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回收器机制是由Garbage Collection来实现的。GC是后台的守护进程,它是低优先级进程,但是根据内存的使用情况动态的调整它的优先级,因此,它是内存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会自动运行,所以回收时间不确定。
GC处理的数据主要在运行时数据区域的堆中(所有对象化的实例都在这里),当一个对象不再被引用时,就会回收这个引用
下面为GC算法:
引用计数法
简单但是速度很慢。
原理是:每当一个对象被引用,其计数器会自增1,而每当被释放一次引用则自减1,当计数器计数为0时说明没有给任何对象引用,此时这个实例化的对象就会被GC回收。
缺点是:当两个或以上对象相互持有对方的引用,但是这些对象已经没有再用到了,而其计数器都不为0,就不会被GC收集,严重的时候会导致内存泄漏。并且类的引用会伴随着一些算数,效率会有点低
根搜索算法
为了解决引用计数法中循环引用导致的GC不会回收,JVM采用新的算法。
原理是:设立若干种根对象,当任何一个根对象到某一个对象均不可达时,则认为这个对象是可以可以回收的。如下图:
ObjectD 和E互相持有对方的应用,但是GCRoots不能找到它们/不能达到它们,所以判断D和E是可以回收的。
可达性分析:从GCRoots开始往下搜索,探索过的路径称为引用链,当一个对象到GCRoots没有任何引用链相连时判断此对象要回收
GCRoots可以为一下几种:
-
栈中引用对象
-
方法区中的静态成员
-
方法区中的全局变量(final)
-
本地方法中native引用的对象
在根搜索算法的基础上垃圾收集器算法主要有三种:
这个方法是现代lajihuis垃圾回收算法的思想基础。标记-清除算法将垃圾回收分为两个阶段:标记阶段和清除阶段。在标记阶段,通过根节点,标记所有从根节点开始的可达对象,因此没有被标记的就是没有被引用的垃圾对象,然后在清除阶段,清除所有没有被标记的对象。
做法是当堆中的有效内存空间被耗尽的时候,整个程序就会停止,接着进行标记+清除操作。
缺点:(1)效率低,使用递归与全堆对象遍历/还要停止程序,如果在交互式程序上体现,用户体验会很糟糕
(2)这种清理出来的内存空间是不连续的,这样内存的布局就会乱七八糟
将原有的内存空间分成两块,每次只使用其中一块,在垃圾回收时,将正在使用的内存中存活的对象复制到未使用的内存中,之后清除正在使用内存块中的所有对象,然后交换两个内存块的角色,完成垃圾回收。
与标记-清除法相比,复制算法更为高效。
但是并不适用于存活较多的场合,比如老年代
如上图流程所示,最终会整理出连续的内存空间,而且只要移动堆顶指针就能按顺序分配内存,简单高效。
复制算法的缺点:浪费空间,要克制50%的内存浪费而且不能看出,复制算法的要求是对象存活率低。
根据上述问题优化:
现在的商业虚拟机都采用这种收集算法来回收新生代,新生代中的对象98%都是“朝生夕死”的。
所以并不需要按照1:1的比例来划分内存空间,而是将内存分为一块比较大的Eden空间和两块较小的Survivor空间,每次使用Eden和其中一块Survivor。当回收时,将Eden和Survivor中还存活着的对象一次性地复制到另外一块Survivor空间上,最后清理掉Eden和刚才用过的Survivor空间。HotSpot虚拟机默认Eden和Survivor的大小比例是8:1,也就是说,每次新生代中可用内存空间为整个新生代容量的90%(80%+10%),只有10%的空间会被浪费。
当然,98%的对象可回收只是一般场景下的数据,我们没有办法保证每次回收都只有不多于10%的对象存活,当Survivor空间不够用时,需要依赖于老年代进行分配担保,所以大对象直接进入老年代。整个过程如下图所示:
上图中,绿色箭头的位置代表的是大对象,大对象直接进入老年代。
在复制算法时,若对象存活率高,进行多次复制将会导致效率大大降低,更关键的是,如果不想浪费50%的空间,就需要有额外的空间进行分配担保,以应对被使用的内存中所有对象都100%存活的极端情况,所以在老年代一般不能直接选中这种算法。
原理:在标记-清理法上进行优化,保留了前面的标记阶段,但是标记完后并不会轻易简单的去清理未标记的对象,而是将所有的存活对象压缩到内存的一端,之后在清理边界外所有的垃圾对象。
**标记/整理算法不仅可以弥补标记/清除算法当中,内存区域分散的缺点,也消除了复制算法当中,内存减半的高额代价。
但是,标记/整理算法唯一的缺点就是效率也不高。**
不仅要标记所有存活对象,还要整理所有存活对象的引用地址。从效率上来说,标记/整理算法要低于复制算法。
三种算法的区别总结:
总结
首先是感觉自己的基础还是不够吧,大厂好像都喜欢问这些底层原理。
另外一部分原因在于资料也还没有看完,一面时凭借那份资料考前突击恶补个几天居然也能轻松应对(在这里还是要感谢那份资料,真的牛),于是自我感觉良好,资料就没有怎么深究下去了。
之前的准备只涉及了Java、Android、计网、数据结构与算法这些方面,面对面试官对其他基础课程的考察显得捉襟见肘。
下一步还是要查漏补缺,进行针对性复习。
最后的最后,那套资料这次一定要全部看完,是真的太全面了,各个知识点都涵盖了,几乎我面试遇到的所有问题的知识点这里面都有!希望大家不要犯和我一样的错误呀!!!一定要看完!
《Android学习笔记总结+移动架构视频+大厂面试真题+项目实战源码》,点击传送门,即可获取!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KqtzkZIL-1714899271807)]
《Android学习笔记总结+移动架构视频+大厂面试真题+项目实战源码》,点击传送门,即可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