1:使用idea开发工具,到File菜单找到Project Structure,打开后点击Artifacts,再点击+号,选择JAR,选择From modules...,按提示操作,生成TestJar1.jar文件。
打包成jar文件方式2:使用命令行,先把类编译成.class文件,命令行指令:jar cvf d:\TestJar1.jar F:\Program\java\IDEA\TestJar\out\production\TestJar1\QinMing\TestJar1),特别强调这里需要注意配置的目录与包路径一直,否则即使添加依赖也无法正常使用里面的类。
添加jar包依赖的方式:
(1)使用ide开发工具导入,以idea为例,到File菜单找到Project Structure,打开后点击Libraries,再点击+号,打开jar包所在目录,添加后即可import
import QinMing.TestJar1.test1;
public class test3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est1 tt = new test1();
tt.setStrA("she");
tt.ShowStr();
}
}
(2)使用项目管理工具,如ant、maven、gradle等项目管理工具对软件进行添加jar包依赖,这是目前的主流方式,用项目管理工具发布后的软件在装了jre运行环境的主机上可以直接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