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Android-Rxjava-:最简单&全面背压讲解-(Flowable),无经验面试项目助理

最后

针对Android程序员,我这边给大家整理了一些资料,包括不限于高级UI、性能优化、架构师课程、NDK、混合式开发(ReactNative+Weex)微信小程序、Flutter等全方面的Android进阶实践技术;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也节省大家在网上搜索资料的时间来学习,也可以分享动态给身边好友一起学习!

往期Android高级架构资料、源码、笔记、视频。高级UI、性能优化、架构师课程、混合式开发(ReactNative+Weex)全方面的Android进阶实践技术,群内还有技术大牛一起讨论交流解决问题。

网上学习资料一大堆,但如果学到的知识不成体系,遇到问题时只是浅尝辄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难做到真正的技术提升。

需要这份系统化学习资料的朋友,可以戳这里获取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Log.e(TAG,"onError : "+t.toStr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omplete() {
Log.e(TAG,“onComplete”);
}
});
}

4.2 BackpressureStrategy媒体类

从Flowable源码查看,缓存池默认大少为:128

public abstract class Flowable implements Publisher {
/** The default buffer size. */
static final int BUFFER_SIZE;
static {
BUFFER_SIZE = Math.max(1, Integer.getInteger(“rx2.buffer-size”, 128));
}

}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create方法中的包含了一个BackpressureStrategy媒体类,其包含5种类型:

4.2.1. ERROR

把上面例子改为ERROR类型,执行结果如下:

总结 :当被观察者发送事件大于128时,观察者抛出异常并终止接收事件,但不会影响被观察者继续发送事件。

4.2.2. BUFFER

把上面例子改为BUFFER类型,执行结果如下:

总结 :与Observable一样存在背压问题,但是接收性能比Observable低,因为BUFFER类型通过BufferAsyncEmitter添加了额外的逻辑处理,再发送至观察者。

4.2.3. DROP

把上面例子改为DROP类型,执行结果如下:

总结 :每当观察者接收128事件之后,就会丢弃部分事件

4.2.4. LATEST

把上面例子改为LATEST类型,执行结果如下:

总结 :LATEST与DROP使用效果一样,但LATEST会保证能接收最后一个事件,而DROP则不会保证。

4.2.5. MISSING

把上面例子改为MISSING类型,执行结果如下:

总结 :MISSING就是没有采取背压策略的类型,效果跟Obserable一样。

在设置MISSING类型时,可以配合onBackPressure相关操作符使用,也可以到达上述其他类型的处理效果。

4.3 onBackPressure相关操作符

使用例子:

Flowable.interval(50,TimeUnit.MILLISECONDS)
.onBackpressureDrop()//效果与Drop类型一样
.subscribeOn(Schedulers.newThread())        .observeOn(Schedulers.newThread())
.subscribe(new Consum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accept(Long aLong) throws Exception {
try {
Thread.sleep(1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Log.e(TAG,"onNext : "+(aLong));
}
});

onBackpressureBuffer :与BUFFER类型一样效果。
onBackpressureDrop :与DROP类型一样效果。
onBackpressureLaster :与LASTER类型一样效果。

4.4 request()

4.4.1 request(int count):设置接收事件的数量.

例子:

Flowable.create(new FlowableOnSubscribe() {
@Override
public void subscribe(FlowableEmitter e) throws Exception {
for(int j = 0;j<50;j++){
e.onNext(j);
Log.i(TAG," 发送数据:"+j);
try{
Thread.sleep(50);
}catch (Exception ex){
}
}
}
},BackpressureStrategy.BUFFER)
.subscribeOn(Schedulers.newThread())
.observeOn(Schedulers.newThread())
.subscribe(new Subscrib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Subscribe(Subscription s) {
s.request(10); //观察者设置接收事件的数量,如果不设置接收不到事件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Next(Integer integer) {
try {
Thread.sleep(1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Log.e(TAG,"onNext : "+(integ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Error(Throwable t) {
Log.e(TAG,"onError : "+t.toStr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omplete() {
Log.e(TAG,“onComplete”);
}
});

4.4.2 request扩展使用

request还可进行扩展使用,当遇到在接收事件时想追加接收数量(如:通信数据通过几次接收,验证准确性的应用场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扩展:

Flowable.create(new FlowableOnSubscribe() {
@Override
public void subscribe(FlowableEmitter e) throws Exception {
for(int j = 0;j<50;j++){
e.onNext(j);
Log.i(TAG," 发送数据:"+j);
try{
Thread.sleep(50);
}catch (Exception ex){
}
}
}
},BackpressureStrategy.BUFFER)
.subscribeOn(Schedulers.newThread())
.observeOn(Schedulers.newThread())        .subscribe(new Subscriber() {
private Subscription subscription;
@Override
public void onSubscribe(Subscription s) {
subscription = s;
s.request(10); //观察者设置接收事件的数量,如果不设置接收不到事件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Next(Integer integer) {
if(integer==5){
subscription.request(3);
}
try {
Thread.sleep(1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Log.e(TAG,"onNext : "+(integ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Error(Throwable t) {
Log.e(TAG,"onError : "+t.toStr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omplete() {
Log.e(TAG,“onComplete”);
}
});

总结:可以动态设置观察者接收事件的数量,但不影响被观察者继续发送事件。

4.5 requested

requested 与 request不是同一的函数,但它们都是属于FlowableEmitter类里的方法,那么requested()是有什么作用呢,看看以下例子:

Flowable.create(new FlowableOnSubscribe() {
@Override
public void subscribe(FlowableEmitter e) throws Exception {
for(int j = 0;j<15;j++){
e.onNext(j);
Log.i(TAG,e.requested()+" 发送数据:"+j);
try{
Thread.sleep(50);
}catch (Exception ex){
}
}
}
},BackpressureStrategy.BUFFER)//
.subscribeOn(Schedulers.newThread())//
.observeOn(Schedulers.newThread())
.subscribe(new Subscriber() {
private Subscription subscription;
@Override

学习分享

在当下这个信息共享的时代,很多资源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只取决于你愿不愿意找或是找的方法对不对了

很多朋友不是没有资料,大多都是有几十上百个G,但是杂乱无章,不知道怎么看从哪看起,甚至是看后就忘

如果大家觉得自己在网上找的资料非常杂乱、不成体系的话,我也分享一套给大家,比较系统,我平常自己也会经常研读。

2021最新上万页的大厂面试真题

七大模块学习资料:如NDK模块开发、Android框架体系架构…

只有系统,有方向的学习,才能在段时间内迅速提高自己的技术。

这份体系学习笔记,适应人群:
**第一,**学习知识比较碎片化,没有合理的学习路线与进阶方向。
**第二,**开发几年,不知道如何进阶更进一步,比较迷茫。
第三,到了合适的年纪,后续不知道该如何发展,转型管理,还是加强技术研究。如果你有需要,我这里恰好有为什么,不来领取!说不定能改变你现在的状态呢!
由于文章内容比较多,篇幅不允许,部分未展示内容以截图方式展示

网上学习资料一大堆,但如果学到的知识不成体系,遇到问题时只是浅尝辄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难做到真正的技术提升。

需要这份系统化学习资料的朋友,可以戳这里获取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容比较多,篇幅不允许,部分未展示内容以截图方式展示

网上学习资料一大堆,但如果学到的知识不成体系,遇到问题时只是浅尝辄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难做到真正的技术提升。

需要这份系统化学习资料的朋友,可以戳这里获取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 27
    点赞
  • 1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