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自我介绍一下,小编浙江大学毕业,去过华为、字节跳动等大厂,目前阿里P7
深知大多数程序员,想要提升技能,往往是自己摸索成长,但自己不成体系的自学效果低效又漫长,而且极易碰到天花板技术停滞不前!
因此收集整理了一份《2024年最新HarmonyOS鸿蒙全套学习资料》,初衷也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够帮助到想自学提升又不知道该从何学起的朋友。
既有适合小白学习的零基础资料,也有适合3年以上经验的小伙伴深入学习提升的进阶课程,涵盖了95%以上鸿蒙开发知识点,真正体系化!
由于文件比较多,这里只是将部分目录截图出来,全套包含大厂面经、学习笔记、源码讲义、实战项目、大纲路线、讲解视频,并且后续会持续更新
如果你需要这些资料,可以添加V获取:vip204888 (备注鸿蒙)
正文
完整的流程图如下所示:加载阶段 --> 链接阶段(验证 --> 准备 --> 解析) --> 初始化阶段
加载阶段:
- 通过一个类的全限定名获取定义此类的二进制字节流
- 将这个字节流所代表的静态存储结构转化为方法区的运行时数据结构
- 在内存中生成一个代表这个类的java.lang.Class对象,作为方法区这个类的各种数据的访问入口
加载class文件的方式:
①从本地系统中直接加载
②通过网络获取,典型场景:Web Applet
③从zip压缩包中读取,成为日后jar、war格式的基础
④运行时计算生成,使用最多的是:动态代理技术
⑤由其他文件生成,典型场景:JSP应用从专有数据库中提取.class文件,比较少见
⑥从加密文件中获取,典型的防Class文件被反编译的保护措施
链接阶段: 验证 --> 准备 --> 解析
- 验证(Verify)
- 目的在于确保Class文件的字节流中包含信息符合当前虚拟机要求,保证被加载类的正确性,不会危害虚拟机自身安全
- 主要包括四种验证,文件格式验证,元数据验证,字节码验证,符号引用验证。
举例:使用 BinaryViewer 工具(一个二进制字节码转换器)查看字节码文件,其开头均为 CAFE BABE ,如果出现不合法的字节码文件,那么将会验证不通过
- 准备(Prepare)
- 为类变量分配内存并且设置该类变量的默认初始值,即零值
- 这里不包含用final修饰的static,因为final在编译的时候就会分配好了默认值,准备阶段会显式初始化
- 这里不会为实例变量分配初始化,类变量会分配在方法区中,而实例变量是会随着对象一起分配到Java堆中
举例:private static int a = 1; 声明一个变量a,变量a在准备阶段会赋初始值,但不是1,而是0(默认初始值),在初始化阶段会被赋值为 1
- 解析(Resolve)
- 将常量池内的符号引用转换为直接引用的过程
- 事实上,解析操作往往会伴随着JVM在执行完初始化之后再执行
- 符号引用就是一组符号来描述所引用的目标。符号引用的字面量形式明确定义在《java虚拟机规范》的class文件格式中。直接引用就是直接指向目标的指针、相对偏移量或一个间接定位到目标的句柄
- 解析动作主要针对类或接口、字段、类方法、接口方法、方法类型等。对应常量池中的CONSTANT Class info、CONSTANT Fieldref info、CONSTANT Methodref info等
符号引用:反编译 class 文件后可以查看符号引用
初始化阶段:
- 初始化阶段就是执行类构造器方法
<clinit>()
的过程 - 此方法不需定义,是javac编译器自动收集类中的所有类变量的赋值动作和静态代码块中的语句合并而来(当代码中包含static变量时,
<clinit>()
自动生成,如果没有静态代码快则不会生成)。 <clinit>()
方法中的指令按语句在源文件中出现的顺序执行<clinit>()
不同于类的构造器。(关联:构造器是虚拟机视角下的<init>()
)- 若该类具有父类,JVM会保证子类的
<clinit>
()执行前,父类的<clinit>()
已经执行完毕 - 虚拟机必须保证一个类的
<clinit>()
方法在多线程下被同步加锁
IDEA 中安装 JClassLib 插件(重启 IDEA 后生效):
(1)File -> Settings
(2)安装插件:Plugins -> Install jclasslib
(3)选中对应的 .class文件:
(4)点击View -> Show Bytecode With jclasslib,查看反编译后的代码
(5)查看反编译后的代码:
构造器方法中指令按语句在源文件中出现的顺序执行:
public class ClassInitTest {
private static int num = 1;
private static int number = 10; //linking之prepare: number = 0 --> initial: 10 --> 20
static {
num = 2;
number = 20;
System.out.println(num);
//System.out.println(number); //报错:非法的前向引用(可以赋值,但不能调用)
}
//private static int number = 10; //linking之prepare: number = 0 --> initial: 10 --> 2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ClassInitTest.num);//2
System.out.println(ClassInitTest.number);//10
}
}
运行结果:分别测试静态变量在静态代码块之前、之后执行
如果静态变量在静态代码块之后执行,在静态代码块中引用该变量时会报非法向前引用错误:
构造器是虚拟机视角下的<init>()
public class ClinitTest {
//任何一个类声明以后,内部至少存在一个类的构造器
private int a = 1;
private static int c = 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b = 2;
}
public ClinitTest(){
a = 10;
int d = 20;
}
}
运行结果:
若该类具有父类,JVM会保证子类的()执行前,父类的()已经执行完毕:
public class ClinitTest1 {
static class Father{
public static int A = 1;
static{
A = 2;
}
}
static class Son extends Father{
public static int B = A;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加载Father类,其次加载Son类。
System.out.println(Son.B);//2
}
}
运行结果是2,因为Son类是Father类的子类,在执行Son类的加载前会先执行Father类的加载。
虚拟机必须保证一个类的<clinit>()
方法在多线程下被同步加锁:
public class DeadThread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unnable r = () ->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开始”);
DeadThread dead = new DeadThread();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结束”);
};
Thread t1 = new Thread(r, “线程1”);
Thread t2 = new Thread(r, “线程2”);
t1.start();
t2.start();
}
}
class DeadThread {
static {
if (true)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初始化当前类”);
while (true) {
}
}
}
}
结果分析:
- 两个线程同时去初始化 DeadThread 类,而 DeadThread 类中静态代码块中有一处死循环,切该类只能被初始化一次
- 所以先初始化 DeadThread 类的线程抢到了同步锁,然后在类的静态代码块中执行死循环,而另一个线程在等待同步锁的释放
网上学习资料一大堆,但如果学到的知识不成体系,遇到问题时只是浅尝辄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难做到真正的技术提升。
需要这份系统化的资料的朋友,可以添加V获取:vip204888 (备注鸿蒙)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d().getName() + “初始化当前类”);
while (true) {
}
}
}
}
结果分析:
- 两个线程同时去初始化 DeadThread 类,而 DeadThread 类中静态代码块中有一处死循环,切该类只能被初始化一次
- 所以先初始化 DeadThread 类的线程抢到了同步锁,然后在类的静态代码块中执行死循环,而另一个线程在等待同步锁的释放
网上学习资料一大堆,但如果学到的知识不成体系,遇到问题时只是浅尝辄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难做到真正的技术提升。
需要这份系统化的资料的朋友,可以添加V获取:vip204888 (备注鸿蒙)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r7tELLig-1713304446659)]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