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详细Redis入门教程

退出redis:

  • shutdown:退出服务器端

  • exit:退出服务器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查看redis是否开启:ps -ef|grep redi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edis常用指令


服务器相关命令

  • ping : 检测连接是否存活

  • echo: 在命令行打印一些内容

  • quit、exit: 退出客户端

  • shutdown: 退出服务器端

  • info: 返回redis相关信息

  • config get dir/* 实时传递接收的请求

  • showlog: 显示慢查询

  • select n: 切换到数据库n,redis默认有16个数据库(DB 0~DB 15),默认使用的第0个

  • dbsize: 查看当前数据库大小

  • move key n: 不同数据库之间数据是不能互通的,move移动键到指定数据库

  • flushdb: 清空当前数据库中的键值对。

  • flushall: 清空所有数据库的键值对。

key相关命令

在redis中无论什么数据类型,在数据库中都是以key-value形式保存,通过进行对Redis-key的操作,来完成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操作。

常用命令:

  • keys * :查看当前数据库中所有的key

  • dbsize: 键总数

  • exists key: 检查键是否存在

  • del key [key …]: 删除键

  • expire key seconds: 键过期

  • ttl key: 获取键的有效时长

  • persist key: 移除键的过期时间

  • type key: 键的数据结构类型

  • randomkey: 随机返回数据库中一个键

  • rename key1 key2 : 重命名

  • renamex key1 key2 : 当key2不存在时,key1重命名

代码示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五大数据类型

Redis是一个开源(BSD许可),内存存储的数据结构服务器,可用作数据库,高速缓存和消息队列代理。其通过提供多种键值数据类型来适应不同场景下的存储需求,目前为止Redis支持的键值数据类型如下:

  • 字符串类型: string

  • 哈希类型: hash

  • 列表类型: list

  • 集合类型: set

  • 有序集合类型: sortedset(zset)

String(字符串)

字符串类型是Redis最基础的数据结构,其它的几种数据结构都是在字符串类型基础上构建的,字符串的值可以是:字符串、数字、二进制,但其值最大不能超过512M。

使用场景: 缓存、计数器、对象存储缓存(共享session)、限速

常用命令:

  • set key value: 设置一个key的value值

  • setnx key value: 仅当key不存在时进行set

  • setex key seconds value: set 键值对并设置过期时间

  • mset key value [key value …]: 设置多个key value

  • msetnx key1 value1 [key2 value2…]: 批量设置键值对,仅当参数中所有的key都不存在时执行,原子性操作,一起成功,一起失败

  • get key: 返回key的value

  • mget key [key …] : 批量获取多个key保存的值

  • exists key [key …]: 查询一个key是否存在

  • decr/incr key: 将指定key的value数值进行+1/-1(仅对于数字)

  • incrby/decrbyB key n: 按指定的步长对数值进行加减

  • incrbyfloat key n: 为数值加上浮点型数值

  • append key value: 向指定的key的value后追加字符串

  • strlen key: 返回key的string类型value的长度。

  • getset key value: 设置一个key的value,并获取设置前的值,如果不存在则返回null

  • setrange key offset value: 设置指定位置的字符

  • getrange key start end: 获取存储在key上的值的一个子字符串

代码示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ist(列表)

Redis列表是简单的字符串列表,按照插入顺序排序。你可以添加一个元素到列表的头部(左边)或者尾部(右边),也可以获取指定范围指定下标的元素等。一个列表最多可以包含 232 - 1 个元素 (4294967295, 每个列表超过40亿个元素)。

两个特点:

1.列表中的元素是有序的,可以通过索引下标获取某个元素霍某个某个范围内的元素列表

2.列表中的元素可以是重复的

使用场景: 消息队列、栈、文章列表等。

常用指令:

  • 添加操作

  • lpush/rpush key value1[value2…]: 从左边/右边向列表中PUSH值(一个或者多个)

  • lpushx/rpushx key value: 向已存在的列名中push值(一个或者多个),list不存在 lpushx失败

  • linsert key before|after pivot value: 在指定列表元素的前/后 插入value

  • 查找操作

  • lindex key index: 通过索引获取列表元素

  • lrange key start end: 获取list 起止元素 (索引从左往右 递增)

