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Linux最全Linux 一文带你真正搞懂Linux中的权限问题_linux权限详解

+ [2.3 文件访问者的分类](#23___39)
+ [2.4 用户与访问者之间的联系](#24__59)

一、权限的基本概念

首先来说说权限的基本概念: a.限制人的 b.访问的对象天然可能没有这种“属性”

  • 首先这么说吧,权限也可以理解成【一件事情是否允许被谁“做”】,这个“谁”在Linux中分为两种用户,我么吧下面马上说到
  • 然后要明确权限包括什么:权限 = 人 + 事物(文件)属性(rwx)。如果看不懂的话可以在看完本文之后再回过来看

二、Linux上的用户分类

2.1 超级用户与普通用户

  • 在Linux下,用户可以被分为两种:超级用户(root)、普通用户

【超级用户】:可以再linux系统下做任何事情,不受限制,只能有一个
【普通用户】:在linux下做有限的事情,可以有多个
超级用户的命令提示符是【#】,普通用户的命令提示符是【$

2.2 用户之间的切换

Linux下用户之间是很灵活的,可以互相切换,分为以下三种我们来看下该如何操作

普通用户 --> root
①【su】 —— 在同一个bash在进行身份切换
②【su -】 —— 让我们的root重新登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从普通用户切换到超级用户,但是其本质不同哦,注意观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oot --> 普通用户(没有限制)

  • 若是想从超级用户切换成普通用户,从刚才那个时刻,只需要按下Ctrl + D【或者敲exit命令也是可以哒😄】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普通用户 --> 普通用户

  • 可以看到,对于普通用户之前的切换,可以使用root超级用户做一个【跳台】,但是就两个普通用户之间是不可以访问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3 文件访问者的分类

对于一个被创建出来的文件,总会有被访问的一天,在Linux下的访问者分为三类:拥有者、所属组、other

  • 文件拥有者
  • 对于文件的拥有者很好理解了,也就是这个文件就是他的,是他所拥有的
  • 文件的other
  • 对于文件的other也很好理解,就是外界的访问者
  • 文件所属组
  • 比较难理解的应该是这个文件所属组,有同学问:这个所属组是一个什么东西,一个小组吗,嗯。。也可以这么理解吧,我们通过一个工作中的小案例来理解一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假设上述图为【腾讯公司】内部的两个小组,现在这两个小组共同在开发一个项目,共同使用一个服务器,此时两个小组竞争哪方的项目做得更好。某一天,小组A的员工1把代码写好保存到到了他们的目录【code_A】中,然后组长就来询问想看看他的代码写得怎么样,但是呢却看不到他写的代码,那员工就意识到原来是这个【test.c】的文件的【other权限】没有开,于是他就将这个【other权限】给开启了
  • 此时组长就可以访问看到他的代码了,但是呢这个时候另一个组的员工2写代码写到一半写不出来了,在服务器上乱逛🚶然后他就“无意间”点开了【code_B】目录看到了他们的工程代码文件(当然正式的开发不会这样),而且居然还可以访问进这个【test.c】的代码文件,然后A组组长就察觉到了这件事,开始了他的操作
  • 此时他就做了一些设置,将他们的工程文件代码的所属组都设置为groupA,此时小组B中的任何成员就都访问不了这些代码文件了,只有自己组内的员工才可以访问得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的云服务器大部分都是我们自己在用,所以我们既是拥有者也是所属组, 当我们一某一个身份去访问某一个文件时,每一个文件都会有拥有者和所属组, 会自动匹配是拥有者和所属组,若都不是那么就是other,Linux并不会记录other是谁👨


2.4 用户与访问者之间的联系

上面我们讲到了用户可分为两种:root【超级用户】和普通用户。访问者可分为三种:拥有者、所属组 和 other

  • 说了这么多,那他们之间是否存在着联系呢?
  • 对于【root】和【普通用户】它都是一种人呢,对于【拥有者】【所属组】【other】是属于一种角色,而人呢则是去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比方说你在家里是爸爸妈妈的好孩子、在学校是认真学习的好同学、在公司里呢则是刻苦工作的打工人;你现在是一个孩子的角色,等你再大一个就是一个丈夫或者妻子的角色,再过些年呢你就是一个父亲或者母亲的角色;
  • 所以在人生中我们都扮演这各种各样的角色:就像我们是一个普通用户可以是右边的所有角色,但是对于root而言它其实扮演什么角色都是一样的,因为在Linux在若是使用root超级用户去执行一些事情的话可以说是百无禁忌,因为它的权限最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文件属性与访问权限

