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测试环境的搭建和设置,如自动上传软件包到服务器并完成安装。
l 脚本自动生成,如根据UML状态图、时序图等生成可运行的测试脚本。
l 测试数据的自动产生,例如通过SQL语句在数据库中产生大量的数据记录,用于测试;
l 测试操作步骤的自动执行,包括软件系统的模拟操作、测试执行过程的监控;
l 测试结果分析,实际输出和预期输出的自动对比分析;
l 测试流程(工作流)的自动处理,包括测试计划复审和批准、测试任务安排和执行、缺陷生命周期等自动化处理。
l 测试报告自动生成功能等。
这样,测试自动化意味着测试全过程的自动化和测试管理工作的完全自动化,是测试工程师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如果使整个软件测试过程完全自动化,而不需要丝毫的人工参与或干涉,这是不现实的。
四、自动化测试和手工测试应用范围的对比
在充分利用自动化工具、全力进行自动化测试的同时,牢记不要追求100%的自动化,手工测试仍然至关重要。对高风险的模块或领域要进行更多的人工测试。根据手工测试和自动化测试的各自优势,对人工测试和自动测试区别对待,进行有效分工。
适用于自动化测试
适用于手工测试
l 明确的、特定的测试任务
l 软件包括验证测试(Build Verification Test、BVT)
l 回归测试、压力测试、性能测试等
l 相对稳定且界面改动比较少的功能测试
l 人工容易出错的测试工作
l 在多个平台环境上运行相同的用例、大量组合性测试或其他重复性测试任务
l 周期长的软件产品开发项目
l 项目的时间压力不太大
l 被测试软件具有很好的可测试性
l 能确保多个测试运行的构建策略
l 拥有运行测试所需的软硬件资源
l 拥有较强编程能力的测试人员
l 一次性项目或周期很短的项目的功能测试
l 需求不确定或需求变化比较快
l 适用性测试或验收测试
l 产品的功能设计或界面设计还不成熟
l 没有适当的测试过程
l 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法不清晰
l 项目的时间压力较大
l 团队缺乏编程能力的测试人才
l 缺乏软硬件资源
如表,概括起来,任务越单调,自动化测试越适合;重复性越大,自动化测试越适合;越容易量化,自动化测试越适合。
五、区别对待不同的测试阶段
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等不同的测试阶段,虽然都可以采用自动化测试来完成,但自动化测试的程度不一样。
在单元测试中,自动化测试工具和开发工具集成在一起,自动化测试程度比较高,而且比较全面。如前面所说的,代码的静态扫描,可以充分利用测试工具来完成。而单元的功能测试,一般可以借助单元测试框架实现,但须要写大量的测试脚本或测试代码,手工的工作量不小,这也是许多软件公司的单元测试覆盖率总是不够高的主要原因。
在集成测试阶段,自动化测试工具的作用是间接的,不是直接的、主动的。多数测试组织不是通过测试工具验证模块之间的接口,而是通过基本功能的验证来验证系统的集成,即通过BVT来完成每日测试,以满足每日构建、每日集成(持续集成)的需要。
在系统测试阶段,人们首先会将自动化测试运用在性能测试、压力测试、可靠性测试中,而在功能测试中,自动化测试的投入会比较谨慎。功能测试中逻辑、数据和API等验证,比较适合自动化测试,而GUI界面、易用性等测试,更宜由手工完成。
在用户参与的验收测试中,一般不宜于采用自动化测试。同样,针对软件界面操作友好性、易用性的测试,自动化无能为力,必须由手工测试来完成。
六、如何评估测试工具
满足测试任务及其特点的测试工具可能会比较多,我们须要考虑对它们进行评估,选择出正确的测试工具。如何评估测试工具呢?人们可能会想到下列这些指标:
l 工具的功能是否强大,或者是满足需要?
l 价格是否合适、在预算之内?
l 性能价格比如何、是否数一数二?
l 工具的质量,工具运行是否稳定?
l 目前的用户量或是否流行?
l 和其他测试工具的兼容性、集成是否容易?
l 技术支持和服务是否及时、方便?