  • llen key: 查看列表长度

  • 删除操作

  • lpop/rpop key: 从最左边/最右边移除值 并返回

  • lrem key count value: count >0:从头部开始搜索 然后删除指定的value 至多删除count个 count < 0:从尾部开始搜索… count = 0:删除列表中所有的指定value。

  • ltrim key start end: 通过下标截取指定范围内的列表

  • rpoplpush source destination: 将列表的尾部(右)最后一个值弹出,并返回,然后加到另一个列表的头部

  • 修改操作

  • lset key index value: 通过索引为元素设值

  • 阻塞操作

  • blpop/brpop key1[key2] timout: 移出并获取列表的第一个/最后一个元素,如果列表没有元素会阻塞列表直到等待超时或发现可弹出元素为止。

  • brpoplpush source destination timeout: 和rpoplpush功能相同,如果列表没有元素会阻塞列表直到等待超时或发现可弹出元素为止。

代码示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et(集合)

Redis的Set是string类型的无序集合,我们不能通过索引获取元素。集合成员是唯一的,这就意味着集合中不能出现重复的数据。Redis中集合是通过哈希表实现的,所以添加,删除,查找的复杂度都是O(1)。集合中最大的成员数为 232 - 1 (4294967295, 每个集合可存储40多亿个成员)。

应用场景: 标签(tag)

常用命令:

  • 集合内操作

  • sadd key member1[member2…]: 向集合中无序增加一个/多个成员

  • srem key member1[member2…]: 移除集合中一个/多个成员

  • scard key: 获取集合的成员数

  • smembers key: 返回集合中所有的成员

  • sismember key member: 查询member元素是否是集合的成员,若存在返回1,不存在返回0

  • srandmember key [count]: 随机返回集合中count个成员,count缺省值为1

  • spop key [count]: 随机移除并返回集合中count个成员,count缺省值为1

  • 集合间操作

  • sinter key1 [key2…]: 返回所有集合的交集

  • sinterstore destination key1[key2…]: 在SINTER的基础上,存储结果到集合中。覆盖

  • sunion key1 [key2…]: 返回所有集合的并集

  • sunionstore destination key1 [key2…]: 在SUNION的基础上,存储结果到及和张。覆盖

  • sdiff key1[key2…]: 返回所有集合的差集 key1- key2 - …

  • sdiffstore destination key1[key2…]: 在SDIFF的基础上,将结果保存到集合中。覆盖

  • smove source destination member: 将source集合的成员member移动到destination集合

  • sscan key [MATCH pattern] [COUNT count]: 在大量数据环境下,使用此命令遍历集合中元素,每次遍历部分

代码示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ash(哈希)

几乎所有的编程语言都提供了哈希(hash)结构,Redis中 hash 是一个string类型的field和value的映射表value={{field1,value1},{field2,value2}…},可以将一个Hash表作为一个对象进行存储,表中存放对象的信息。

应用场景: 用户信息缓存

常用命令:

  • hset key field value: 将哈希表 key 中的字段 field 的值设为 value。重复设置同一个field会覆盖,返回0

  • hmset key field1 value1 [field2 value2…]: 同时将多个 field-value (域-值)对设置到哈希表 key 中。

  • hsetnx key field value: 只有在字段 field不存在时,设置哈希表字段的值。

  • hget key field value: 获取存储在哈希表中指定字段的值

  • hmget key field1 [field2…]: 获取所有给定字段的值

  • hexists key field: 查看哈希表 key 中,指定的字段是否存在。

  • hdel key field1 [field2…]: 删除哈希表key中一个/多个field字段

  • hlen key: 获取哈希表中字段的数量

  • hkeys key: 获取所有字段field

  • hvals key: 获取哈希表中所有值value

  • hgetall key: 获取在哈希表key 的所有字段和值

  • hincrby key field n: 为哈希表 key 中的指定字段的整数值加上增量n,并返回增量后结果 一样只适用于整数型字段

  • hincrbyfloat key field n: 为哈希表 key 中的指定字段的浮点数值加上增量 n。

  • hscan key cursor [MATCH pattern] [COUNT count]: 迭代哈希表中的键值对。

代码示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Zset(有序集合)

