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开始讨论在工业自动化应用中使用哪种编程语言时,通常我们会首先谈论IEC 61131-3标准中用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语言,比如经典的梯形图(LD)或结构化文本(ST)。对于机器人等应用,我们经常看到低级编译语言,比如C语言。
这几年有不少人讨论在工厂生产线上使用Python。是什么让Python这种解释型的高级语言突然变得吸引人?Python代码运行速度通常比更接近机器代码的编译语言慢,而且它显然无法胜任实时控制的任务,这是开发工业系统时的一个主要问题。
然而,现在我们看到了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使Python在工业应用领域备受关注。首先,工业4.0正在改变我们对工业自动化的看法,特别是它强调了“智能”制造的重要性,其具有更高的自主性、丰富的大数据,并与增材制造、云计算等下一代技术全面集成。
工业4.0的另一个影响是工业物联网(IIoT),它连接了本地网络上的工业机械,用于实时机器对机器(M2M)通信,并提供持续的传感器数据流以供分析使用。因此,我们正在见证信息技术(IT)和运营技术(OT)之间的融合,打破了长期以来分隔信息技术专业人员与运营技术专业人员的隔离。毕竟,IIoT设备需要使用信息技术来优化其运作。
这里Python就有了用武之地。当我们考虑世界上最流行的编程语言的优势时,我们可以看到Python在IIoT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首先,Python分析和处理大数据集能力强大。其次,Python可读性强,可以让团队成员更好地协作编写或维护代码。最后,Python是开源的,拥有强大的开发社区,很多应用都选择Python作为开发和维护语言,比如Tensorflow、Pytorch等。
机器学习
毫无疑问,Python影响最大的领域是机器学习(ML),这是人工智能(AI)的一个分支,其中算法从数据中学习,而不需要任何人工编写规则。常见的工业应用包括预测性维护和自动化机器人。
如今大多数的ML都是用Python编写的,诸如PyTorch和Google的开源TensorFlow等框架使用Python,亚马逊的云AI服务AWS SageMaker带有内置的Python软件开发工具包(SDK)。简而言之,Python是最适合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