有时候,工具的选择也没有那么复杂,而是根据市场决定,市场哪个流行就选择哪个。市场流行,自然也有优势,这样做也不无道理。但这样做,具有盲目性,毕竟功能最强的工具不一定适合自己,最合适的工具,才是最好的。
我们建议将开源测试工具作为首选目标。如果开源测试工具应用一段时间之后,确实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可以考虑选择商业化的测试工具。实际上,如果发现工具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因为它是开源工具,完全可以对它进行修改(二次开发),增加相应的功能特性,从而满足自己的特定需求,这也是开源测试工具的魅力所在。
千万不要一开始就用巨资引入商业化的测试工具,那样测试人员压力很大,急于求成,反而效果不好,要么测试工具成了摆设,要么从此以后再也不敢提“自动化测试”。
七、如何选择合适的测试工具
测试工具的选择,还须要从某类具体的工具着手,对症下药,才能达到期望的目标。一般来说,测试工具可以分为:
单元测试工具,包括静态测试工具和动态测试工具;
功能测试工具,包括WEB功能测试工具、Windows客户端功能测试工具等;
性能测试工具,包括负载测试工具、压力测试工具等;
测试管理工具,包括缺陷、测试用例和计划等管理工具;
其他测试工具,如安全测试、多媒体测试等。
1.单元测试工具的选择
建议:用什么编程语言就选用对应这种编程语言的单元测试工具,如:
如果用JAVA语言编程,就要选用JAVA的单元测试工具,如Junit,TestNG
如果用NET语言,就要选用适用C#的单元测试工具,如:NUnit,NUnitForms等;
如果用PHP语言,就要选用PHPUnit作为单元测试工具;
如果针对C/C++语言的程序,就要选择相应的单元测试工具,如CppTest*等;
如果只是进行纯页面的开发,针对HTML文件的table\form\link等元素进行测试,则单元测试工具选择HtmlUnit。
2.功能测试工具的选择
如:Selenium\TestMaker
3.性能测试工具的选择
Grinder是一个很好的负载测试框架,被誉为J2EE上的LoadRunner。通过Jython来编写测试脚本,支持多种协议的WEB服务和应用服务器,基于HTTP的测试可以由浏览器来记录整个要测试的过程。
TestMaker通过基于Jython的测试代理来完成测试,并借助PTTMonitor以监控应用服务器的资源和统计信息。
OpenSTA是针对B/S结构的性能测试开源工具,基于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并通过虚拟代理来记录通过proxy的HTTP请求,而其性能测试指标收集各项性能指标,然后进行分析,能提供较为丰富的图形化测试结果,提高了测试报告的可读性。
Siege是一个开源的WEB压力测试和评测工具。
ApacheBench能同时模拟多个并发请求,专门用于Web服务器的基准测试。
DBMonster是一个生成随机数据、用来测试SQL数据库的压力测试工具。
JDB Hammer是针对MySQL数据库服务器进行压力测试的开源工具,而MySQL官方提供的压力测试工具则mysqlslap.
另外要说明的是,TestMarker是一个更灵活的框架,可以和Seleinium、soapUI集成,充分利用Selenium和soapUI的测试能力,而TestMarker只是更好地调度、监控和管理测试的过程,监控系统的性能指标,获得测试结果。
4.测试管理工具
软件测试离不开管理,包括测试计划、用例、测试结果和缺陷等管理,这些管理也通过工具和系统来帮助处理,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测试管理工具的选择,依赖于测试组织的规模和流程。规模小的组织,可以选择轻量型的测试管理工具;而规模大的组织,应选择功能强、支持多项目和分布式的测试管理工具。
对于轻型的开源测试管理框架,如JtestCase\FitNesse\Salome TMF\JTR等
对于更为规范的、具有一定规模的软件组织,可以选用TestLink\Bromine\Eclipse TPTP等测试管理框架或系统。
软件测试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是缺陷管理,缺陷管理工具有Mantis、Bugzilla、Bugfree、Scarab、TrackIT、Itracker等。
自我介绍一下,小编13年上海交大毕业,曾经在小公司待过,也去过华为、OPPO等大厂,18年进入阿里一直到现在。
深知大多数软件测试工程师,想要提升技能,往往是自己摸索成长或者是报班学习,但对于培训机构动则几千的学费,着实压力不小。自己不成体系的自学效果低效又漫长,而且极易碰到天花板技术停滞不前!
因此收集整理了一份《2024年软件测试全套学习资料》,初衷也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够帮助到想自学提升又不知道该从何学起的朋友,同时减轻大家的负担。
既有适合小白学习的零基础资料,也有适合3年以上经验的小伙伴深入学习提升的进阶课程,基本涵盖了95%以上软件测试开发知识点,真正体系化!
由于文件比较大,这里只是将部分目录大纲截图出来,每个节点里面都包含大厂面经、学习笔记、源码讲义、实战项目、讲解视频,并且后续会持续更新
如果你觉得这些内容对你有帮助,可以添加V获取:vip1024b (备注软件测试)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扫码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比较大,这里只是将部分目录大纲截图出来,每个节点里面都包含大厂面经、学习笔记、源码讲义、实战项目、讲解视频,并且后续会持续更新**
如果你觉得这些内容对你有帮助,可以添加V获取:vip1024b (备注软件测试)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19gIAcm8-1713005813430)]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扫码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