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并发原理和大厂面试(二):JMM面面观

image

1.2 Java内存模型与硬件内存架构的关系


通过对前面的硬件内存架构、Java内存模型以及Java多线程的实现原理的了解,我们应 该已经意识到,多线程的执行最终都会映射到硬件处理器上进行执行,但Java内存模型和硬 件内存架构并不完全一致。对于硬件内存来说只有寄存器、缓存内存、主内存的概念,并没 有工作内存(线程私有数据区域)和主内存(堆内存)之分,也就是说Java内存模型对内存的划分对硬件内存并没有任何影响,因为JMM只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是一组规则,并不实际存在,不管是工作内存的数据还是主内存的数据,对于计算机硬件来说都会存储在计算机主内存中,当然也有可能存储到CPU缓存或者寄存器中,因此总体上来说,Java内存模型和计算机硬件内存架构是一个相互交叉的关系,是一种抽象概念划分与真实物理硬件的交叉。(注意对于Java内存区域划分也是同样的道理)

image

1.3 JMM存在的必要性


在明白了Java内存区域划分、硬件内存架构、Java多线程的实现原理与Java内存模型 的具体关系后,接着来谈谈Java内存模型存在的必要性。由于JVM运行程序的实体是线 程,而每个线程创建时JVM都会为其创建一个工作内存(有些地方称为栈空间),用于存储线 程私有的数据,线程与主内存中的变量操作必须通过工作内存间接完成,主要过程是将变量 从主内存拷贝的每个线程各自的工作内存空间,然后对变量进行操作,操作完成后再将变量写回主内存,如果存在两个线程同时对一个主内存中的实例对象的变量进行操作就有可能诱发线程安全问题。

假设主内存中存在一个共享变量x,现在有A和B两条线程分别对该变量x=1进行操作, A/B线程各自的工作内存中存在共享变量副本x。假设现在A线程想要修改x的值为2,而B线 程却想要读取x的值,那么B线程读取到的值是A线程更新后的值2还是更新前的值1呢?答案 是,不确定,即B线程有可能读取到A线程更新前的值1,也有可能读取到A线程更新后的值 2,这是因为工作内存是每个线程私有的数据区域,而线程A变量x时,首先是将变量从主内存拷贝到A线程的工作内存中,然后对变量进行操作,操作完成后再将变量x写回主内,而对于B线程的也是类似的,这样就有可能造成主内存与工作内存间数据存在一致性问题,假如A线程修改完后正在将数据写回主内存,而B线程此时正在读取主内存,即将x=1拷贝到自己的工作内存中,这样B线程读取到的值就是x=1,但如果A线程已将x=2写回主内存后,B线程才开始读取的话,那么此时B线程读取到的就是x=2,但到底是哪种情况先发生呢?

如以下示例图所示案例:

image

以上关于主内存与工作内存之间的具体交互协议,即一个变量如何从主内存拷贝到工作 内存、如何从工作内存同步到主内存之间的实现细节,Java内存模型定义了以下八种操作来完成。

1.3.1 数据同步八大原子操作


  • lock(锁定):作用于主内存的变量,把一个变量标记为一条线程独占状态

  • unlock(解锁):作用于主内存的变量,把一个处于锁定状态的变量释放出来,释放后 的变量才可以被其他线程锁定

  • read(读取):作用于主内存的变量,把一个变量值从主内存传输到线程的工作内存 中,以便随后的load动作使用

  • load(载入):作用于工作内存的变量,它把read操作从主内存中得到的变量值放入工 作内存的变量副本中

  • use(使用):作用于工作内存的变量,把工作内存中的一个变量值传递给执行引擎

  • assign(赋值):作用于工作内存的变量,它把一个从执行引擎接收到的值赋给工作内 存的变量

  • store(存储):作用于工作内存的变量,把工作内存中的一个变量的值传送到主内存 中,以便随后的write的操作

  • write(写入):作用于工作内存的变量,它把store操作从工作内存中的一个变量的值 传送到主内存的变量中

如果要把一个变量从主内存中复制到工作内存中,就需要按顺序地执行read和load操 作,如果把变量从工作内存中同步到主内存中,就需要按顺序地执行store和write操作。但Java内存模型只要求上述操作必须按顺序执行,而没有保证必须是连续执行。