3.1 Linux下的文件类型

(1)文件的八种类型

在Linux下,主要有以下八种文件类型,我们主要记前面两种就行,因为碰到得比较多

  • 【-】 :普通文件,文本,可执行,归档文件等
  • 【d】:目录
  • 【b】:块设备,block,磁盘【ls -l /dev/vda1】
  • 【c】: 字符设备,键盘或者显示器【ls -l /dev/tty】
  • 【p】:管道设备【mkfifo pipe】
  • 【s】:网络socket文件
  • 【l】 :链接文件 link【ls -al /usr/lib64/】

我们到Xshell中观察一下便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我们现阶段所碰到的大多数都是【-】或者【d】,学习到后面可能会碰到一些其他的文件类型。这里我稍微演示两个
ls -l /dev/vda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s -l /dev/tty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kfifo pip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s -al /usr/lib64/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文件后缀在Linux中的作用🔧

看完了上述一些Linux下的文件类型,那有同学就会问了,既然我们可以这样去识别文件,那文件的后缀还有什么用呢?

  • 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从这里可以看出,在Linux环境下,对于文件的后缀没有多大区分,你如何修改操作系统都不管,但是对于gcc这种编译软件,若是识别到编译的文件不是一个后缀.c的文件,那么就会出现下面的状况,因为gcc这是一个Linux中自带的编译软件,并不是属于Linux的组成部分,是独立开来的,就相当于我们Windows中自带的一些软件一样,有着它们自己对文件类型的识别格式

所以对于Linux不以文件后缀作为识别文件类型的标志,不代表其他编译器或者软件在识别的时候不需要后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拓展:【file】指令

功能说明:辨识文件类型
语法:file [选项] 文件或目录…
常用选项

-c 详细显示指令执行过程,便于排错或分析程序执行的情形
-z 尝试去解读压缩文件的内容

  • 上面我们有说到如何去看一个文件属于哪个种类,【d】指的是目录文件、【-】指的是普通文件等等。但是呢却无法像我们在Windows中一样知晓其具体为哪个文件类型,就想下面这样,对于普通文件均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所以就有了这么一个命令,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命令来查看一个文件具体是什么类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然后在追了一些内容后再通过这个命令查看一下就可以知道这个文件是一个ASCLL文本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然后再来看一下【test.c】的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有了【.c】的文件后我们再对它使用gcc编译一下,查看编译出来的a.out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再来看一下目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最后再来看一下我们之前学过的压缩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看完了上面这些,相信你对Linux中如何更加细致地查看一个文件的类型有了了解,这个我们后续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使用到


3.2 文件自身的属性

  • 刚才我们谈到了有关文件的一些类型和后缀,但是当我们在查看一个目录下的文件时,会出现一大串的东西,这些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番🔍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下面两张是有关文件自身的全部属性介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3 文件访问者的三种权限【rwx】

对于这么多文件自身的属性,其余的都好理解,就是最前面的这些【r】、【w】、【x】、【-】可能大家看了有点蒙,这是有关访问者的权限,我们来继续探究一下

  • 读【r/4】:Read对文件而言,具有读取文件内容的权限;对目录来说,具有浏览该目录信息的权限
  • 写【w/2】:Write对文件而言,具有修改文件内容的权限;对目录来说具有删除移动目录内文件的权限
  • 执行【x/1】:execute对文件而言,具有执行文件的权限;对目录来说,具有进入目录的权限
  • “—”表示不具有该项权限

所以对于一个文件中权限的描述一定是:XX【拥有者、所属组、other】拥有XX【r、w、x】权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举个栗子🌰对上面这个文件访问者的属性进行一个描述:对于【a.txt】这个文件,它的文件拥有者具备可读、可写、可执行【rwx】三种权限;它的文件所属组具备可读、写执行,但是不具备可写的权限【r-x】;它的other也是一样具备可读、写执行,但是不具备可写的权限【r-x】
  • 这么说大家对于文件访问者的权限应该有了一个认识。但是仔细看【rwx】后面还有【421】这些数字,它们是什么呢?我们一起再来看看👇

3.4 文件权限值的表示方法

下面两种有关权限值的表示方法,在后面进行访问权限修改的时候会使用到,所以要牢记⭐

①字符表示方法
Linux表示说明
r - -只读
- w -仅可写
- - x仅可执行
r w -可读可写
r - x可读和可执行
- w x可写和可执行
r w x可读可写可执行
- - -无权限
②8进制数值表示方法
权限符号八进制二进制
r4100
w2010
x1001
r w6110
r x5101
w x3011
r w x7111
- - -0000

四、文件访问权限的相关设置方法

4.1 chmod —— 设置文件的访问权限

  • 功能:设置文件的访问权限
  • 格式:chmod [参数] 权限 文件名
  • 常用选项
    • R -> 递归修改目录文件的权限
    • 说明:只有文件的拥有者和root才可以改变文件的权限
(1)修改访问者权限的两种方式Ⅱ

