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测试之Mysql数据库调优,2024年最新花费近一年时间整理的软件测试核心知识清单

先自我介绍一下,小编浙江大学毕业,去过华为、字节跳动等大厂,目前阿里P7

深知大多数程序员,想要提升技能,往往是自己摸索成长,但自己不成体系的自学效果低效又漫长,而且极易碰到天花板技术停滞不前!

因此收集整理了一份《2024年最新软件测试全套学习资料》,初衷也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够帮助到想自学提升又不知道该从何学起的朋友。
img
img
img
img
img

既有适合小白学习的零基础资料,也有适合3年以上经验的小伙伴深入学习提升的进阶课程,涵盖了95%以上软件测试知识点,真正体系化!

由于文件比较多,这里只是将部分目录截图出来,全套包含大厂面经、学习笔记、源码讲义、实战项目、大纲路线、讲解视频,并且后续会持续更新

如果你需要这些资料,可以添加V获取:vip1024b (备注软件测试)
img

正文

一、前言
性能调优前提:无监控不调优,对于mysql性能的监控前几天有文章提到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

二、Mysql性能指标及问题分析和定位
1、我们在监控图表中关注的性能指标大概有这么几个:CPU、内存、连接数、io读写时间、io操作时间、慢查询、系统平均负载以及memoryOver

2、介绍下Grafana模板中各性能指标的意思

这个是Mysql数据库的连接数

 这个图标表示了慢查询

上图就是Mysql数据库的缓存区,展示了最大缓存以及已使用缓存等数据

3、性能分析

一般在产生Mysql瓶颈的时候往往伴随着的是CPU使用率急速上升,需要top看一下是哪个线程占据了大量的CPU资源,如果发现Mysql进程占用较高,那么基本可以判断是Mysql数据库出现了问题。

接下来就是对问题具体的分析和定位。

对于数据库的操作基本上就是大量的查询,会导致数据库出现性能问题。对有问题的场景使用Jmeter模拟场景进行并发,并观察Grafana的图表。

Mysql的几个问题基本上就是:1、缓存区较小,大量查询导致了缓存区溢出,使用io进行读写,众所周知,io的读写速度远远比内存读写速度要慢得多。

2、sql语句问题,导致mysql数据库出现瓶颈的查询语句类型很多,最后会给大家列举一些。

那么怎么定位到这些问题呢?

(1)在负载测试中,通过Grafana图表观察Memory Over这个图表,如果发现占用基本占满所分配给Mysql数据库缓存区的内存,然后IO读写时间非常长,读写频率非常高,那基本上是可以判断是缓存区较小导致的问题。(这个问题已经很少出现了)

(2)判断慢查询:在mysql数据库的配置文件中找到

log_output=file,table #二选 1 或者 2 个都选 slow_query_log=on slow_query_log_file = /tmp/mysql-slow.log long_query_time = 1 #设置如何判断慢查询,这边设置超过1s就算慢查询
#使用完记得关闭

重启Mysql数据库

在Grafana图表中如果看到慢查询的时间超过1s时,基本判断为存在慢查询。

登入数据库运行命令

select * from mysql.slow_log;#查看慢查询表数据

运行完这条命令后,可以查看到所有超过1s的查询语句,这个时候复制这条语句到查询输入框中,选中右键点击解释。

type列,连接类型。一个好的sql语句至少要达到range级别。杜绝出现all级别
key列,使用到的索引名。如果没有选择索引,值是NULL。可以采取强制索引方式
key_len列,索引长度
rows列,扫描行数。该值是个预估值
extra列,详细说明。注意常见的不太友好的值有:Using filesort, Using temporary

三、sql语句调优
一、SQL语句中IN包含的值不应过多
MySQL对于IN做了相应的优化,即将IN中的常量全部存储在一个数组里面,而且这个数组是排好序的。但是如果数值较多,产生的消耗也是比较大的。再例如: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 in(1,2,3) 对于连续的数值,能用 between 就不要用 in 了;再或者使用连接来替换。

三、SELECT语句务必指明字段名称
SELECT *增加很多不必要的消耗(cpu、io、内存、网络带宽);增加了使用覆盖索引的可能性;当表结构发生改变时,前断也需要更新。所以要求直接在select后面接上字段名。

四、当只需要一条数据的时候,使用limit 1
这是为了使EXPLAIN中type列达到const类型

五、如果排序字段没有用到索引,就尽量少排序
六、如果限制条件中其他字段没有索引,尽量少用or
or两边的字段中,如果有一个不是索引字段,而其他条件也不是索引字段,会造成该查询不走索引的情况。很多时候使用 union all 或者是union(必要的时候)的方式来代替“or”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七、区分in和exists, not in和not exists
select * from 表A where id in (select id from 表B)
上面sql语句相当于
select * from 表A where exists(select * from 表B where 表B.id=表A.id)
区分in和exists主要是造成了驱动顺序的改变(这是性能变化的关键),如果是exists,那么以外层表为驱动表,先被访问,如果是IN,那么先执行子查询。所以IN适合于外表大而内表小的情况;EXISTS适合于外表小而内表大的情况。
关于not in和not exists,推荐使用not exists,不仅仅是效率问题,not in可能存在逻辑问题。如何高效的写出一个替代not exists的sql语句?
原sql语句
select colname … from A表 where a.id not in (select b.id from B表)
高效的sql语句
select colname … from A表 Left join B表 on where a.id = b.id where b.id is null

八、分段查询
在一些用户选择页面中,可能一些用户选择的时间范围过大,造成查询缓慢。主要的原因是扫描行数过多。这个时候可以通过程序,分段进行查询,循环遍历,将结果合并处理进行展示

九、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对字段进行 null 值判断
对于null的判断会导致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

十、不建议使用%前缀模糊查询
例如LIKE “%name”或者LIKE “%name%”,这种查询会导致索引失效而进行全表扫描。但是可以使用LIKE “name%”。

十一、注意范围查询语句
对于联合索引来说,如果存在范围查询,比如between,>,<等条件时,会造成后面的索引字段失效。

type

访问类型

ALL 扫描全表数据

index 遍历索引

range 索引范围查找

index_subquery 在子查询中使用 ref

unique_subquery 在子查询中使用 eq_ref

ref_or_null 对Null进行索引的优化的 ref

fulltext 使用全文索引

ref 使用非唯一索引查找数据

网上学习资料一大堆,但如果学到的知识不成体系,遇到问题时只是浅尝辄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难做到真正的技术提升。

需要这份系统化的资料的朋友,可以添加V获取:vip1024b (备注软件测试)
img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的资料的朋友,可以添加V获取:vip1024b (备注软件测试)**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Y8RKwKQA-1713218589629)]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 24
    点赞
  • 1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