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程
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实体,作为系统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
多线程运行在同一进程的相同地址空间内,和采用多进程相比有以下优点:
相比于进程线程的优点
- 1.创建和撤销线程的开销较之进程要少。创建线程时只需要建立线程控制表相应的表目,或有关队列,而创建进程时,要创建PCB表和初始化,进入有关进程队列,建立它的地址空间和所需资源等。
- 2.CPU在线程之间切换时的开销远比进程要少得多。因为切换线程都在同一地址空间内,只需要修改线程控制表或队列,不涉及地址空间和其他工作。
- 3.线程机制增加了通讯的有效性。进程间的通讯往往要求内核的参与,以提供通讯机制和保护机制,而线程间的通讯是在同一进程的地址空间内,共享主存和文件,无需内核参与。
三、进程和线程的区别
(1)调度
在传统的操作系统中,CPU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是进程。而在引入线程的操作系统中,则把线程作为CPU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进程则作为资源拥有的基本单位,从而使传统进程的两个属性分开,线程编程轻装运行,这样可以显著地提高系统的并发性。同一进程中线程的切换不会引起进程切换,从而避免了昂贵的系统调用,但是在由一个进程中的线程切换到另一进程中的线程,依然会引起进程切换。
(2)并发性
在引入线程的操作系统中,不仅进程之间可以并发执行,而且在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之间也可以并发执行,因而使操作系统具有更好的并发性,从而更有效地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例如,在一个未引入线程的单CPU操作系统中,若仅设置一个文件服务进程,当它由于某种原因被封锁时,便没有其他的文件服务进程来提供服务。在引入线程的操作系统中,可以在一个文件服务进程中设置多个服务线程。当第一个线程等待时,文件服务进程中的第二个线程可以继续运行;当第二个线程封锁时,第三个线程可以继续执行,从而显著地提高了文件服务的质量以及系统吞吐量。
(3)拥有资源
不论是引入了线程的操作系统,还是传统的操作系统,进程都是拥有系统资源的一个独立单位,他可以拥有自己的资源。一般地说,线程自己不能拥有资源(也有一点必不可少的资源),但它可以访问其隶属进程的资源,亦即一个进程的代码段、数据段以及系统资源(如已打开的文件、I/O设备等),可供同一个进程的其他所有线程共享。
(4)独立性
在同一进程中的不同线程之间的独立性要比不同进程之间的独立性低得多。这是因为为防止进程之间彼此干扰和破坏,每个进程都拥有一个独立的地址空间和其它资源,除了共享全局变量外,不允许其它进程的访问。但是同一进程中的不同线程往往是为了提高并发性以及进行相互之间的合作而创建的,它们共享进程的内存地址空间和资源,如每个线程都可以访问它们所属进程地址空间中的所有地址,如一个线程的堆栈可以被其它线程读、写,甚至完全清除。
(5)系统开销
由于在创建或撤销进程时,系统都要为之分配或回收资源,如内存空间、I/O设备等。因此,操作系统为此所付出的开销将显著地大于在创建或撤消线程时的开销。类似的,在进程切换时,涉及到整个当前进程保存CPU环境的设置以及新被调度运行的CPU环境设置,而线程切换只需保存和设置少量的寄存器的内容,并不涉及存储器管理方面的操作,可见,进程切换的开销远大于线程切换的开销。此外,由于同一进程中的多个线程具有相同的地址空间,致使他们之间的同步和通信的实现也变得比较容易。在有的系统中,线程的切换、同步、和通信都无需操作系统内核的干预。
(6)支持多处理机系统
文末
技术是没有终点的,也是学不完的,最重要的是活着、不秃。
零基础入门的时候看书还是看视频,我觉得成年人,何必做选择题呢,两个都要。喜欢看书就看书,喜欢看视频就看视频。
最重要的是在自学的过程中,一定不要眼高手低,要实战,把学到的技术投入到项目当中,解决问题,之后进一步锤炼自己的技术。
自学最怕的就是缺乏自驱力,一定要自律,杜绝“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到最后白忙活一场。
高度自律的同时,要保持耐心,不抛弃不放弃,切勿自怨自艾,每天给自己一点点鼓励,学习的劲头就会很足,不容易犯困。
技术学到手后,找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准备一份简历,不要无头苍蝇一样去海投简历,容易“竹篮打水一场空”。好好的准备一下简历,毕竟是找工作的敲门砖。
拿到面试邀请后,在面试的过程中一定要大大方方,尽力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舒适地表达出来,不要因为是自学就不够自信,给面试官一个好的印象,面试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很多,加油吧,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