1.3.2 同步规则分析


  • 不允许一个线程无原因地(没有发生过任何assign操作)把数据从工作内存同步回主内存中

  • 一个新的变量只能在主内存中诞生,不允许在工作内存中直接使用一个未被初始化 (load或者assign)的变量。即就是对一个变量实施use和store操作之前,必须先自行 assign和load操作。

  • 一个变量在同一时刻只允许一条线程对其进行lock操作,但lock操作可以被同一线程重 复执行多次,多次执行lock后,只有执行相同次数的unlock操作,变量才会被解锁。lock 和unlock必须成对出现。

  • 如果对一个变量执行lock操作,将会清空工作内存中此变量的值,在执行引擎使用这个 变量之前需要重新执行load或assign操作初始化变量的值。

  • 如果一个变量事先没有被lock操作锁定,则不允许对它执行unlock操作;也不允许去 unlock一个被其他线程锁定的变量。

  • 对一个变量执行unlock操作之前,必须先把此变量同步到主内存中(执行store和write 操作)

2. 并发编程的三大问题

========================================================================

2.1 原子性


原子性指的是一个操作是不可中断的,即使是在多线程环境下,一个操作一旦开始就不会被其他线程影响。

在java中,对基本数据类型的变量的读取和赋值操作是原子性操作有点要注意的是,对 于32位系统的来说,long类型数据和double类型数据(对于基本数据类型,

byte,short,int,float,boolean,char读写是原子操作),它们的读写并非原子性的,也就是说 如果存在两条线程同时对long类型或者double类型的数据进行读写是存在相互干扰的,因 为对于32位虚拟机来说,每次原子读写是32位的,而long和double则是64位的存储单元,这样会导致一个线程在写时,操作完前32位的原子操作后,轮到B线程读取时,恰好只读取到了后32位的数据,这样可能会读取到一个既非原值又不是线程修改值的变量,它可能是“半个变量”的数值,即64位数据被两个线程分成了两次读取。但也不必太担心,因为读取到“半个变量”的情况比较少见,至少在目前的商用的虚拟机中,几乎都把64位的数据的读写操作作为原子操作来执行,因此对于这个问题不必太在意,知道这么回事即可。

2.2 可见性


理解了指令重排现象后,可见性容易了,可见性指的是当一个线程修改了某个共享变量 的值,其他线程是否能够马上得知这个修改的值。对于串行程序来说,可见性是不存在的, 因为我们在任何一个操作中修改了某个变量的值,后续的操作中都能读取这个变量值,并且是修改过的新值。

但在多线程环境中可就不一定了,前面我们分析过,由于线程对共享变量的操作都是线 程拷贝到各自的工作内存进行操作后才写回到主内存中的,这就可能存在一个线程A修改了 共享变量x的值,还未写回主内存时,另外一个线程B又对主内存中同一个共享变量x进行操 作,但此时A线程工作内存中共享变量x对线程B来说并不可见,这种工作内存与主内存同步延迟现象就造成了可见性问题,另外指令重排以及编译器优化也可能导致可见性问题,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无论是编译器优化还是处理器优化的重排现象,在多线程环境下,确实会导致程序轮序执行的问题,从而也就导致可见性问题。

