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PPT 酒吧到全英剧本杀:今天我们来聊聊上海的学术氛围浓度

海外火了很久的 SciBar 活动(就是听学术大佬在吧台各种聊)这次终于正经地在上海流行起来——毕竟比起携带酒杯闯入大学讲堂,似乎在酒吧投屏 PPT 更能激起人们的兴致:

在酒吧小酌一杯总差点意思?不如听专业学者聊一下博弈学、处方药的安全性、解剖和尸检的考古学。社科讲座和哲学讨论正在成为新时代的下酒小菜,并开始取代酒吧驻唱和观影之夜,成为店员常客和新来者的社交黏合剂。

只是,上海的学术酒吧和更多正在学术化的社交场所,其实并不是一个无门槛的友好乌托邦。尽管并非有意如此,但与图书馆和公园不同,通过门面装潢、饮料价格、营业时间、氛围塑造,它们早已完成了对特定受众的精准投放和选取。

1.学术酒吧带来前所未有的盛况

如果不是 “学术酒吧”,你很难想象几十个上海都市男女,会在周六晚上甘愿忍受着梅雨天的高温和潮湿,簇拥在酒吧门外不足10平米的空间观看一场 PPT 投屏、聆听一门之隔来自学者的远方声音。

自从上海的街垒Bunker率先在这个夏天推出“学术分享会”的活动,每次都会有人提前一小时排队入场,只为占据观摩这场讲座的最佳位置(俗称内场位),来晚了只能在外面站着。

而每场故事的开场总是那么的相似:首先介绍主讲人的 Title,他们是来自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的资深教授、顶尖讲师、专业学者,涉猎范围包括经济学、社会学、数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随后便进入正题分享 PPT 上的讲案。

大多数讲座的主题与上海、饮食、社交紧密相关:酒精社交、上海进化论:自来水与洋泾浜、社恐与消失的现代性主体,偶然会有一些看似宏大晦涩的内容(如世界历史与现代国家的起源),若不小心就容易变得照本宣科。

在上海酒吧举办的每一场学术之夜中,听众都会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礼貌、作出若有所思聆听状,偶尔迎来共鸣点头或会心一笑的时刻。

更多时候,不同领域的术语黑话更像是圈层间的加密交流,让人们迅速捕捉到同类的气息,即使你不是同类,至少也在此刻获得了一种形式上的参与感。

在讲座结束后,为了缓解无话可说的尴尬,你还可以使用店里提供的破冰纸巾开启一场聊天:你同意革命中的暴力吗?追求美是否只是一种中产趣味?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是否只有一个?爱一个人是否一种民主实践?

但不出意外的是,“学术酒吧” 这个概念很快招来了吐槽和攻击。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它更像热爱高谈阔论的模联爱好者聚集在一起,PPT 正在成为新时代的约炮前戏,智性恋又找到了点缀日常的时尚单品,洪晃那些出圈的金句也反复闪现,成为人们嘲讽学术酒吧的有力佐证。

用学者徐麟和唐小兵的话来说,人们对 “学术酒吧” 想当然的鄙夷,或许是从1980年代上海的“知识竞赛”风开始的——知识分子在漫谈场合中迫不及待地分享自己新掌握的概念或说法,从而受到同辈的推崇与佩服、加固圈子内部的等级意识,但更多时候仅限于理论而非行动的形式,反映出了当代知识人的自恋。

但说真的,在上海酒吧讨论学术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只不过大多数酒吧没有放映 PPT 那么正经而已——只要在酒吧兼职一个月,你必定可以见证无数个针对某主题高谈阔论的时刻,在选择进入一家摇滚酒吧或锈湖之夜时,人们也默认要做好探讨相关主题的功课。

只不过“学术酒吧”的出现,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命题作文的契机。其实哪怕是街垒bunker推出的破冰纸巾,店长也提过其中的自嘲含义:长久以来,该店在都市传说中拥有两个意象,一是长发男深夜讨论欧陆哲学,二是反复出现的德勒兹、安迪沃霍尔、侯孝贤等符号,像是在贩卖一种左翼景观。

通过学术酒吧,人们建立起一种新的社交模式,至于基于这一场景诞生的新熟人社会,究竟是不是精英或文青在自我审美和精神交流上的追求,或许只是留给一小部分人的思考题。回到家发布一条朋友圈,配图是三张随性的自拍与一张 PPT 标题页,对更多人来说,这只是一个发生在上海的有趣的夜晚而已。