在有序集合中保留了不能有重复成员的特性,但其中的成员是可以排序的,每一个元素都会关联一个double类型的分数(score)作为排序依据,score相同时按字典顺序排序。redis正是通过分数来为集合中的成员进行从小到大的排序。

应用场景: 排行榜系统,成绩单,工资表

常用命令:

  • 集合内

  • zadd key score member1 [score2 member2]: 向有序集合添加一个或多个成员,或者更新已存在成员的分数

  • zcard key: 获取有序集合的成员数

  • zscore key member: 返回有序集中,成员的分数值

  • zcount key min max: 计算在有序集合中指定区间score的成员数

  • zlexcount key min max: 在有序集合中计算指定字典区间内成员数量

  • zincrby key n member: 有序集合中对指定成员的分数加上增量 n

  • zscan key cursor [MATCH pattern] [COUNT count]: 迭代有序集合中的元素(包括元素成员和元素分值)

  • 范围查询

  • zrank key member: 返回有序集合中指定成员的索引

  • zrevrank key member: 返回有序集合中指定成员的索引,从大到小排序

  • zrange key start end: 通过索引区间返回有序集合成指定区间内的成员

  • zrevrange key start end: 通过索引区间返回有序集合成指定区间内的成员,分数从高到底

  • zrangebylex key min max: 通过字典区间返回有序集合的成员

  • zrevrangebylex key max min: 按字典顺序倒序返回有序集合的成员

  • zrangebyscore key min max: 返回有序集中指定分数区间内的成员 -inf 和 +inf分别表示最小最大值,只支持开区间

  • zrevrangebyscore key max min: 返回有序集中指定分数区间内的成员,分数从高到低排序

  • 删除操作

  • zrem key member1 [member2…]: 移除有序集合中一个/多个成员

  • zremrangebylex key min max: 移除有序集合中给定的字典区间的所有成员

  • zremrangebyrank key start stop: 移除有序集合中给定的排名区间的所有成员

  • zremrangebyscore key min max: 移除有序集合中给定的分数区间的所有成员

  • 集合间操作

  • zinterstore destination numkeyskey1 [key2 …]: 计算给定的一个或多个有序集的交集并将结果集存储在新的有序集合 key 中,numkeys:表示参与运算的集合数,将score相加作为结果的score

  • zunionstore destination numkeys key1 [key2…]: 计算给定的一个或多个有序集的交集并将结果集存储在新的有序集合 key 中

代码示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edis发布订阅模式


Redis提供了基于“发布/订阅”模式的消息机制,在这种模式下,消息发布者和订阅者不进行直接通信,发布者向指定频道(channel)中发布消息,订阅该频道的客户端都可以接收该消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edis中提供若干命令支持发布订阅功能:

  • 发布消息给指定频道: publish channel message

  • 从一个或多个频道中订阅消息:subscribe channel [channel …]

  • 取消订阅指定的频道:unsubscribe [channel [channel …]]

  • 按照模式订阅频道:psubscribe pattern [pattern …]

  • 按照模式取消订阅频道:punsubscribe [pattern [pattern …]]

  • 查阅订阅的频道:

查看活跃频道:pubsub channels [pattern]

查看频道订阅数:pubsub numsub [channel …]

查看模式订阅数:pubsub numpat

测试发布订阅:

客户端在执行订阅命令后进入订阅状态,只能接受subscribe、psubscribe、unsubscribe、punsubscribe四个命令。新开启的订阅客户端无法收到频道之前的消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测试查询订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使用场景:聊天室、公告牌、服务之间利用信息解耦等

Redis事务控制


Redis事务的本质是一组命令的集合,一次执行多个指令,事务中所有命令都被序列化,其他客户端提交的命令请求不会插入到事务执行命令序列中,简单来说:要不全执行,要不全不执行。Redis中提供了简单的事务功能,需要multiexec两个命令实现。

事务执行流程:

  • 开启事务(multi)

  • 命令入队(…)

  • 执行事务(exec)| 取消事务(discard)

在Redis的事务中的命令出现不同错误时,处理机制也会有所差异:

编译型异常(命令错误),事务中所有命令都不会执行,因为Redis没有隔离级别的概念,队列中的命令没有提交之前都不会实际的被执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运行时异常(1/0),如果事务队列中存在语法性错误,那么执行命令的时候,其它命令是可以正常执行的,错误命令抛出异常,由此看出Redis的单条命令保证原子性,但是事务并不保证原子性,不支持回滚功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事务实现上锁:

在有些应用场景需要在事务之前,确保事务中的key没有被其它客户端修改过,才执行事务,否则不执行,着类似于乐观锁的概念,在Redis中也提供了相关实现方法:

  • 监视、加锁(watch)

  • 取消监视、解锁(unwatch)

乐观锁:

假设数据一般情况不会造成冲突(很乐观,认为什么时候都不会出问题),在数据提交更新时正式对数据的冲突与否进行检测,发现了冲突,发出错误信息,让用户决定如何处理,适用于读操作多的场景,可以提高程序的吞吐量。

为了避免数据库的幻读,业务处理时间过长,乐观锁不会刻意使用数据库本身的锁机制,而是依据数据本身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

实现方法:

当有多个线程在操控redis的时候,被watch监视的key值如果发生改变,正在进行的事务将会失败,每次加锁后都要进行解锁,再加锁去重新获取最新的值

正常流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出现线程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edis持久化


Redis是一个内存数据库,当redis服务器重启,获取电脑重启,数据会丢失,我们可以将redis内存中的数据持久化保存到硬盘的文件中。目前Redis支持的存储机制有RDB和AOF。

RDB机制

RDB持久化是把当前进程数据生成快照保存到硬盘的过程,触发RDB的过程分为手动触发和自动触发。

触发机制:

1.通过save与bgsave命令手动触发

  • save命令:阻塞当前Redis服务器,直到RDB过程完成为止,对于内存比较大的实例会造成长时间的阻塞,线上环境不建议使用。

  • bgsave命令:Redis进程执行fork操作创建子进程,RDB持久化过程由子进程负责,完成后自动结束。阻塞只发生在fork阶段,一般时间很短(微秒级别)。

2.通过配置文件自动触发

redis的配置文件redis.windwos.conf中有一下默认内容:

#900秒内,至少有一个key进行了修改,就进行持久化操作

save 900 1

#300秒内,至少有10个key进行了修改,就进行持久化操作

save 300 10

#60秒内,至少有1000个key进行了修改,就进行持久化操作

save 60 10000

流程说明:

1.父进程执行fork操作创建子进程

2.子进程创建RDB文件,根据父进程内存生成临时快照文件,完成后对原来文件进行原子替换。

3.进程发送信号给父进程表示完成,父进程更新统计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整个过程主进程不进行任何io操作,保证了性能,如果进行大规模数据恢复,RDB和AOP都可以进行数据恢复,RDB数据恢复完整性不敏感,RDB更加高效,缺点时最后一次持久化后的数据可能丢失,默认使用的就是RDB,一般情况不需要修改这个配置。

RDB文件处理:

RDB文件保存在dir配置指定的目录下,文件名通过dbfilename配置指定,默认为一个dump.rdb文件(在生产环境中最好对dump.rdb文件进行备份)。可以通过执行config set dir {newDir}config set dbfilename {newFileName}运行期动态执行,当下次运行时会保存到新目录。

如果redis加载的RDB文件损坏时拒绝启动,可以使用Redis提供的redis-check-dump工具检测RDB文件并获得对应的错误报告。

RDB优点:

  • RDB是一个紧凑压缩的二进制文件,代表Redis在某个时间点上的数据快照。非常适合备份:父进程正常处理用户请求,fork分支一个子进程进行备份。

  • 适合大规模的数据恢复,如果服务器宕机了,不要删除rdb文件,重启自然在目录下,自动会读取,并且数据恢复速度远大于AOF方式。

RDB缺点:

  • RDB并不能做到实时持久化,存储需要一定的时间间隔,可以自行修改设置。如果redis意外宕机,最后一次的修改数据会丢失。

  • fork进程的时候,会占用一定的内存空间。

  • RDB使用特定的二进制格式保存,可能存在新老版本不兼容问题。

AOF机制

AOF(append only file)持久化: 以独立日志的方式记录每次执行的命令(除读操作外),重启时重新执行AOF文件中的命令来恢复文件。(aof默认是文件无限追加,大小会不断扩张,如果是文件过大就需要写很久)