2.3 有序性


有序性是指对于单线程的执行代码,我们总是认为代码的执行是按顺序依次执行的,这 样的理解并没有毛病,毕竟对于单线程而言确实如此,但对于多线程环境,则可能出现乱序 现象,因为程序编译成机器码指令后可能会出现指令重排现象,重排后的指令与原指令的顺 序未必一致,要明白的是,在Java程序中,倘若在本线程内,所有操作都视为有序行为,如果是多线程环境下,一个线程中观察另外一个线程,所有操作都是无序的,前半句指的是单线程内保证串行语义执行的一致性,后半句则指指令重排现象和工作内存与主内存同步延迟现象。

3. JMM如何解决原子性、可见性和有序性三大问题

=====================================================================================

3.1 原子性


除了JVM自身提供的对基本数据类型读写操作的原子性外,可以通过 synchronized和 Lock实现原子性。因为synchronized和Lock能够保证任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访问该代码块。

3.2 可见性问题


volatile关键字保证可见性。当一个共享变量被volatile修饰时,它会保证修改的值立即 被其他的线程看到,即修改的值立即更新到主存中,当其他线程需要读取时,它会去内存中 读取新值。synchronized和Lock也可以保证可见性,因为它们可以保证任一时刻只有一个 线程能访问共享资源,并在其释放锁之前将修改的变量刷新到内存中。

3.3 有序性问题


可以通过synchronized和Lock来保证有序性,很显然,synchronized和Lock保证每个时刻是有一个线程执行同步代码,相当于是让线程顺序执行同步代码,自然就保证了有序性。

3.3.1 Java内存模型

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的工作内存(类似于前面的高速缓存)。线程对变 量的所有操作都必须在工作内存中进行,而不能直接对主存进行操作。并且每个线程不能访 问其他线程的工作内存。Java内存模型具备一些先天的“有序性”,即不需要通过任何手段 就能够得到保证的有序性,这个通常也称为happens-before 原则。如果两个操作的执行次序无法从happens-before原则推导出来,那么它们就不能保证它们的有序性,虚拟机可以 随意地对它们进行重排序。

3.3.2 指令重排序

java语言规范规定JVM线程内部维持顺序化语义。即只要程序的最终结果 与它顺序化情况的结果相等,那么指令的执行顺序可以与代码顺序不一致,此过程叫指令的 重排序。指令重排序的意义是什么?JVM能根据处理器特性(CPU多级缓存系统、多核处 理器等)适当的对机器指令进行重排序,使机器指令能更符合CPU的执行特性,最大限度的 发挥机器性能。

学习福利

【Android 详细知识点思维脑图(技能树)】

其实Android开发的知识点就那么多,面试问来问去还是那么点东西。所以面试没有其他的诀窍,只看你对这些知识点准备的充分程度。so,出去面试时先看看自己复习到了哪个阶段就好。

虽然 Android 没有前几年火热了,已经过去了会四大组件就能找到高薪职位的时代了。这只能说明 Android 中级以下的岗位饱和了,现在高级工程师还是比较缺少的,很多高级职位给的薪资真的特别高(钱多也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所以努力让自己成为高级工程师才是最重要的。

这里附上上述的面试题相关的几十套字节跳动,京东,小米,腾讯、头条、阿里、美团等公司19年的面试题。把技术点整理成了视频和PDF(实际上比预期多花了不少精力),包含知识脉络 + 诸多细节。

由于篇幅有限,这里以图片的形式给大家展示一小部分。

网上学习 Android的资料一大堆,但如果学到的知识不成体系,遇到问题时只是浅尝辄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难做到真正的技术提升。希望这份系统化的技术体系对大家有一个方向参考。
《Android学习笔记总结+移动架构视频+大厂面试真题+项目实战源码》点击传送门,即可获取!
TRCJ-1715336524264)]

网上学习 Android的资料一大堆,但如果学到的知识不成体系,遇到问题时只是浅尝辄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难做到真正的技术提升。希望这份系统化的技术体系对大家有一个方向参考。
《Android学习笔记总结+移动架构视频+大厂面试真题+项目实战源码》点击传送门,即可获取!

  • 11
    点赞
  • 1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