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不要使用 import,import 是 ES6 的语法。想要在浏览器环境中使用,需要在 index.js 中将模块导入,然后 node 使用如下命令:
browserify index.js -o bundle.js
前提是安装了 browserify 这个包,然后在 html 里面引入 bundle.js 即可。
AMD
不同于 CommonJs,AMD 是异步加载,名称就是 Asynchronous Module Difinition,允许指定回调函数,等异步加载完成之后即可调用回调函数。AMD 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 define 来定义模块,然后通过 require 来加载模块,它依赖于 require.js
,在 html 文件里面引入 script:
定义模块 m1
define([模块名称], [依赖模块], function(){
name: ‘vey-module-1’,
getName: function(){
return name
}
return {getName: getName}
})
上面的模块名称定义此模块的名称,不写则默认为文件名去掉后缀。依赖模块指定此模块依赖的模块,类型为数组。此模块的内容定义在 function 里面。
再定义一个模块 m2
define([‘m1’], function(m1){
name: ‘vey-module-2’,
function show() {
console.log(name, m1.getName())
}
return { show }
})
定义 index.js
(function(){
// 配置模块的路径
require.config({
paths: {
m1: ‘./m1’
m2: ‘./m2’
}
})
require([‘m2’], function(m2){
m2.show()
})
})()
然后就可以看到执行结果了。
AMD是依赖前置的,即不管你用没用到,只要你设置了依赖就会去加载,不是按需加载的。
上面的代码在浏览器里运行,会先后发生这些事情:
-
它首先根据指定的
require.js
加载require.js
; -
加载完成后,
require.js
会在所有的 script 标签里寻找 data-main 属性指定的路径文件作为下一个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