开启AOF需要我们设置配置:appendonly yes,默认不打开。文件名通过appendfilename配置设置,默认文件名为appendonly.aof

执行流程:

  • 命令写入(append):所有命令会追加到aof_buf(缓冲区)中。

  • 文件同步(sync):AOF缓冲区根据对应的策略向硬盘做同步操作。

  • 文件重写(rewrite):随着文件越来越大,需要定期对AOF文件进行重写,达到压缩目的。

  • 重启加载(load):重启时,可以加载AOF文件进行数据恢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OF文件损坏:

加载损坏的AOF文件时会拒绝启动,并打印日志。我们可以先备份文件,后采用redis-check-aof --fix命令修复,修复后使用diff -u对比数据的差异,找出丢失的数据,有些可以进行人工修复。

AOF可能会出现结尾保存不完整的情况,比如机器断电导致结尾命令没有写全。Redis提供了aof-load-truncated配置来兼容这种情况,默认开启。这样在加载出问题时会继续启动,并打印警告日志。

Redis客户端操作


Jedis

Java有很多优秀的Redis客户端,使用较为广泛的是客户端Jedis,官方推荐的操作Redis的中间件。

使用步骤:

  • 导入jedis的jar包(依赖:redis.clients.jedis.3.3.0)

  • 建立连接:Jedis jedis = new Jedis("localhost",6379);

  • 操作:jedis.set("key","value");

  • 关闭连接,或者直接就使用jedis连接池:jedis.close();

直接连接与连接池方式的比较:

| | 优点 | 缺点 |

| — | — | — |

| 直连 | 简单方便,适用与少量长期连接的场景 | 存在每次新建/关闭TCP连接的开销,资源无法控制,可能出现连接泄露。并且Jedis对象处于线程不安全的状态 |

| 连接池 | 无需每次都生成Jdeis对象,降低开销,并且连接池的形式可以有效的保护和控制系统资源 | 相对于直连,使用相对麻烦,在资源管理上需要很多参数来保证,一旦规划不合理会出现问题 |

搭建工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引入依赖:

redis.clients

jedis

3.3.0

com.alibaba

fastjson

1.2.58

测试连接:

public class Ping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Jedis jedis = new Jedis(“127.0.0.1”,6379);

System.out.println(“连接成功”);

//查看服务是否运行

System.out.println("服务正在运行: "+jedis.ping());

}

}

运行结果:连接成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Jedis中的API接口名和操作名一样,根据API文档使用就行:

基本测试:

public class TestJedi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Jedis jedis = new Jedis(“127.0.0.1”, 6379);

System.out.println(“清空数据:”+jedis.flushDB());

System.out.println(“判断某个键是否存在:”+jedis.exists(“username”));

System.out.println(“新增<‘username’,‘ly’>的键值对:”+jedis.set(“username”, “ly”));

System.out.println(“新增<‘password’,‘123456’>的键值对:”+jedis.set(“password”, “123456”));

System.out.print(“系统中所有的键如下:”);

Set keys = jedis.keys(“*”);

System.out.println(keys);

System.out.println(“删除键password:”+jedis.del(“password”));

System.out.println(“判断键password是否存在:”+jedis.exists(“password”));

System.out.println(“查看键username所存储的值的类型:”+jedis.type(“username”));

System.out.println(“随机返回key空间的一个:”+jedis.randomKey());

System.out.println(“重命名key:”+jedis.rename(“username”,“name”));

System.out.println(“取出改后的name:”+jedis.get(“name”));

System.out.println(“按索引查询:”+jedis.select(0));

System.out.println(“删除当前选择数据库中的所有key:”+jedis.flushDB());

System.out.println(“返回当前数据库中key的数目:”+jedis.dbSize());

System.out.println(“删除所有数据库中的所有key:”+jedis.flushAll());

}

}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Jedis实现事务控制:

import com.alibaba.fastjson.JSONObject;

import redis.clients.jedis.Jedis;

import redis.clients.jedis.Transaction;

public class TestMulti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客户端连接服务端,redis服务端需要被开启

