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图:
引脚连接:
OLED:
VCC --> 3.3V
GND --> GND
SCL --> PB10
SDA --> PB11
DHT11:
DATA --> PA9
VCC --> 3.3V
GND --> GND
一、 DHT11简介
1.1 DTH11概念与介绍
DHT11 是广州奥松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款湿温度一体化的数字传感器。该传感器包括一个电阻式测湿元件和一个 NTC 测温元件,并与一个高性能 8 位单片机相连接。通过单片机等微处理器简单的电路连接就能够实时的采集本地湿度和温度。DHT11 与单片机之间能采用简单的单总线进行通信****(DATA引脚),仅仅需要一个I/O 口。传感器内部湿度和温度数据 40Bit 的数据一次性传给单片机,数据采用校验和方式进行校验,有效的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DHT11 功耗很低,5V 电源电压下,工作平均最大电流 0.5mA。(正常使用3.3V即可)
工作电压范围:3.5V-5.5V
工作电流 :平均 0.5mA
湿度测量范围:20-90%RH
温度测量范围:0-50℃
湿度分辨率 :1%RH 8 位
温度分辨率 :1℃ 8 位
采样周期 :1S
单总线结构
与 TTL 兼容(5V)
**注意事项:**DTH11由于物理与化学结构性质,是比较容易损坏的,需要尽量远离恶劣坏境进行工作测量。如果实在不小心,对DHT1传感器造成了破坏,读者可以去网上搜索一下修复教程进行抢救一下。
实物图:
1.2 DTH11工作原理
前文有提到:DTH11传感器只具有3根引脚,所以是单总线进行通讯(DATA),为了方便读者对于通讯原理与编程的同步高效率理解。关于时序的通讯方式将在本文代码段部分逐个详细讲解。
单片机读取数据
DHT11数字湿温度传感器采用单总线数据格式。即,单个数据引脚端口完成输入输出双向传输。其数据包由5Byte(5个字节=40Bit)组成。数据分小数部分和整数部分,具体格式在下面说明。一次完整的数据传输为40bit,高位先出。
**校验方式:**校验和数据为前四个字节相加。
传感器数据输出的是未编码的二进制数据。数据(湿度、温度、整数、小数)之间应该分开处理。如果,某次从传感器中读取如下5Byte数据:
由以上数据就可得到湿度和温度的值,计算方法:
humi (湿度)= byte4 . byte3=45.0 (%RH)
temp (温度)= byte2 . byte1=28.0 ( ℃)
jiaoyan(校验)= byte4+ byte3+ byte2+ byte1=73(=humi+temp)(校验正确)
注意:DHT11一次通讯时间最大3ms,主机连续采样间隔建议不小于100ms。(这一点在时序编程的时候也会经常体现出来)
if(data[0] + data[1] + data[2] + data[3] == data[4])
{
//执行程序
}
时序部分是笔者认为DHT11最为重要的部分,结合代码与文字描述可能会让读者有更好的理解,读者可以调至下文代码段进行学习。
二、RTC简介
RTC(Real Time Clock)即实时时钟,RTC究其本质还是一个定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