首先来讲一讲如何去设置文件的访问权限,主要是有两种方法,都是使用【chmod】这个命令来执行,我们来看看

①用户表示符+/-=权限字符

首先是对于要修改身份的对应字符,也就是我们在上面说到的【拥有者】、【所属组】、【other】

  • 拥有者 —— u(user)
  • 所属组 —— g(group)
  • other —— o(other)
  • 所有人 —— a(all)【可以操作以上全部】

如果要修改他们的权限,也就是【rwx】以及【-】这个四种权限的状态,只需要使用到±即可。下面我来左一系列的演示

给拥有者添加【读】的权限—— 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给所属组添加【写】的权限—— w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给other添加【执行】的权限—— x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面是一次添加一个权限,我们试试看一次添加多个权限————

给拥有者添加【写、执行】的权限—— wx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给所属组添加【读、执行】的权限—— rx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给other添加【读、写】的权限—— rw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能够添加权限,那能不能删除权限呢?————

给拥有者删除【执行】的权限—— x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给所属组删除【写】的权限—— w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给other删除【读】的权限—— 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删除所有人的所有权限——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能够一次为一个身份添加多个权限,我们试试看一次为多个身份添加多个权限。一起操作中间加个【,】即可————

给拥有者添加【读、写】和给other添加【读、执行】的权限—— rw、rx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面是一次两个,删除一下他们的权限试一试一次三个一起设置

给拥有者添加【读、写、执行】和给所属组添加【读、写、执行】和给other添加【读、写、执行】的权限—— rwx、rwx、rwx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②八进制操作

除了上面这种通过字符来进行操控的方式,还有一种更加简便的形式,那就是使用八进制来进行解决,对于每一组八进制所对应的权限在上一模块已经讲到过了,忘记了的可以再去看看

给拥有者、所属组、other都添加【读】的权限—— 444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给拥有者、所属组、other都添加【执行】的权限—— 11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给拥有者、所属组、other都添加【读、写】的权限—— 666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将拥有者、所属组、other的所有权限都删除—— 00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将拥有者、所属组、other的所有权限【rwx】都添加上—— 777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结一下上面的两种方法:通过权限字符来进行修改比较麻烦,但是不会对上一次的修改做覆盖;通过八进制来修改比较简易,但是会对上一次的操作进行覆盖,所以我们都要掌握,不同场合会有不同需求

(2)初识【Permission denied】🙅‍

接下去我会切换成普通用户进行操作,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展示权限,因为root会无视很多的权限约束

  • 首先看到这里,现在是作为普通用户来进行操作,可以看到,对于【me.txt】虽然是拥有者和所属组都是我,但是呢我对于这个文件完全不具有任何权限,所以可以看到系统报出了Permession denied,也就是权限拒绝的意思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接下看到这个目录下还有一个root的文件,可以来试试对其进行读写。不过可以看到,【root】对于这个文件的other权限只设置了读的权限,所以可以看到我只能看这个文件,但是无法向这个文件进行写入操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那此时【root】就觉得我的文件你看了,那我也要看一下你的文件。此时我就说:“你来吧,我自己都看不了我的文件,你还想看😏”
  • 但是root说,我才不管你,因为我叫超级用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上面的操作,你应该可以初步感受到权限拒接的含义了

(3)普通用户如何使用sudo提权
  • 刚才看到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会被各种权限约束,但是root却不被约束,于是在Linux就有这么一种操作,普通用户在任何指令前加上sudo,就能以超级用户的权利去执行,也就是短暂地切换成超级用户
  • 可以看到,对于如下的普通用户张三想要在我的lesson4目录下进行创建文件的操作,但是被权限所拒拒绝,于是这个时候张三就想用超级用户的身份去执行,但是可以看到对于他而言是不在root的信任列表中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此时我们切换为root用户,然后在一个配置文件目录下的信任列表文件里进行修改。如果你不懂vim操作的可以看看我的这篇文章 Linux | 人生苦短,我用Vim
vim etc/sudoer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然后可以看到进入了sudoers这个文件中。vim默认进入时命令模式,此时我们要切换【末行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接着去查找ALL这个东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接着按下回车键,没找到的话按下↓一直寻找到这句话。可以看到我已经在root的信任列表中了,我们可以将张三也添加进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此时按下i切换到【插入模式】就可以进行从操作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然后再按下键盘左上角的Esc键退回【命令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然后继续按下shift + :进入【末行模式】,然后输入wq!,因为这个sudoers是这写保护文件,不可随意修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此时按下回车后就可以回到我们的命令行界面,然后再切换回张三,便可以使用root的身份去执行一些任何命令了

网上学习资料一大堆,但如果学到的知识不成体系,遇到问题时只是浅尝辄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难做到真正的技术提升。