2.走在前沿的上海无时无刻不在测量每片土地的学术浓度

学术酒吧是上海唯一的 “非正式学术场合” 吗?答案显然不是。

在上海,你还可以参加一场全英文剧本杀,要知道留学生在海外都只能用中文玩。这里的剧本由雅思老师撰写,过往玩家不乏世界500强财务、世界50强银行前行长及世界Top10高校学生,别忘了在小程序上先填写自己的学历,没过六级或雅思6分的玩家不建议加入。

当然在游戏开始前,店家会为你准备剧本杀情境下的常用英语对话,如I have an alibi, I saw you acting suspiciously, 以及let's vote xx together! 哪怕是在对谈期间,你也可以被允许打开有道词典迅速查生词,或者用手机偷偷拍照后一键翻译。

其实很多新概念并非由上海首创,但却从它开始大规模蔓延到内地。通过一系列造词和中英文转换,曾经看似平常的社交活动在质感上也发生跃迁,共同打造了人们印象中的上海学术浓度 —— 就比如,散步不再是散步,而变成与学者同行的收费 citywalk 或全英文徒步活动(可以不说话只比手划脚)。

在社交平台上,人们甚至对上海不同地段进行梳理总结,推导出了分门别类的公式:

南京西路+南京东路=纽约第五大道,淮海中路+新天地=香港中环,中山公园+虹桥开发区=东京,几乎每个街道都对应着不同地区的文化景致,暗藏着别样的想象与体验。而讨论这些上海的学术化社交场所,在满足预设的场所面前拍照打卡,似乎就等同于我们来过,涉足过,参与过了。

社交场所学术化正在成为一种新趋势,但很多事发生且只发生在上海,这或许和这座城市本身的气质以及人们对它的建构和想象有关。

但实际上,当我们说起 “上海”,指的只是上海的某些极其有限的区域 —— 比如在中山公园以西、陆家嘴以东、海伦路以北、上海体育馆以南,或四号线内环之外(此处在民间学术界间亦有争议),这样的学术奇观便会迅速消逝,甚至与其他一二线城市别无二致。


3.‘学术酒吧’带来的不仅仅是新体验还有新的反思

“学术酒吧” 正在为阿拉们打造一种严肃与松弛并行的、充满张力的全新体验,严肃在于他们讨论的问题,松弛在于他们竟然能在酒吧讨论这些问题,但越多人热衷这种松弛,就会更多人热衷将其鉴定为假松弛。在互联网上,成为“新上海人”和解构“新上海人”正成为一种大型狂欢,尽管不少嘲讽本身也是在模仿和跟风。

就人们嘲讽的 “学术装腔” 本身而言,其实世界各地都上演着同样的行为,不少人用以识别同类、融入圈子、自我实现,只不过在上海这座城市,人们可以实践的场所和方式更多元罢了。

大众对 “学术酒吧” 们的普遍反感和不适,或许更指向对于它们能达成的实质作用的怀疑——这些看似无门槛、对任何人都友好的学术活动,是不是在用一团虚幻的学术泡沫,为新中产生活提供点缀。

《特权》中提到过,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资讯和知识的获取成本越来越低,曾经的精英无法再通过知识垄断来打造自己和所谓平民的壁垒,于是通过消费形成的共同经历和体验,成为了划分新一代精英群体的方式。

但通过消费所形成的体验,可能并非自然的体验,当松弛成了中产模板,并非 “有闲阶级” 的人只能用一种艰苦的内容生产方式进行模仿,形成一种既松弛又紧绷的矛盾观感 —— 譬如坐在上海的马路牙子上端着高脚杯喝红酒。

对学术酒吧的大型质疑和嘲讽,体现出人们对这种 “紧绷的松弛” 的厌倦。我们之所以能敏锐地捕捉并指出各种 “装腔” 行为,或多或少也是因为自己经历过类似的尴尬时刻,试图将看似更有格调的行为日常化,实际上却造成了让日常场所紧张化的反效果 ——

周末的夜晚挤在不足10平米的场外空间,体验预设中一边喝酒一边聊学术的惬意;又或是工作日花1小时赶到徐汇滨江的S型绿地后将其躺秃,追求小红书上所描述的松弛 next level,最后悻悻离开。

让松弛在生活中成为一种常态,真正地提升某个地方的 “学术浓度”,或许还遥遥无期。但它至少有一个好处:最起码在参与一场学术类社交活动后,我们可以成功完成对一种滤镜和想象的祛魅,很多东西其实并没有它所说的那么高大上和玄乎。

如果在此之外,你还能交到有趣的朋友,那么恭喜你,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本文仅为学术见闻分享,如有相关侵权请及时联系小编,小编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6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