Jedis jedis = new Jedis(“127.0.0.1”, 6379);

jedis.flushDB();

JSONObject jsonObject = new JSONObject();

jsonObject.put(“user1”, “xiaoming”);

jsonObject.put(“user2”, “xiaohong”);

//开启事务

Transaction multi = jedis.multi();

String result = jsonObject.toJSONString();

try{

//向redis存入一条数据

multi.set(“json”, result);

//再存入一条数据

multi.set(“json2”, result);

//这里引发了异常,用0作为被除数

//int i = 10/0;

//如果没有引发异常,执行进入队列的命令

multi.exec();

}catch(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如果出现异常,回滚

multi.discard();

}finally{

System.out.println(jedis.get(“json”));

System.out.println(jedis.get(“json2”));

//最终关闭客户端

jedis.close();

}

}

}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开启事务期间添加异常,用0作为被除数int i = 10/0;,再次测试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Jedis连接池: JedisPool

之前通过直连的方式使用Jedis,由于Redis客户端使用的是TCP协议,所有每次都需要我们新建TCP连接,使用后在断开连接,对于频繁访问Redis的场景显然并不高效,在实际生产环境中一般使用连接池的方式对Jedis连接进行管理。

使用步骤:

Jedis提供了JedisPool这个类作为对Jedis的连接池,使用时首先需要我们创建一个JedisPool连接池对象,之后通过调用方法 getResource()获取Jedis连接。

1.Jedis连接池,通常JedisPool是单例的。

//0.创建一个配置对象

JedisPoolConfig config = new JedisPoolConfig();

config.setMaxTotal(50);

config.setMaxIdle(10);

//1.创建Jedis连接池对象

JedisPool jedisPool = new JedisPool(config,“localhost”,6379);

相关参数:

| 参数名 | 含义 | 默认值 |

| — | — | — |

| MaxTotal | 最大连接数 | 8 |

| MaxIdle | 最大空闲连接数 | 8 |

| MinIdle | 最小空闲连接数 | 0 |

| MinEvictableIdleTimeMillis | 逐出连接的最小空闲时间 | 1800000毫秒(30分钟) |

| MaxWaitMillis | 获取连接时的最大等待毫秒数如果超时就抛异常, 小于零:阻塞不确定的时间 | -1 |

| TimeBetweenEvictionRunsMillis | 逐出扫描的时间间隔(毫秒) 如果为负数,则不运行逐出线程 | -1 |

| NumTestsPerEvictionRun | 每次逐出检查时 逐出的最大数目 如果为负数就是 : 1/abs(n) | 3 |

| Lifo | 是否启用后进先出 | true |

| TestOnBorrow | 在获取连接的时候检查有效性 | false |

| TestWhileIdle | 在空闲时检查有效性 | false |

| JmxEnabled | 是否启用pool的jmx管理功能 | true |

| EvictionPolicyClassName | 设置的逐出策略类名,默认当连接超过最大空闲时间,或连接数超过最大空闲连接数逐出 | DefaultEvictionPolicy |

| SoftMinEvictableIdleTimeMillis | 对象空闲多久后逐出, 当空闲时间>该值 且 空闲连接>最大空闲数 时直接逐出,不再根据MinEvictableIdleTimeMillis判断 | 逐出策略 |

| BlockWhenExhausted | 连接耗尽时是否阻塞, false报异常,ture阻塞直到超时 | true |

2.从连接池获取对象,并使用:

//2.获取连接

Jedis jedis = jedisPool.getResource();

//3. 使用

jedis.set(“key1”,“value1”);

//4. 关闭 归还到连接池中

jedis.close();

自定义工具类:

在resources目录下新建jedis.properties配置文件:

host = 127.0.0.1

port = 6379

最后

按照上面的过程,4个月的时间刚刚好。当然Java的体系是很庞大的,还有很多更高级的技能需要掌握,但不要着急,这些完全可以放到以后工作中边用别学。

学习编程就是一个由混沌到有序的过程,所以你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一时碰到理解不了的知识点,大可不必沮丧,更不要气馁,这都是正常的不能再正常的事情了,不过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暂时而已。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秒) 如果为负数,则不运行逐出线程 | -1 |

| NumTestsPerEvictionRun | 每次逐出检查时 逐出的最大数目 如果为负数就是 : 1/abs(n) | 3 |

| Lifo | 是否启用后进先出 | true |

| TestOnBorrow | 在获取连接的时候检查有效性 | false |

| TestWhileIdle | 在空闲时检查有效性 | false |

| JmxEnabled | 是否启用pool的jmx管理功能 | true |

| EvictionPolicyClassName | 设置的逐出策略类名,默认当连接超过最大空闲时间,或连接数超过最大空闲连接数逐出 | DefaultEvictionPolicy |

| SoftMinEvictableIdleTimeMillis | 对象空闲多久后逐出, 当空闲时间>该值 且 空闲连接>最大空闲数 时直接逐出,不再根据MinEvictableIdleTimeMillis判断 | 逐出策略 |

| BlockWhenExhausted | 连接耗尽时是否阻塞, false报异常,ture阻塞直到超时 | true |

2.从连接池获取对象,并使用:

//2.获取连接

Jedis jedis = jedisPool.getResource();

//3. 使用

jedis.set(“key1”,“value1”);

//4. 关闭 归还到连接池中

jedis.close();

自定义工具类:

在resources目录下新建jedis.properties配置文件:

host = 127.0.0.1

port = 6379

最后

按照上面的过程,4个月的时间刚刚好。当然Java的体系是很庞大的,还有很多更高级的技能需要掌握,但不要着急,这些完全可以放到以后工作中边用别学。

学习编程就是一个由混沌到有序的过程,所以你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一时碰到理解不了的知识点,大可不必沮丧,更不要气馁,这都是正常的不能再正常的事情了,不过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暂时而已。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tfoufdzp-1714803186355)]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ImtSdFSQ-1714803186356)]

本文已被CODING开源项目:【一线大厂Java面试题解析+核心总结学习笔记+最新讲解视频+实战项目源码】收录

  • 13
    点赞
  • 3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目前,Redis 7 还没有正式发布,但是 Redis 7 的预览版已经发布了。以下是在 Linux 系统上安装 Redis 7 预览版的详细步骤: 1. 下载 Redis 7 预览版 可以从 Redis 官方网站下载 Redis 7 预览版的源代码:https://redis.io/download。选择最新版本的 Redis 7 预览版,下载并解压缩。 2. 安装 Redis 7 依赖 Redis 7 预览版依赖于 gcc 编译器、jemalloc 内存分配器和 tcl 测试框架。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安装这些依赖项: Ubuntu/Debian: ```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tcl sudo apt-get install libjemalloc-dev ``` CentOS/RHEL: ``` sudo yum update sudo yum install gcc jemalloc-devel tcl ``` 3. 编译和安装 Redis 7 进入 Redis 7 源代码目录,执行以下命令编译和安装 Redis 7: ``` make sudo make install ``` 如果需要指定安装路径,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 make PREFIX=/usr/local/redis sudo make PREFIX=/usr/local/redis install ``` 4. 配置 Redis 7 Redis 7 预览版的配置文件位于 Redis 安装目录下的 redis.conf 文件。可以编辑该文件进行配置。 注意:Redis 7 预览版的配置文件与 Redis 6 的配置文件不兼容。需要参考 Redis 7 预览版的文档进行配置。 5. 启动 Redis 7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启动 Redis 7: ``` redis-server /path/to/redis.conf ``` 其中,/path/to/redis.conf 是 Redis 7 的配置文件路径。如果忽略该参数,Redis 7 将使用默认的配置文件。 6. 测试 Redis 7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连接到 Redis 7 服务器并执行一些命令: ``` redis-cli ``` 如果连接成功,将看到以下提示: ``` 127.0.0.1:6379> ``` 可以执行一些 Redis 命令,例如: ``` set mykey "Hello Redis 7" get mykey ``` 如果能够正常执行命令并返回结果,则说明 Redis 7 已经安装并运行成功。 以上就是在 Linux 系统上安装 Redis 7 预览版的步骤,希望对你有帮助。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