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和面向过程的区别
面向过程编程(Procedural-Oriented Programming,POP)和面向对象编程(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OOP)是两种常见的编程范式,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
面向过程编程(POP):面向过程把解决问题的过程拆成一个个方法,通过一个个方法的执行解决问题。
面向对象编程(OOP):面向对象会先抽象出对象,然后用对象执行方法的方式解决问题。
相比较于 POP,OOP 开发的程序一般具有下面这些优点:
易维护:由于良好的结构和封装性,OOP 程序通常更容易维护。
易复用:通过继承和多态,OOP 设计使得代码更具复用性,方便扩展功能。
易扩展:模块化设计使得系统扩展变得更加容易和灵活。
构造方法有哪些特点?是否可被 override?
构造方法是一种特殊的方法,它主要用于初始化新创建的对象。以下是构造方法的主要特点:
- 名称与类名相同:构造方法的名称必须与类名完全一致,这是构造方法的基本特征之一。
- 无返回类型:构造方法没有返回类型,也不需要使用
void
关键字进行声明。在方法名前面不声明方法类型。 - 自动调用:构造方法是在使用
new
关键字创建对象时自动调用的,用于初始化对象的状态。 - 支持重载:一个类可以定义多个构造方法,这些构造方法可以根据参数的个数、类型或排列顺序进行重载,以提供不同的对象初始化方式。
- 不能显式调用:构造方法不能由编程人员显式地直接调用,它是对象创建时由
new
运算符自动调用的。 - 默认构造器:如果在定义类时没有定义任何构造方法,则编译系统会自动插入一个无参数的默认构造器,但这个构造器不执行任何代码。
关于构造方法是否可以被override
(重写)的问题,答案是否定的。在面向对象编程中,构造方法是不能被重写的。原因是父类的私有属性和构造方法并不能被继承,因此无法在子类中重写父类的构造方法。然而,子类可以通过调用父类的构造方法(使用super
关键字)来复用父类的初始化逻辑。
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
面向对象的三大特征主要包括:封装性(Encapsulation)、继承性(Inheritance)和多态性(Polymorphism)。
-
封装性:
封装是面向对象的核心思想,它将对象的属性和行为结合成一个独立的单位,并尽可能隐藏对象的内部细节,仅对外公开接口。通过封装,可以确保对象状态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避免外部代码直接访问和修改对象的内部属性。封装主要通过访问控制修饰符(如private、protected、public等)来实现。 -
继承性:
继承是面向对象编程中实现代码复用的重要手段。通过继承,子类可以自动拥有父类的属性和方法,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和修改。继承关系体现了现实世界中对象之间的层次结构,使得代码更加简洁和易于维护。在Java等语言中,继承通过关键字extends
来实现。 -
多态性:
多态性是面向对象编程中的一个重要特性,它允许不同类的对象通过相同的接口进行调用,而具体的行为则由对象所属的类来决定。多态性主要通过方法重写(Override)和接口实现来实现。通过多态性,可以在不修改现有代码的情况下,增加新的功能或行为,从而提高代码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