需要这份系统化的资料的朋友,可以点击这里获取!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 29
    点赞
  • 1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Linux内核是一种开源的操作系统内核,是Linux操作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提供了操作系统与硬件之间的抽象层,负责管理系统的资源、调度任务、提供驱动程序等功能。 Linux内核采用分层的架构,包括硬件抽象层、系统调用层、进程管理层、文件系统层和网络层等。硬件抽象层负责将不同硬件设备的接口统一起来,使得上层的软件可以方便地与硬件进行通信。系统调用层提供了一组API供用户进程调用,如文件操作、网络通信等。进程管理层负责进程的创建、销毁以及调度等任务。文件系统层负责文件的管理和存储。网络层负责网络协议的实现和网络通信。 Linux内核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首先,当一台计算机启动时,BIOS会加载内核映像到内存,并执行启动代码。然后,内核初始化各种数据结构、驱动程序和关键服务。接下来,内核创建一个初始的用户空间进程,称为init进程。init进程是所有其他进程的祖先进程。在此之后,内核根据调度算法来决定哪个进程可以使用CPU,并依次执行。同时,内核会提供一个断机制,以便处理硬件事件的优先级。 内核还提供了许多系统调用供用户进程调用,以实现对各种功能的访问。当用户进程需要操作文件、创建进程或进行网络通信时,会通过系统调用将请求传递给内核,由内核代表用户进程执行相应的操作。内核通过调度算法来分配CPU时间片,并通过虚拟内存管理来管理内存资源的分配和回收。 总而言之,Linux内核是一个高度可配置和模块化的操作系统内核,通过分层架构和系统调用机制实现了对硬件的抽象和对用户进程的管理。了解Linux内核的架构和工作原理,有助于深入理解Linux操作系统以及开发和调试相关应用程序。 ### 回答2: Linux是一种开源的操作系统内核,其设计目标是为了在不同的计算机硬件平台上提供高效的、稳定的和安的操作系统服务。 Linux内核的架构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管理。 在进程管理方面,Linux内核使用了多任务处理技术,可以同时运行多个进程。每个进程都有独立的地址空间和资源,通过调度算法可以合理分配CPU时间片,优化系统的响应速度和资源利用率。 在内存管理方面,Linux内核使用了虚拟内存技术,将物理内存和逻辑内存进行了映射,使得每个进程都有独立的地址空间。当物理内存不足时,Linux内核会通过页面置换算法将暂时不使用的页写入磁盘交换空间,以释放物理内存供其他进程使用。 在文件系统管理方面,Linux内核支持多种文件系统,包括传统的ext3和ext4文件系统,以及现代的Btrfs和XFS文件系统。它负责文件的读写操作,以及文件的权限控制和磁盘空间的管理。 Linux内核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启动引导程序将内核加载到内存,并进行初始化。然后,内核分配一部分内存作为内核空间,用于存放内核代码和数据结构。接着,内核根据系统的硬件配置进行设备的初始化和驱动程序的加载。之后,内核根据系统的启动参数和配置文件进行一系列的初始化工作,包括启动系统服务和加载用户程序。最后,内核进入主循环,不断地处理断、调度进程、管理内存和文件系统,以提供稳定的操作系统服务。 总之,Linux内核是一个复杂而高效的软件系统,它通过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管理等功能,实现了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了解Linux内核的架构和工作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优秀的开源操作系统。 ### 回答3: Linux内核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内核,由一个核心程序和一组通用的系统工具组成。它是Linux操作系统的核心,负责处理硬件设备、管理系统资源、实现进程管理、文件系统和网络功能等。 Linux内核的架构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用户空间包括用户应用程序,如图形界面、终端程序等,它们通过系统调用接口与内核进行通信。内核空间包括内核核心的数据结构和程序,用于管理和控制硬件资源。 Linux内核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进程管理:内核负责创建、调度和终止进程。它使用进程描述符(task_struct)来跟踪进程的状态和资源使用情况,并根据调度算法分配CPU时间片给不同的进程。 2. 内存管理:内核负责管理系统的物理内存和虚拟内存。物理内存管理包括内存分配和释放,虚拟内存管理包括页面置换和页面回写等策略,以优化内存的使用效率。 3. 文件系统:内核提供文件系统接口,管理文件和目录的创建、读写和删除等操作。它通过虚拟文件系统层(VFS)将不同的文件系统统一管理,如ext4、NTFS等。 4. 设备驱动:内核提供了访问硬件设备的接口,通过设备驱动程序与硬件交互。不同的硬件设备需要不同的驱动程序,如网卡、显卡、声卡等。 5. 网络功能:内核提供TCP/IP协议栈和网络设备驱动程序,用于实现网络通信功能。它提供网络连接的建立、数据传输和断开等功能,支持各种网络协议,如HTTP、FTP、SSH等。 总的来说,Linux内核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功能强大的软件,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各种资源和提供操作系统的各种功能。通过深入理解其架构和工作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使用Linux操作系统。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