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每个用户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权限,在Windows操作系统我们对用户有系统管理员、来宾用户、其他用户的说法,同样在Linux里面有管理员root和普通用户所法,只有当我们对权限有了一个管控,这样才能个更容易对我们计算机管理,从而确保它的安全性。
-
/etc/passwd
首先先聊聊“/etc/passwwd“这个配置文件具体情况吧!!!
root:x:0:0:root:/root:/bin/bash
1.代表用户账号
2.代表账号口令,由于为了考虑其安全性,这里只写了一个x,通常采用密文的形式进行加密
3.代表用户标识号(uid),如果将其他用户uid设置成同一个uid,那么系统就会将你其他用户认为是同一个用户
4.代表组标识号(gid),用法同3一样,同时可以/etc/group也可以查询此内容
5.注释:无实际意义,可以通过chfn来更改该用户
6.用户存在家目录,每当用户登录时就会存在于此目录下,例如root目录存在/root目录下,普通用户存在于/home/username下
7.shell字段,用作系统用户登录后要启动一个进程,最终会将用户下达的指令传递给内核,从而完成用户登录
-
/etc/shadow
然后再介绍一下“/etc/shadow“这个配置文件
1.代表用户名
2.用户密码,这里采用了加密形式来显示这个密码
3.上次更改密码的日期
4.过多少天可以更改密码,默认为0
5.密码有效期时长
6.密码到期前的警告
7.账号失效期限,用户没有在到期之前修改密码
8.账号的生命周期
通过对/etc/passwd和/etc/shadow两个文件分析,我们也清晰认识到了用户权限的必要性,那么接下来咱们来说一说用户以及用户组应该如何管理呢?
二、用户和用户组管理
用户组管理
-
新增用户组
groupadd gptest ##新增用户组gptest
tail -n1 /etc/group ##查看是否真正创建了新的用户组
1.这里使用了groupadd命令创建了一个新的用户组,常见的命令格式为 groupadd [-g GID] groupname .
2.如果不加-g,就按照系统默认的gid来创建组,默认情况下采用递增的方式。跟gid一样,uid也是采用递增的方式进行,若使用-g,那么就属于用户自定义
-
删除用户组
使用groupdel命令删除组
用户管理
-
创建用户
自动默认创建
useradd [-u] UID [-g] GID [-d] HOME username
自定义形式创建
参数详解
-u:自定义uid
-g;新增用户属于已经存在某个组,后面可以跟组名,也可以跟组id
-d:自定义用户的家目录
-M:表示不建立家目录
-s:自定义shell
删除用户
userdel username ##删除用户
切换用户
如何切换至其他用户???
命令:su - [username]
其中后面可以跟-,也可以不跟,普通用户su命令不加username 就是切换到root用户,当然root用户也可以切换至普通用户
、
切换到其他普通用户
su 后面加上-后会初始化当前用户表的环境变量
普通用户会修改密码失败,常常需要root用户修改
三、总结
- 了解用户以及用户组创建、删除,以及参数如何去使用
- 如何将用户转移至用户组,进而更方便的对用户进行统一的权限控制及其管理
- 普通用户与root用户如何快速进行切换和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